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産業轉型“陣痛”後的飛越

  • 發佈時間:2015-06-08 01:30:5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籌建開始至今,李寧已經在中國農科院深圳育種創新研究院工作了5年,她來自華大基因。在華大基因總部工作的同事,都很羨慕她能在這世外桃源般的環境中工作。地處樹林蔥郁的半山,山後是數百畝的育種實驗田。

  李寧告訴記者,在育種和收穫的“農忙”時節,她和這裡所有的同事都要下地,“我們是城市裏的農民”。據她介紹,這個400人的科研團隊,每人平均年齡僅27歲。

  這個創新研究院由中國農科院和華大基因共同建設,2011年正式入駐深圳大鵬新區。“和其他科研機構不同的是,他們的農作物育種研究成果,很快就能實現産業化。”大鵬新區經濟服務局副局長段曉偉告訴記者。

  這是大鵬新區引進的創新機構之一。實際上,從建設之初,以科技創新驅動實現綠色發展就成為大鵬新區的必由之路。圍繞“三島一區”和國際生物谷建設,通過創新機制,引進科技團隊,加快産業轉型,今天的大鵬新區已形成了“一庫一院兩園兩區”的科技創新驅動新格局。

  後發區的“引鳳”策略

  大鵬半島位於深圳東部,不僅經濟總量在深圳各區中偏小,且離深圳市中心較遠,原有的生活配套及産業發展配套都較為落後。“在這樣的條件下,引進人才團隊困難可想而知。”段曉偉説。

  面向全球推行人才政策並讓世界級科技創新團隊落戶大鵬。引進和培育20個左右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100名以上高層次領軍人才,1000名以上中高級緊缺人才,帶動引進10000名以上各類人才創新創業。這是大鵬新區提出的響亮口號。

  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大鵬新區推出了“鵬程人才計劃”和7個配套文件,面向世界廣招科技人才。大鵬新區人才政策涵蓋了“鵬程傑出人才獎”評選、“鵬程計劃”優秀人才認定培養、名師工程、名醫工程、人才安居工程、人才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及緊缺人才行業專業目錄。同時,新區出臺了《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確定了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方向,著力引進世界級頂尖科研團隊和項目。

  隨後,大鵬新區實施“打造政策優勢、搭建載體優勢、提升服務優勢”的“三優”模式,每年從財政中安排3000萬元作為人才發展資金。為了讓創新型人才在大鵬安居,大鵬新區還積極推進“兩區”建設——生物谷壩光人才安居區、生物谷下沙人才安居區。兩個生物谷人才安居區共計提供約18萬平方米5000套人才安居房。

  段曉偉告訴記者,當年在引進中國農科院深圳育種創新研究院的時候,為了解決該院的場地問題,大鵬新區專門把一個製衣廠進行了收購。李寧説,“大鵬新區經濟服務局不僅在工作上提供了最大的支援,甚至生活上,我們一有問題,都是找他們解決。”

  付出換來的是真誠。幾年來,大鵬新區成功引進了因諾轉化醫學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蔬菜育種創新團隊、三係雜交小麥育種創新團隊等3個深圳市“孔雀計劃”團隊。僅在大鵬國際生命科學産業園和大鵬國家海洋生物産業園這兩個孵化平臺,就引進了包括美國科學院羅茲曼院士團隊、諾貝爾獎得主馬歇爾團隊以及專門從事腫瘤研究的王榮福教授團隊在內的中外科學院士6名,生命科學、生物科技、海洋生物類外籍專家10余名,博士以上專業人才50余名。大鵬新區先後引進了國家基因庫、中國農科院、華大基因等一批具有生物、育種、海洋等産業領導地位的創新主體集聚新區。

  創新平臺如何煉成

  今年2月10日,在國家科技部評選的201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2名年僅30多歲科學家熊國勝和樊偉的科研成果雙雙入選。此前,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發現並測量的中微子振蕩科學成果,被美國《科學》雜誌評選為201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

  科技創新,正成為大鵬新區産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在著力“引鳳”的同時,大鵬新區還經歷了一個艱辛的創新平臺打造過程。

  段曉偉告訴記者,為克服底子薄、資金少的客觀因素建設創新平臺,大鵬新區採取了三步走的策略。一是出臺新區科技發展扶持政策;二是加大創新載體建設;三是積極與深圳市級部門密切聯繫,發揮市區聯動效應,爭取市級政策及資金支援。在探索市區聯動新模式上,大鵬新區與深圳市科創委簽訂了“市區聯動,共建智慧城區”合作協議。

  在大鵬國家海洋生物産業園記者看到,深圳市海洋生物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園區內企業提供多種服務,其中包括多種實驗儀器等硬體設備,這是深圳市唯一一個針對海洋生物産業建立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據悉,今年大鵬新區將繼續加強與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和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合作,成立多個創新平臺,帶動新區科技創新發展。

  如今,“一院一庫”已經成為大鵬新區技術創新的招牌。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首個國家級基因庫,也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庫。該項目對推進中國生物谷(深圳·壩光)項目建設、深圳生命科學研究水準和國際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而中國農科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已取得多項世界級、國家級科研成果。

  記者了解到,目前,大鵬新區擁有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工程中心等創新載體共12個,其中重點實驗室有三個,是深圳各新區之中數量最多的一個。

  “我們籌劃成立生物産業行業聯盟,並引進科技金融聯盟搭建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同時打造‘生物創客空間’。”段曉偉告訴記者,目前新區正謀劃設立海洋生物産業基金,還要設立更多的高品質的企業孵化器。

  “陣痛”迎來産業創新

  當大鵬新區著手清理和淘汰100多家企業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區內當時一共就300多家企業,本來就體量小,再經過這麼“折騰”一下砍掉三分之一的企業,今後的産業以什麼來支撐?

  對此,段曉鵬説,大鵬新區內工業企業此前多以傳統密集型為主。作為深圳特區的“後花園”,大鵬新區一是必須淘汰掉對生態環境不利的産能;二是大力發展第三産業,打造深圳旅遊的“名星區”;三是要以高水準的科技型企業為主導發展方向,這樣才能提升新區的創新能力。“大鵬新區的産業必須經歷‘陣痛’後走向轉型。”

  “有一家國內知名製造企業的生産基地落戶大鵬後,我們發現其生産過程中有揮發物超標,我們果斷地和對方協商,讓對方遷出大鵬。”據統計,自成立以來,大鵬新區共淘汰、轉型低端企業達129家。

  原有企業一下子縮減三分之一,新區靠什麼來填充新的産能?為此,《大鵬新區關於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大鵬新區關於加強科技研發促進技術創新的若干措施》、《大鵬新區加快推進産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紛紛出臺,一下子激活了各項創新潛能。

  按照《大鵬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報告》,所有進入大鵬新區的企業,都要接受土地使用、投資規模、産出效益、環境影響等項目準入綜合評估,高污染、高能耗、小産值的企業被限制進入。而在高端旅遊、生物與生命健康、海洋經濟新能源、文化創意、軟體等低碳綠色高效産業上,大鵬新區向世人敞開了大門。為此,新區每年設立了3000萬元的産業專項發展資金。

  眼下,“兩園”在對大鵬新區的産業拉動能力已相當明顯。佔地11.68萬平方米的大鵬國際生命科學産業園,引進生命健康、醫療、生物、海洋等高端産業項目入園,有力地推進了生物谷的開發建設。大鵬國家海洋生物産業園現已有海洋生物類企業及科研單位20家,並有多家高端海外團隊及企業等待入園,目前共承擔國家、省、市科研項目20余項。去年,該園産值已過兩個億。

  在大鵬新區,新能源産業已經形成了聚積優勢,除了核電行業巨頭中廣核外,多家電池企業已經成為行業龍頭。2013年,大鵬新區可充式電池生産企業産值達到70億元。其中,比亞迪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2013年總産值達260多億。

  據統計,大鵬新區第三産業比重已達37.68%,初步實現了從生産到科研、從二産到三産的轉型。而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該區內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去年,大鵬新區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75.6%。新區成立以來,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由8家增至今年的16家。去年,大鵬新區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全區GDP比重約為3%,所佔比重也高於往年。

  “新區已委託北京大學編制‘智慧大鵬’總體規劃,促進大鵬新區智慧産業全面邁進。”段曉偉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