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環保稅徵收對環境治理是正向激勵

  • 發佈時間:2015-06-16 06:07:2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徵管條件的日漸成熟和納稅環境的逐步改善,適度調整提高環保稅整體適用稅率水準,並有針對性地實行適用於部分稅目的差別化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是我國環保稅制實現動態優化的可行路徑。在考慮環境損害與治理成本的同時,還應考慮預期管理和技術替代性因素

  日前,國務院法制辦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指出,對依照環境保護稅法規定徵收環保稅的,不再徵收排污費。將中央此前提出的“推動環境保護費改稅”向前推進了重要一步。

  在稅收實踐中,對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污染程度進行實時計量和動態監測,是做好環保稅徵管工作的前提,這需要相應的技術支撐體系作後盾。若沒有環保部門的積極配合,單憑稅務部門來做,環保稅的徵收難度是難以想像的。而且,我國稅收徵管法賦予了相關部門和機構提供稅收協助的法定義務。加強環保部門與稅務部門間的相互協調和配合,對於有效破解環保稅徵管難題,減少徵管成本,提高徵收效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從環境治理效率的角度考察,堅持環保部門與稅務部門間的相互協調和配合,還能夠達到激勵相容的目的。因為,環保稅徵收效果的好壞與環境治理的績效密切相關,兩者間存在著很強的正向激勵關係。

  環保稅的稅率設計,無疑是環保稅制的核心內容。理論上,環保稅的最優稅率應該是根據不同的污染物性質及其對自然環境污染的邊際影響設計不同的差別稅率,這樣才能確保徵收的環保稅額足以消除環境的負外部性影響。在實踐中,由於環境污染的邊際影響是無法具體確認和計量的,理想化狀態下的稅率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不過,隨著徵管條件的日漸成熟和納稅環境的逐步改善,適度調整提高環保稅整體適用稅率水準,並有針對性地實行適用於部分稅目的差別化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是我國環保稅制實現動態優化的可行路徑。此次徵求意見稿中,“省級人民政府可以統籌考慮本地區環境承載能力、污染排放現狀和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目標要求,在規定的稅額標準上適當上浮應稅污染物的適用稅額”的規定,指的就是這一含義。

  環保稅稅率設計在考慮環境損害與治理成本的同時,還應考慮預期管理和技術替代性因素。在納稅人行為預期上,稅率水準應有利於納稅人對徵稅作出積極反應,引導其排放行為或生産消費行為向有利方向發展;對有替代品的污染産品或具有相同功能的清潔産品,稅率水準應高於使用或生産清潔産品成本的差額,以鼓勵其使用替代品或清潔産品。

  環保稅屬於間接稅,當然存在轉嫁問題。在市場競爭壓力下,納稅企業要首先調整自己的生産經營策略,提高生産效率和資源利用率,消化一部分稅負。長期看,環保稅會倒逼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方面的投入,淘汰落後産能,採用清潔生産技術,最終利於環境保護。對於消化不掉的稅負,企業則會通過産品漲價的方式往下游傳導,最終傳導到消費者。消費者也是理性的,他們會調整自己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模式,減少對相關産品的依賴程度,而這又會抑制相關商品的生産,最終也達到了減排的目的。開徵環保稅的根本目的正在於此。

  (作者係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