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伊朗淘金熱潮蓄勢待發

  • 發佈時間:2015-06-10 08:32:16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慧

  隨著伊核問題達成共識,伊朗內外都在翹首期盼制裁被取消、市場重新開放的那一天。對很多歐洲公司來説,伊朗是絕妙的市場,“伊朗淘金熱潮”正蓄勢待發。

  取消制裁指日可待

  伊朗石油部長讚甘內今年5月在德國的訪問行程被各種會議擠滿。他與大眾公司的代表共進早餐,與中小企業主熱烈討論,還不忘向德國經濟部長加布裏爾展示伊朗能源部門發展壯大蘊藏的機遇。他是伊朗政府中實用主義群體的一分子,對於與西方改變關係樂見其成。

  今年4月2日,伊朗與美、俄、中、英、法、德六國就伊朗核問題達成了多方共識,取消對伊朗的制裁指日可待。

  俄羅斯能源部門的專家阿歷克斯·格若莫夫向俄新社透露,伊朗與六國的協議很可能順利簽署,對伊朗的制裁也會如約取消。“根據最近幾次談判的政治氣氛,以及美國國會對解除伊朗制裁的迅速反應,我們有信心,如果伊朗方面不出現變動,解除制裁的決定將在6月末作出”。

  雖然伊朗經濟已進行了私有化的嘗試,國家和宗教機構仍然直接或間接地控制著重要行業。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伊朗的開放是形勢所迫,除了經濟制裁帶來的壓力外,不良管理和油價下跌也讓該國難以支撐。前總統內賈德治下的8年,伊朗經歷了誇張的通貨膨脹、貨幣崩盤、經濟萎縮以及國庫空虛等重重考驗。

  2013年6月魯哈尼上臺後,將穩定經濟和與西方接觸作為執政方針,二者存在著內部聯繫。兩年來,伊朗在經濟上的進步有目共睹:通貨膨脹率從40%下降到了20%以下,貨幣也日漸穩定;資本市場日益活躍,股市單日交易量能達到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2億元)。然而,伊朗的經濟發展已難以自給自足。英國媒體估計,該國需要1兆美元的投資資本,僅油氣行業就需要4000億美元。

  歐洲公司摩拳擦掌

  在訪問德國期間,讚甘內的宣傳吸引了很多“機敏的耳朵”,人們將伊朗看做下一個利潤豐厚的“淘金場”。德國《明鏡》週刊稱,德國經濟部估計,伊朗的投資需求幾乎能達到每年1000億美元。無論是需要修繕的基礎設施,還是亟須實現現代化的汽車、重型機械和制藥行業,都可以為德國帶來利潤。

  商業領袖對伊朗的熱情已被點燃。在法蘭克福,銀行家開始與德黑蘭政府秘密接觸,《明鏡》將此舉稱為“具有爭議的、微妙的、試圖保持平衡的行為”——他們既不希望激怒美國人,也不想錯過伊朗解禁帶來的機會。

  大眾和戴姆勒等公司的高層也將目光投向伊朗。有消息透露,這兩家公司已開始設想將德國生産的汽車零件裝箱運往伊朗,在當地組裝的可行性。

  即便在制裁最緊張的時候,德國工程巨頭西門子也從沒有放棄伊朗市場,其德黑蘭辦公室始終存在。此時,他們更意識到了伊朗重建工業結構帶來的商業機會:從能源供應到鐵路建設,再到自動化生産線。

  伊朗擁有超過15家商業和貨運航空公司、超過300座機場,但破舊的機型困擾著這個國家。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西方社會停止向伊朗出售飛機。在過去10年中,伊朗發生了多起空難,政府將其歸咎於美國的制裁不允許伊朗購買飛機的替換組件。波音公司中東地區副總裁馬丁·本洛特向某阿拉伯日報表示:“我們作了大量評估,認為一旦伊朗市場開放,需求將非常旺盛。”

  伊朗政府也意識到了航空業的重要性。2014年,政府宣佈,如果取消經濟制裁,將購買400架新飛機。而法國空客和美國波音公司已開始爭取這一大單。

  旅遊業也在期待制裁被取消後的伊朗市場爆發驚人潛力。中東酒店集團Rotana開始在馬什哈德和德黑蘭建設酒店及度假村,專門服務穆斯林旅客。這些酒店將在2018年投入運營。

  奢侈品和名牌服飾在伊朗並非新鮮物,這些商品多數是通過附近國家二次進口來的。隨著制裁被取消,零售商將能夠近距離接觸伊朗的消費者市場,市場需求甚至可能催生大量購物廣場和零售商店的建設。比如西班牙服飾零售品牌Mango已率先進入伊朗試水,並且取得了成功。歐洲媒體認為,美國零售商會“扭捏”一段時間再進入伊朗,這讓歐洲的時尚品牌摩拳擦掌,準備大顯身手。

  伊朗的吸引力不容小覷

  5月初,澳大利亞外長朱莉·畢曉普訪問了伊朗。這是10多年來,澳大利亞外長首次踏入該國,時間恰逢取消制裁的談判有眉目之後。畢曉普表示,澳大利亞和伊朗在很多領域都可以加強合作,並且邀請伊朗官員訪問澳大利亞。

  風險諮詢公司的CEO比爾·韋特在《金融時報》撰文稱,伊朗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來自其教育程度較高的勞動力、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重要的地緣政治位置。

  英國《衛報》稱,伊朗人口有8000萬,經濟制裁解除後,該國經濟增速將十分強勁。

  即便在多年的封鎖下,伊朗的銀行業也相對健全,運輸、航空和能源行業的基礎設施也比較完整。此外,該國的消費市場相對成熟,人們對於國際品牌和産品的認知度高。而伊朗國內的大量港口設施和20多個自由貿易區,為國際企業的進駐打好了基礎。

  然而,無論是油氣開採還是銀行軟體,伊朗經濟幾乎孤立於現代西方科技之外。

  伊朗副總統埃沙格·賈漢吉裏告訴週報《Tejarat-e-Farda》,隨著取消制裁變得越來越靠譜兒,與伊朗接觸的西方公司數量正在增加。而德黑蘭更希望獲得外國投資。“一旦制裁被取消,外國公司會搶佔伊朗市場。我們應該制定一些基本的戰略原則,防止伊朗成為西方公司的傾銷地”。(原載《青年參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