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論:希臘解危更需大智慧

  • 發佈時間:2015-06-08 17: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希臘的還債戲就要演不下去了,一個不起眼的小條款把債權人與債務人都救了。

  這一不起眼的小條款其實就是一個“拖字訣”。6月5日本是希臘首筆貸款的還款日,整個6月希臘要還的貸款有4筆,一共16億歐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世紀70年代制定的一個條款,成員國可以要求將一個自然月內到期的多筆本金欠款合併。希臘可以將6月到期幾筆債務合在一起,到6月30日統一償還。

  當然,這一條款啟動的次數並不多,畢竟耍這種“花招”延遲還款,對一國信譽而言得不償失。在IMF的歷史上,只有尚比亞在上世紀80年代選擇將多筆欠款合併為一筆。

  不管怎麼樣,希臘沒按時還款,但又不能算違約。這個小條款就像“及時雨”一樣,讓各方都松了一口氣。其實,細心去找,類似的條款還有很多。過去數年的歐債危機,“拖字訣”幾乎已經成為解決矛盾的標準程式。

  “拖字訣”往往是債權人的拿手好戲,因為在“威逼”失效後,要給“利誘”一點時間,比如“改革換貸款”計劃實施。據悉,經過數周的內部辯論,希臘債權人擬定了一份新的“改革換援助”的提案,準備拿出72億歐元的紓困基金給希臘。

  所謂“改革換貸款”,其實就是債權人先提供一些臨時性援助,幫助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度過今年夏天的償債危機。當然,這是有代價的,即希臘方面要承諾加快經濟改革步伐。等到齊普拉斯一旦實施改革後,魚就上鉤了,因為希臘有任何改革倒退的舉動,債權人就會威脅後面的融資斷絕。

  如此簡單的計謀,希臘不可能看不見。就拿債權人提出的基本預算盈餘(不包括債務利息支付)佔GDP3.5%的中期目標,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3.5%的基本預算盈餘意味著,政府將不得不進一步砍掉開支,不得不發起新一輪的開支緊縮。要知道,削減開支已經令希臘深陷蕭條,繼續削減將使蕭條更為深重。

  問題關鍵不在於希臘執政當局,而在水深火熱中的洶湧民意,或者説,代表這些民眾的各種派別的結盟與分裂。

  日前,歐洲方面的一份調查顯示,有80%的希臘人不想退出歐元區,而65%的希臘人願意為了留在歐元區做出更多的犧牲。這一數據出來後,債權人隊伍裏立刻多了好多“鷹派”。一些歐元區小國,如荷蘭、比利時和芬蘭等,越來越不願意對希臘採取溫和立場。

  很明顯,“拖字訣”對歐元區是有利的。通過大規模收購民營金融機構原先持有的希臘債務,歐元區已經建立起了針對希臘債務違約的防火牆,大致可以保證即使希臘宣佈無力償付國債,歐元區其他經濟體也不會立刻就受到直接的致命衝擊。其實,這也是歐盟主導的援助計劃的一個核心要素,即任何一國債務問題,都必須壓制在一國內解決,不可蔓延到歐元區其他國家。至於如何恢復希臘經濟,則肯定不是歐元區老大們考慮的第一要素。

  一個是歐元區的霸主夢,一個是小國家的求生計,這才是希臘問題的死結。法德一門心思逼迫無路可走的希臘重新服從三駕馬車的經濟指揮。甚至還可以借此立威,震懾義大利西班牙等幾個同樣對緊縮政策不滿的國家。

  其實,威逼也好,利誘也罷,希臘危機,乃至整個歐債危機有結束的一天嗎?個人、企業之間,“拖字訣”之類的三十六計,可以輪著來一遍。但國與國之間,尤其是歐元區內部成員國之間,這類相互拆臺、相互防備、相互算計的“宮鬥劇”,只是小聰明,不是大智慧。在任何情況下,歐洲債權國都應該認識到,靈活處事可以給予希臘復蘇的機會,也符合它們自己的利益。希臘也不過是要求有尊嚴的妥協而已。正如希臘勞工部部長説,如果達不成“有尊嚴的”妥協,那麼希臘只能重新舉行選舉。

*ST智慧(601519)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