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放長眼光看牛市

  • 發佈時間:2015-06-08 06:29:51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蔣衛陽

  又到高考季,看著考場外那一張張青春洋溢的面龐,也讓我想起30多年前自己所經歷過的高考。那是1983年的夏天,當年的作文題是看圖作文:考卷上有一幅漫畫,畫的是一個人用鐵鍬找水。畫面上的人物挖了許多深淺不一的坑,有的坑看上去與水源已相當接近,但他卻沒有繼續挖下去,最後仍然沒有找到水……

  這幅漫畫所傳遞的資訊,是對人類行為某些現象的概括,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其啟示意義。現在,如果從經濟學角度看,那幅漫畫人物的行事方式,其實也涉及到現代經濟學的兩個前提,一個是經濟人的假設;另一個則是對稀缺資源的選擇。

  人是有理性的,會從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發來考慮問題;而世間許多有價值的資源往往是稀缺的,這就構成了理性選擇的難題。漫畫中,那位找水者在挖坑過程中,在接近水源的時候仍然選擇了放棄,他也是出於理性的考慮(也許另外挖一個坑能更快找到水)。我們作為讀畫人雖然可以做到“旁觀者清”,但如果置身畫中人的位置,難道就一定能保證不做出類似畫中人那樣的選擇?現實弄人,在人生旅途中,我們又會多少次面對類似的選擇?

  就拿眼下的A股市場來説,許多人就面臨這樣選擇的難題。上週五(5日)上證綜指成功站上5000點重要心理點位,創下近七年半新高。在股指走升的同時,滬深兩市成交突破2.3萬億元,逼近前期創下的歷史天量。股指經過幾次震蕩,一路攀升,眼看與2007年滬市6124點的大頂距離也不遙遠,一時間,市場人士觀點紛呈。有信心爆棚者,直言8000點乃至1萬點也是可以期待的;當然,也有悲觀論者,眼見股指日益接近前期歷史大頂,高處不勝寒,恐懼之心陡生……

  看空看多者,各持己論,對於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的證券市場來説,這是正常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經濟的不確定性。一個正常的市場,本身就是由多頭和空頭構成,多空雙方本質上不存在道德層面上的褒貶意義。

  當然,這樣説並不意味著想當“騎墻派”,從而陷入不可知論的泥潭。應該説,隨著股指攀升到一定高度,市場估值大幅提高,換句話説,買股票不如前期那麼”便宜”了,風險度提高也在所難免。以深圳證券交易所為例,截至上週五收盤,深證成指報收17649.09點,股票平均市盈率67.13倍,股票平均價格26.22元,均是今年以來最高位;中小板指報收11718.20點,股票平均市盈率83.16倍,也是今年以來最高位。而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已達143.17倍,是深市股票平均市盈率的2倍多。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點應當是可以肯定的,像前期出現的有人隨便買股也能賺錢的機會將大大降低,更多會碰上本文開頭所提那幅漫畫人物的選擇困境。

  有論者看到A股市場不斷提高的市盈率,與當前持續增大的經濟增長壓力不相適應,因而斷言這樣的市場沒有投資價值,這又走上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另一個極端。市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價值,但它更多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情況,我們不能拿市盈率來判斷市場未來的整體價值。

  本輪牛市是對改革開放紅利預期的反映,是各項利好政策疊加的結果。從這個角度看,改革的紅利預期有沒有結束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比如,在調整經濟結構方面,近期改革動作頻頻。2014年消費對我國GDP增長貢獻率達50.2%

  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國家為此出臺了所有提振國內消費的政策,其中包括開展降低部分消費品的進口關稅試點。通過調整消費稅和關稅、增加免稅店,洋品牌國內外價差將縮小,萬億元境外消費有望回流。

  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髮指導意見,鼓勵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等公共服務領域,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即PPP),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並將推廣PPP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列為“雙引擎”。

  還有與證券市場直接相關連的利好消息。6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相關意見,明確提出“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這為海外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打開了回歸A股的頂層政策通道。看看首個回歸的暴風科技的表現吧,幾十個漲停,顯示了市場對這類“中概股”歸來的熱切之情。據報道,還有分眾傳媒等“中概股”,也已經或將要踏上回歸之旅。

  理性對待成長中的A股市場,我們需要少點一夜暴富的浮躁,多點“風物長宜放眼量”的胸懷,可別像那幅漫畫中的人物,因急於求成而迷失方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