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人物 > 正文

字號:  

北京首名紅通嫌犯落網 曾輾轉東南亞多國打工

  • 發佈時間:2015-06-09 09:35: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劉曉玲 趙婧姝 高語陽 李澤偉  責任編輯:張少雷

  孫新是北京市首個被抓回的被通緝人員攝影/程丁

  昨日,逃亡境外7年之久的北京市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孫新從柬埔寨被押解回國。這是“天網”行動公佈百人紅色通緝令後,北京市首個被抓回的被通緝人員。孫新原為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出納,其涉嫌利用職務便利,將鉅額公款轉入本人擔任法人的公司進行營利活動,其中部分款項被轉入期貨交易所和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當天下午,孫新走下飛機,在首都國際機場等候的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反貪局檢察官向其宣讀了《逮捕決定書》。

  2015年5月,北京市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市追逃辦)得到孫新正藏身於柬埔寨的消息後,立即組成追逃工作組趕赴柬埔寨,在公安部“獵狐2015”柬埔寨工作組、我國駐柬大使館的大力配合與幫助下,經中柬兩國司法執法部門共同努力,成功將孫新緝拿歸案。孫新,男,46歲,北京市人。2008年10月,孫新因案情敗露,潛逃出境至東南亞地區。2008年10月23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以涉嫌挪用公款罪對孫新立案偵查。

  自2014年10月以來,北京市檢察機關已成功抓獲17名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其中還成功勸返一名犯罪嫌疑人回國自首。

  千萬公款轉入自己公司名下

  孫新,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原出納。經查,2001年至2007年這6年間,孫新在擔任單位出納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採取偽造銀行對帳單等手段,分多次將本單位上千萬公款轉入本人擔任法人的兩家公司進行營利活動,其中部分款項被轉入期貨交易所和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

  據了解,孫新將上千萬公款轉入自己名下公司長達四年的時間,一直沒有被他人覺察,直到2008年單位轉移銀行賬戶時,才發現賬面出了問題。隨後,孫新因案情敗露,潛逃出境至東南亞地區。2008年10月23日,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以涉嫌挪用公款罪對孫新立案偵查。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1月,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對孫新發出了紅色通緝令,其可能逃亡地點為泰國,外逃時間為2008年10月,涉嫌罪名為挪用公款。“紅色通緝令”共列出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人員,7人與北京直接相關,並由北京市各級檢察機關立案調查。在網上,鮮有關於孫新的報道或者其他消息,因此他被網友稱為7人中最“神秘”的一個,而他也是7人中第一個被抓捕回國的。

  記者了解到,孫新擔任法人的公司名為北京新中今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根據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網頁顯示,該公司于2006年12月12日在工商局朝陽分局註冊成立,原本營業期限至2026年12月11日,但于2009年12月9日被吊銷企業營業執照。

  抓捕

  追逃人員一個月完成緝捕任務

  2015年5月,北京市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市追逃辦)得到孫新正藏身於柬埔寨的消息後,立即組成追逃工作組趕赴柬埔寨,在公安部前方工作組、我駐柬大使館的大力配合與幫助下,成功將孫新緝拿歸案。

  北京市追逃辦赴柬埔寨追逃組成員李華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境外追捕行動,情況十分複雜,他們克服了天氣炎熱、水土不服、語言不通等重重困難,終於完成了緝捕任務。

  歸案

  曾到處逃難想過自首但不敢

  6月8日下午3點56分,由柬埔寨飛往北京的航班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反貪局的檢察官們已經在機場等候孫新,局長張京宏向他宣讀了《逮捕決定書》。

  孫新在現場接受媒體採訪時説,當時自己害怕懲罰,便跑到了國外,從泰國到了柬埔寨,這幾年過的是隱姓埋名的生活,到處逃難,到處打工。“就怕人家發現所以幹不長,幹幾個月就到下一家單位去打工,具體的就是自己的專長,做些財務會計工作。怕連累家裏人,又不敢和家裏人聯繫。”孫新表示,自己曾想過自首,“但是因為覺得比較嚴重,沒有敢。”

  把關

  違規辦理出入境證照將被追責

  記者從市追逃辦了解到,各單位特別是紀檢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發現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外逃的,實行一案一報,發生一起報告一起,24小時內逐級上報至市追逃辦。實行“季零報告制度”,各單位於每個季度最後一個工作日,向市追逃辦報告本地區、本系統、本單位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外逃情況是否發生變化;發生變化的,及時報送有關資訊。及時更新、補充外逃案件進展情況,對於外逃案件出現重大變化的,各單位要及時報告市追逃辦,做到“底數清、數字準、情況明”。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對發生外逃案件後不按要求報告、違規辦理出入境證照、壓案不查、國內調查工作不力等問題,嚴肅追究當事人責任,同時追究同級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

  紅色通緝令中的北京“七宗最”

  4月22日,按照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天網”行動統一部署,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官網集中公佈了100張紅色通緝令,被通緝的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人員中,共有7人與北京直接相關,除孫新外,其餘六人仍舊在外逃中。

  最神秘:孫新原為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出納,因轉移千萬公款被通緝。在網上,鮮有關於孫新的報道或者其他消息,因此他被網友稱為7人中最“神秘”的一個,而他也是7人中第一個被抓捕回國的。

  年紀最大:這7人中,年紀最大的陳興銘出生於1949年,今年66歲。他曾任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2001年,因涉嫌挪用公款2700余萬元被北京市檢察院立案。2002年6月陳興銘逃亡,可能逃亡國家為美國或紐西蘭。

  年紀最小:劉勖出生於1984年,今年31歲。他原為北京市通州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涉嫌貪污70余萬元社會保障金。他手持兩本因私普通護照和一本港澳通行證。根據資訊,劉勖可能前往國家為美國。

  在逃時間最長:于1999年10月出逃的劉常凱在7人中出逃時間最長,事發時任北京京劇院梨園駕校校長,因涉嫌詐騙學校300余萬元被通緝。

  貪污數額最小:這7人中,貪污數額最小的為裴健強,涉嫌貪污20余萬元,並挪用資金數萬元,2009年11月裴健強疑似逃往香港。

  唯一的女性:7人中唯一一名女性方翠英曾任中國石化集團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財務部高級主管,涉嫌貪污2600余萬元,並於2012年11月逃亡加拿大。

  最“冷面”:1956年出生的蔣雷因涉嫌貪污159萬元被立案,並於2007年4月逃亡紐西蘭,事發時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法人代表。據曾多次見過蔣雷的一汽車行業人士稱,蔣雷不茍言笑,總是繃著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