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住一方生態 善待林業職工

  • 發佈時間:2015-06-08 09:35:53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綠色時報6月8日報道(記者陳永生丁賢生劉小虎) 改革難點,成了工作亮點。

  高溫多雨時節,走進江西撫州,從地方黨政領導的欣慰,到改革參與者的釋然,再到林業幹部職工的笑臉,你可以隨處、隨時感受國有林場改革帶給這裡的積極變化。

  一項涉及近萬人的改革,社會滿意、林場滿意、職工滿意;一項支付了7.4億元成本的改革,沒賣一棵樹一畝地一片山一間房;改革前職工頻頻堵門陳情,改革後幹部職工握手言歡。

  每一天,撫州58個納入改革的單位都有好消息傳來。心定才能謀事。後顧之憂解除,幹部職工一心一意保生態、培資源。

  成效多重,“八到位”加“三滿意”

  改革前,撫州有國有林場47個,其中企業性質26個。47個國有林場經營面積167.8萬畝,林地面積163.4萬畝,活立木總蓄積562萬立方米,公益林82.82萬畝,佔國有林地的50.7%。

  規模小而散,生存靠砍樹。

  幾十年下來,國有林場成了社會的邊緣群體,不城不鄉、不事不企、不農不工,不要説發展,生存都困難。國有林場有事業性質、沒事業編制,工資要自收自支,累計債務約4.9億元,1748人沒有參加養老保險,2168人沒有參加醫療保險,東鄉縣甘坑林場連續13個月不發工資。

  下崗和陳情成了普遍現象。

  “要想保住一方生態,必須善待這批職工。”撫州市常務副市長于秀明説。

  始於2011年4月的這場改革,2014年9月強勢推進。撫州市國有林場改革領導小組下轄發展改革、財政等11個部門,于秀明任領導小組組長。

  目前,改革已實現重組、定性、保障、減員、剝離、轉換、安全、穩定8個到位。全市國有林場從47個重組為28個,其中公益型24個;公益型林場核定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核定編制583個;納入改革的9351名職工,實現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全覆蓋;妥善分流安置職工4379人,辦理特殊工種提前退休623人;場辦學校和醫務所剝離移交地方;公益型林場編制內人員和機構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生産性用工實行政府購買服務;改革沒有造成國有資産流失,沒有出現群訪等重大信訪情況,林區社會和諧穩定。

  林場滿意,職工滿意,社會滿意。撫州市林業局黨委委員、調研員傅明説:“各方的擔心懷疑,變成了皆大歡喜。”

  民生不虛,社會保障全覆蓋

  羊年春節,48年來最晚的春節。

  這個春節,對於東鄉縣甘坑生態林場的幹部職工來説,有著特殊的意義。元月,退休職工領到了改革後的社保工資,瞬間從之前的405元,提高到2000多元。3年的危舊房改造有序推進,70平方米的樓房、90平方米的平房,相繼入住。醫療保險也全部落實。

  新年的鞭炮燃放得熱烈而持久。73歲的吳才生,退休工資從800多元調到2870多元,提筆寫下春聯:拆危房不忘好政策、住新屋感恩共産黨,橫批:共産黨萬歲。

  與他一樣歡喜的,還有林場69歲的退休職工黃元生。他在林場幹了44年,2003年退休領起了每月120元的生活費。生活艱難,職工們就到縣裏陳情,“‘鬧一次工資加20”;他還曾3次到省林業廳陳情,認定那是管他的最高部門,“要上吊也去找棵大樹”。

  黃元生的退休工資現在是2030元,老伴每月拿到1800多元,生活頓時變得寬裕。老兩口住著改造後90平方米的房子,過起了含飴弄孫的幸福生活。

  民生不虛。

  始於2010年的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工程,已為撫州6305戶國有林場職工解決了居住問題。這一過程還在繼續。中秋節前後,崇仁縣高洲林場139套危改樓房即將入住。房子每套90平方米,和經適房一個價,政府無償提供土地,每套房子政府讓利15萬元。

  資溪縣財政負擔重。人社局就創造性地作了安排,退休職工參加“職工醫保”,年輕職工參加“居民醫保”。前者10年醫保每人財政要負擔3.3萬元,後者則僅需1200元。實惠留給職工,前者最高報銷額度26萬元,後者最高報銷額度20萬元,相差不大。

  此次撫州國有林場改革成本為7.4億元,其中1.978億元由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其餘部分全由市、縣政府承擔。這對地處老區的撫州來説並不輕鬆,可政府兜底做得十分徹底。

  生態更優,封山低改抓保護

  一個編制,意味著每年要數萬元的財政支出。

  撫州市生態實驗林場,此次改革成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獲得15個編制。場長繆裏邦很自豪,主管單位撫州市林科所還是個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他弄成了全額的。

  心定了,繆裏邦開始謀劃林場發展。今春,林場著手在馬尾松純林裏套種紅豆杉和閩楠,要把針葉純林改造成針闊混交林。未來,林場會成為生態科普和生態旅遊的去處。

  改革前,廣昌縣林業系統只有8個事業編制,改革後一舉核定全額撥款事業編制106名,同時核定政府購買服務聘用護林人員指標150名。他們的改革叫林業系統企事業單位改革,既包括事業單位也包括森工企業,共有國有林場在內的11個單位,數十年遺留的問題得以所有解決。

  全市國有林場改革共核定全額撥款事業編制583人,定性定編換來定心樂業。583個編制保留了絕大部分的管理和技術骨幹,加上政府購買服務聘用的護林員,全市國有林場重建了一支更為穩定的管理、技術和管護隊伍,生態建設成效可以預期。

  撫州國有林場改革內容拓展,58個單位參與改革,其中11個是苗圃、轉運站、林藥場……改革的效益被放大,惠及的人員更多,面積也遠不止國有林場所轄的160余萬畝。

  南豐縣付坊林場場部,一個招商引資的木材加工廠被廢棄了。林場2012年停伐,全縣2013年封山,改革保證了人員工資,付坊林場場長毛彪説,“現在有時間和精力去弄生態了”。他要把杉木純林改造成針闊混交林,他想把林場公益林的比例從70%提高到95%,他想讓職工依託良好生態發展農家樂。

  廣昌的封山始於2012年,全縣封山10年,政府花錢買生態。

  國有林場改革,既是這一過程的延續,又是一次深化。

  未來可期,惠農政策給到位

  還有更多的利好。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編制之年。採訪中,崇仁縣副縣長章新友、資溪縣副縣長傅武彪、東鄉縣委書記譚小平表示,國有林場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內容當然會列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譚小平説:“政策上符合的,能給的都給。”

  據記者了解,《關於創新機制做大做強國有林場的意見》已經撫州市政府第4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即將以市政府名義印發。撫州市林業局局長帥歌柳説:“這是個含金量十足的文件。”

  《意見》提出,市、縣(區)財政每年統籌安排國有林場發展資金,主要用於國有林場的生産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先進實用技術的引進推廣和項目配套等;國家、省出臺的支農惠農政策中,凡國有林場具備條件的,可適用於國有林場;將國有林場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同級政府建設計劃,將國有貧困林場扶貧工作納入扶貧工作計劃,將國有林場道路按屬性納入相關公路網規劃,將國有林場飲水安全納入全市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內容,加快國有林場電網改造升級,促進林場與周邊地區公共服務均等化

  《意見》又提出,到2020年,國有林場森林覆蓋率穩定在90%以上,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850萬立方米,生態公益林比例從50.7%逐步調整到60%以上;實施低産林改造,盡可能營造鄉土闊葉樹種,逐步提高闊葉林和混交林比例,提高森林品質,增強生態防護功能;建立以森林經營方案為核心的國有林場森林經營管理制度。

  《意見》還提出,將國有林場改革發展納入各縣(區)政府工作目標考核內容,考核結果作為綜合考核評價地方政府生態建設的重要依據。

  試點、探索的意味越來越濃。

  帥歌柳説,國有林場改革是政府埋單的改革,對全社會進行了一次生態文明教育。中央6號文件和市裏《意見》的出臺,完成了改革的頂層設計,接下來要切實抓好落實。改革沒有終點,160多萬畝國有山林,如何創新經營機制,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任務更重、時間更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