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還機場一片“清凈”天空

  • 發佈時間:2015-06-05 08:31:30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暄

  5月26日,通航近半年的湖南省衡陽南嶽機場召開了機場凈空保護專項規劃評審會,將制定出詳細、完善的凈空保護區規劃。這意味著不久,南嶽機場周圍的居民將了解到一個新的概念——凈空保護,並配合南嶽機場做好機場凈空保護工作,促使機場與衡陽市的和諧發展。

  機場不“清凈” 飛行難平安

  風箏、氣球、孔明燈、絢麗多彩的煙花……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時,或許是一幅浪漫的畫卷。但如果這幅畫卷出現在機場上空,就成為令人為之色變的“空中殺手”,嚴重威脅了民航安全。

  今年2月25日晚,當KN5809航班正準備降落在湖北襄陽機場時,3盞孔明燈“闖”入跑道上方,致使航班拉升高度盤旋等待。2012年5月4日,南航CZ3678航班正點到達大連機場空域。當飛機在600米高空時,機組發現機場跑道上空有風箏飄蕩。飛機在大連機場上空盤旋近1小時,仍不能降落,機組決定備降青島機場。風箏致使該航班和其後的22個航班無法正常起降,機場停飛5個小時,並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尋找“惹事”風箏。

  我國《民用航空法》規定,禁止在依法劃定的民用機場範圍內和按照國家規定劃定的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從事飼養、放飛影響飛行安全的鳥類動物及其他物體。這裡的“其他物體”就包含了風箏、孔明燈、氣球以及模型飛機、滑翔傘等。那麼什麼是“凈空保護區”?為何要保護機場凈空呢?

  在民航局的網站上,記者看到這樣的解釋:由於飛機在機場區域內的飛行高度比較低,所以必須在機場上空劃出一個區域,這個區域叫做凈空區。凈空區以它為底部向外向上呈立體狀延伸。同時,在跑道的兩端向外劃出一個通道,這個通道的底面叫進近面,由這水準面也向上延伸形成一條空中通道。這些平面圍成的空間是為飛機起降專用的,任何其他建築物和障礙物均不得進入這個區域。

  很多人都不清楚機場的凈空保護範圍究竟有多大,以為只要是在靠近機場的地方不放風箏、氣球、孔明燈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就像汽車在公路上行駛,路面上不能有任何東西阻擋一樣,飛機在起飛、爬升、巡航、下降、著陸階段中也不能出現空中及地面障礙物。因此,我國大多數機場將凈空保護區的範圍規劃為機場跑道中心線兩側各10公里、跑道兩端各20公里。據悉,在機場周圍燃放煙花會直接干擾飛行機組人員的注意力,一旦煙花擊中飛機,會損壞飛機零部件,嚴重時會造成飛行事故。孔明燈放飛的高度可達1000米,與飛機經過市區上空的高度大致相當。部分孔明燈的構件中含有金屬物,一旦被飛機引擎吸入,輕則打傷發動機葉片,重則造成空中停飛,甚至起火爆炸,後果不堪設想。氣球如果在空中破裂,有可能緊貼在飛機前面的舷窗上,無法甩開。機長視線受到阻擋,其後果也非常可怕。

  危害凈空安全 可追究刑責

  由於飛機飛行的特殊性,一次安全飛行不但有賴於飛機性能、飛行技術、客艙安全、天氣等因素,更對飛行環境有著極高的要求,所以保護機場凈空安全,就是保護飛行安全,保護機場所在城市的人民生命財産安全。隨著民航業和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飛行安全對機場凈空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減少威脅飛行安全的外在因素,加強對機場凈空區的保護更應當引起重視。

  其實,我國為了保障飛行安全和機場的正常使用,建立了相當完善的機場凈空保護法律法規。1996年3月1日實施的《民用航空法》和2009年7月1日實施的《民用機場管理條例》分別就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禁止從事都違法活動作出了規定。同時,北京、湖北、天津、遼寧等省市也相繼出臺了《民用機場凈空及安全管理規定》或《民用機場凈空安全保護規定》等地方性法規,對機場凈空保護進行了細化和明確,並按照《民用機場管理條例》的規定,對影響民用機場凈空保護的行為,由民用機場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整改,由民航、公安等部門依照《民用航空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情節嚴重的,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將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2013年12月29日11時許,北京市公安局接到報警:首都機場以東空域有一不明飛行物正在飛行,嚴重干擾機場航班秩序。接到報警後,警方迅速會同相關部門將該不明飛行物攔截,發現該物體為一架經航模改裝的無人機,事發時係北京某公司員工遙控開展測繪作業。經查,此次飛行活動導致首都機場10余架次飛機延遲起飛,2架飛機實施空中避讓。

  4月13日,北京市平谷法院對這起擅用無人機航拍致民航飛機避讓、延誤案件進行了一審判決,涉事的郝某、喬某和李某因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兩年。

  凈空保護 你我共參與

  根據《民用機場管理條例》第46條規定,民用機場所在地區民用航空管理機構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劃定民用機場凈空保護區域,並向社會公佈。由此可見,從法律上來説,地方政府和民航職能部門是機場凈空環境保護的主要責任人,在機場凈空保護工作中應當負起責任,從嚴管理。然而,保護機場凈空環境並不能僅僅依靠政府和民航職能部門,而是要達成全社會的共識,共同保護機場凈空環境。

  機場周邊影響飛行安全的因素逐漸增多,與公眾的凈空保護知識匱乏、安全意識淡薄密切相關。一對曾在機場周邊放過風箏的母女坦言,並不知道什麼是凈空保護區,也沒有意識到在機場周邊放飛孔明燈、氣球、風箏有可能成為威脅民航安全的“空中殺手”。

  對此,各省市相關部門和各地機場就凈空安全保護工作都制訂了具體措施。首先是出臺機場凈空保護區管理規定和辦法,明確機場的凈空保護區範圍。其次是成立凈空專項整治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責任,並且會同轄區鎮(街道)、各有關單位建立聯動機制,聯合開展安全隱患治理活動。再其次,各有關職能部門加大了督察力度,對影響機場凈空安全的違法行為進行了處罰和監督整改。

  對機場周邊居民挨家挨戶走訪,普及凈空保護知識是我國各機場定期會開展的宣傳活動,每到逢年過節,更是大力呼籲市民在機場周邊禁放煙花爆竹、孔明燈等。為了引導周邊居民自覺遵守並主動維護機場凈空環境,首都機場不僅公佈了凈空保護熱線,還對舉報凈空保護違規行為的個人進行現金或積分兌換獎勵。

  今年3月2日,一架飛機在降落到遵義機場的過程中遭遇鳥群,飛鳥直接撞到了發動機上,所幸並無人員傷亡。事後,機場初步判斷是由鴿子撞擊導致的。據悉,遵義機場周邊的鴿子是影響機場航班飛行安全的最大威脅。2014年,遵義機場共發生7起飛鳥撞擊事故,其中4起都是鴿子。在凈空管理工作開展中,遵義機場聯合相關部門,走村入戶對養鴿戶數和鴿子數量進行了摸底,就凈空管理相關要求進行了宣傳和講解,並向養鴿戶發放了凈空安全告知書以及同每戶簽訂責任書。通過行之有效的工作,養鴿戶認識到飼養的鴿子放任自飛對航班安全造成了很大隱患,對此主動提出將養殖鴿子的地點搬離機場凈空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