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伊朗制裁若結束原油出口料激增 恐引市場爭奪戰

  • 發佈時間:2015-04-01 13:0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4月1日電據外媒報道,4月1日,伊朗核談判在超過期限後繼續進行。分析稱,對伊朗制裁終結而可能帶來該國原油出口飆升,將再度發動主要中東産油國對亞洲買家的新一輪爭奪,而伊拉克在這場爭奪中似乎最為脆弱。

  這場激進的市場份額之爭中最新的因素便是全球原油供給過剩和低油價,而且隨著伊朗原油的進入,價格將進一步下滑,使得德黑蘭的市佔率之爭面臨更艱難局面。

  一位海灣石油界消息人士稱:“沒有需求就無法生産。任何市場都是有限的,而且海灣産油國和亞洲煉廠間還簽有長期合約。”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想像伊朗原油能夠搶走市佔率,即便價格打折並在現貨市場上賣出,但也是有限的。”

  面對制裁,伊朗通過提供優惠的價格、便利的信貸和免運費以在市場中角逐,這讓人想起伊拉克在薩達姆政府垮臺後重新回到石油市場時採取的策略。但和老牌的石油出口巨頭沙特相比,伊拉克處境顯然更脆弱。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也下調了對亞洲原油出口價,其他OPEC國家伊拉克和科威特也跟隨降價。

  “每個國家都在追求市場份額,”伊拉克一位石油行業消息人士説。

  “伊拉克正試圖提高産量並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目前是處於劣勢的國家之一。如果伊朗開始恢復生産,他們之間爆發某種形式的價格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瑞典能源署供應安全資深顧問西斯祖克説。

  “那些供應更穩定的出口國更受市場依賴,”他補充説,“海灣國家有著天然的優勢,他們沒必要像伊拉克和伊朗那樣折價出售石油。”

  國際談判者仍在致力於敲定伊朗核計劃協議的細節,但只會分階段解除制裁幾已成定局,甚至將部分恢復伊朗原油出口的時間至少推遲到2016年。

  制裁已使得伊朗石油日出口量減半至僅有100萬桶,2012年時為每日250萬桶。熟知伊朗石油政策的消息人士表示,伊朗石油出口下滑時,其他OPEC成員國則受益,趁機拿下更多市場份額,預計當制裁結束時,他們將會為伊朗騰出空間。

  伊朗石油部長本月稍早表示,制裁解除後該國準備將石油日出口量至多增加100萬桶。但市場專家和OPEC海灣成員國的消息人士估計,在有條件地逐步解除對伊朗經濟制裁後,六個月內日産量將僅增加20-60萬桶,預計伊朗原油生産完全恢復要等到2016年下半年。

  伊朗已經有超過2000萬桶的海上原油儲量待售,並已在亞洲租賃原油儲存設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