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型國際樞紐機場需要國際化人才

  • 發佈時間:2015-06-15 09:32:06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蘇飛

  “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電影裏的這句話,道出了人才的重要性。對企業而言,人才的數量和品質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流的企業,必然是需要一流的人才來經營管理的。對於一座大型國際樞紐機場而言,擁有良好的硬體設施設備只是基礎,機場要真正具有競爭力,還必須擁有一支精通專業知識、懂得經營管理的國際化人才隊伍。

  大型國際樞紐機場需要國際化人才,是由機場的特點決定的。不同的機場有不同的定位,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的定位明確了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要想成為出色的樞紐機場,機場必須管理得當,配合航空公司為旅客提供最優的轉机流程、人性化的轉机服務,才能吸引更多轉机旅客,從而提高轉机旅客在機場旅客吞吐量中所佔的比例。這就對機場的經營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然而,要打造國際樞紐機場,對人才的要求還不能止步于經營管理,還需要經營管理人才擴大國際化視野,具有國際化眼光。

  國際樞紐機場的競爭對手,不僅是在本國範圍之內,還包括了周邊地區以及國家的國際樞紐機場。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為例,首都機場要確定亞太地區國際樞紐機場的地位,其競爭對手包括了新加坡樟宜機場、南韓仁川機場等。特別是南韓仁川機場,從區位上看,與首都機場鄰近,中國北方的旅客都可以選擇仁川機場進行轉机。而國際樞紐機場之間的競爭,絕對不是單純的硬體設施設備的競爭,更重要的是服務水準、管理水準的競爭。服務水準和管理水準是一座機場的“軟實力”,這些“軟實力”的提高主要依靠人才。

  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國際化人才究竟從哪來?答案是顯然的,這些人才應該來自內外兩方面。對內而言,機場應當加強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為員工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開闊員工的視野。機場要舍得在人才培養上花大價錢,下大力氣。國際貿易的新要素理論就認為, 人力資本也是重要的生産要素。人們通過對勞動力進行投資(如教育、職業培訓、保健等),可以提高勞動力的素質和技能,使勞動生産率得到提高。在當下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技術、管理方法等都不斷推陳出新,重視對人力投資才能夠提高人力技能,也才能培養出國際化人才。

  對外而言,機場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合適的人才,為我所用。南韓仁川機場現任總裁李採鬱,曾任南韓通用總裁,並在2006年榮獲南韓最高等級的首席執行官大獎。受政府委託,李採鬱在2008年加入了仁川機場,他以前從未在民航領域工作過,但是大道相通,國際一流企業的管理思維方法從根本上都是相通的,因而在他的帶領下,仁川機場在開拓國際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績。由此可見,機場從外部引入國際化人才,也應該跳出原有禁錮,廣納賢才。

  國際化人才對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的發展不言而喻。有了國際化人才,機場還應該營造重視人才、善用人才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留住人才。一流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軟實力”的競爭,還是人才的競爭。只有擁有一支過硬的國際化人才隊伍,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的綜合實力才能顯著提高,才能真正算得上國際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