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變”與三十年不變

  • 發佈時間:2015-06-08 02:31:5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2014年11月,中國種子協會公佈首批中國蔬菜種業信用骨幹企業,創造了“中國黃瓜第一品牌”的天津德瑞特種業公司榜上有名。

  這是一家有情懷的種企!種業圈裏,與德瑞特公司掌門人馬德華接觸久了的,對他的評價都是“有情懷的種業人”。對於初創的企業而言,創始人的情懷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文化。本期帶您與本報記者一起從馬德華的情懷來看德瑞特的文化。

  本報記者李國龍文/圖

  5月30日一大早,記者驅車來到天津德瑞特種業公司的育種基地時,總經理馬德華已經等在那裏了。高高瘦瘦,皮膚略黑,戴一副銀色邊框眼鏡,説起話來和風細雨——如果在某個科研院所裏遇見馬德華,沒準會以為他是哪位教授。

  馬德華的確在科研院所工作過,而且一幹就是17年,最終做到了天津黃瓜研究所所長;而後,他下海去了外資企業,系統學習國外先進育種體系;做了兩年外企高管後,馬德華創辦德瑞特公司,立志做“中國黃瓜第一品牌”;今年初,隆平高科擬入主德瑞特,任董事長11年之久的馬德華又將轉型成為職業經理人,繼續掌舵德瑞特。

  從科研院所所長,到外企高管,再到董事長,最終做職業經理人,三十年間,馬德華的身份經歷了“三變”,唯一不變的是:育黃瓜。

  第一變:

  從科研院所到企業去

  能當上所長,馬德華的科研成就自不在話下。

  在天津黃瓜所時,馬德華就已經主持育成“津優1號”、“津優3號”、“津綠3號”、“津優30號”等十多個溫室黃瓜新品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十多項獎勵。

  好好的所長不幹,為啥非要去外企?

  2000年前後,中國種業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改革,在各方呼聲中,《種子法》頒布,種子站不能再壟斷種子經營,種業市場化發展成為大勢。

  在這場大改革中,身居廟堂的馬德華也感受到了“課題組”育種的局限:科研院所搞育種,一個課題組只有3~5個人,人員有限、精力有限、材料也有限,而且,最致命的是科研人員的目的是育種研究,追求的是“高精尖”,不接地氣。

  “那時候,我想出去看看,看看國外是怎麼搞育種的。”馬德華回憶到。

  美國、荷蘭、日本、印度……一個接一個國家,已任外企高管的馬德華走了一圈不看別的,就看黃瓜育種,不斷拓寬視野的過程中,馬德華感受到我國育種和種企發展水準與國外的差距,不僅僅是種質資源上的,而是整個育種體系的差距。

  “科研院所做的是育種研究,而種企要幹的是育種工作,而且是當成事業來幹。”心裏有了明確的結論,馬德華感覺到,自己要回去大幹一場了。

  第二變:

  從外企回來創辦企業

  理想很是豐滿,但現實往往骨幹。2003年,天津德瑞特種業有限公司在馬德華租來的房子裏成立了,拿下營業執照的那一天,他和合作夥伴張慶棟兩個人躺在小屋的沙發上,望著天花板,謀劃著公司的未來,“我們不做小公司,我們只是處於大公司的初級階段。”

  這句話看似是馬德華對自己的調侃,卻也是他在重重壓力下的自我鼓勁。當時的天津黃瓜研究所,市場地位仍然牢固,德瑞特還沒敢想超越這個馬德華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擺在他面前的第一大現實問題,是如何找到突破口,在中國黃瓜種業立足。

  通過調查農民的需求,馬德華得知農民更需要“高抗寒、抗病、高産”的品種。盯準這個需求,德瑞特育出了“不歇秧黃瓜”。

  與馬德華交流,他的許多話都很通俗,而且善於用農民能聽懂的話來解釋科學道理。這跟他多年“泡”在農民中間有著直接的關係。

  品種育出來了,需要市場推廣,缺乏推廣人員,馬德華走向市場,從“一個人”和“兩台投影儀”幹起,對著三五百農民講黃瓜,對著三五個農民他也講。講得多了,馬德華形成了自己的語言風格,德瑞特也贏得了市場。目前,德瑞特已在黃瓜主要種植區建立了多個根植于農民的辦事處,佔領了我國約70%的黃瓜市場份額。

  馬德華的身份變了,變得更貼近市場了,帶來的一個效應就是黃瓜的品種也就隨之一變。從只有苦黃瓜吃,到如今各式各樣的黃瓜,馬德華告訴記者:“北京地區吃黃瓜不打皮,喜歡30公分左右的黃瓜;而上海地區吃黃瓜打皮,黃瓜要是短了細了,也就打不出多少東西了。”

  正是這需求的差異化,對黃瓜品種選育提出了多元化要求,該怎樣選育品種呢?德瑞特的答案是建商業化育種體系。

  在德瑞特育種基地裏,記者親歷了該公司商業化育種體系的運作過程。馬德華打了個形象的比喻:“大部分單位的育種是從優秀的品種裏再培育優秀的品種,而我們採取的是海選的方式,這樣能夠增加選出優秀品種的數量。”

  但是,與優中選優相比,“海選”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德瑞特每年要組配15000多個組合,每個組合要觀察60多次,每次觀察都要拍照,僅照片就要拍近100萬張。記者算了一下,如果將這些照片洗成常見的五寸大小,要用17畝地才能鋪完。

  馬德華説:“這也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流水線育種就是傳統的育種方法,如果咱們好好做,沒有人能夠趕得上咱們,這也就是我所説的育種工作。”德瑞特的育種團隊有20多個成員,每年要投入800萬元的育种經費,對於並不大的德瑞特來説,這是一筆很大的投入。

  “花這麼大力氣做,我們感覺很值得。”馬德華説。

  第三變:從董事長“降”成總經理

  2011年以來,民族種業走進了改革的春天裏。宏觀利好政策一個接一個,指向明確,就是要確立企業在現代種業中的主體地位。具體到種企中,兼併重組大潮一浪高過一浪,德瑞特也在其中。

  也許沒有多少人能夠想到,今年1月20日,隆平高科宣佈擬收購德瑞特80%股份的消息。不理解的人會想:有情懷的馬德華為什麼想“賣掉”親手撫養的孩子?

  “企業做到一定程度就已經不是自己的企業了,是社會的企業。”在得知消息後,記者採訪了馬德華:“德瑞特畢竟還是小公司,與隆平高科合作,可以推動企業走上更寬廣的平臺,德瑞特的黃瓜常規育種已經做到極致,模式可以往其他蔬菜作物上複製。要發展分子育種,小公司是沒有那麼大實力的,隆平高科有分子育種的平臺,有更多的研發資金。同時,隆平高科的大平臺更有利於吸引人才。”馬德華的情懷,不僅關乎德瑞特,更關乎民族種業。

  在“三變”中,堅持了三十年不變,從黃瓜到蔬菜,從“中國黃瓜第一品牌”到“中國蔬菜第一品牌”,馬德華在變與不變中前行,德瑞特在變與不變中發展——變的是方式方法,不變的是對夢想的堅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