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拿什麼留住你,我的博士後?

  • 發佈時間:2015-06-03 07:35:26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屈曉妍陳晨王文齊

  萬眾創新靠什麼?人才。一個高端人才,就是一台創新發動機。求賢若渴的河南,正在擁抱一波招才引智的洪流。作為高端人才的典型代表之一,植入企業的“高知晶片”——博士後往往被寄予厚望。小到為所在企業盈利創收,大到給河南“智”造添注力量,博士後創新力的發揮與轉化,催生著令人驚嘆的成就,也有著諸多無奈的掣肘。

  博士後進企業——既能搞科研又能創效益

  5月30日,走進新鄉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這樣一件事讓記者“開了眼”:用航空航太技術製造化肥。“航空航太”和“化肥”,好像任何時候都不搭界、不會産生聯繫的兩件事,在心連心的博士後研發基地,還真就給搭上了——利用航太飛船製造技術,降低化肥生産過程中的物料阻力,僅這一個項目每年就能為企業節約成本近800萬元。

  類似的例子,在我省傳統産業中比比皆是。依託高端人才團隊攻克技術壁壘,引進現代高新技術,改造、嫁接傳統産業,對促進我省傳統産業調結構、轉方式産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高層次人才團隊在我省的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製造業等多個新興産業領域,同樣起到了重要的引領、支撐和推動作用——在許繼集團,博士後王大為主持開發的關於風電機組的兩項省重大科技專項,創造了數億元經濟效益;百瑞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將已完成的研究課題轉化為具體的信託業務項目,推出中原航空港産業投資基金,成為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全國第三、河南首個超百億元産業投資基金。

  招才引智,河南嘗到了甜頭。在全省産業集聚區建設工作會議上,省長謝伏瞻強調:要持續強化創新驅動,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近年來,我省致力於營造重才氛圍,開出優厚待遇,提供事業空間,作為內陸省份,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逆水而來”。

  據悉,目前全省在18個省轄市和部分省直、中直單位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25個,在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設立博士後工作分站28個,累計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2400人;今年,全省計劃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400人以上,博士後招收總數累計達2800人以上,在企事業單位增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個左右,使工作站總數達145個左右。

  企業盼博士後——有的留不住有的養不起

  無論是攻敵之矛,還是禦敵之盾,在激烈的商場角逐中,企業越來越意識到“人才”這件“兵器”的厲害——智力成果帶來的不僅是顯而易見的盈利,更意味著企業軟實力的提升。

  對於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而言,博士後工作站就像一張閃亮的名片。“去投標時,人家一聽説你有博士後工作站,就會對你的企業有更好的印象。”該公司生産運作部工程師郭傳林告訴記者,“而且鄭州市對獨立法人企業,只要申請下博士後工作站,掛牌後就會有5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

  然而對於很多中小型企業來説,這50萬元實在不好拿。

  王林的假發公司在許昌頗有些年頭了。但是與同城幾家知名假發公司相比,實力還是差了不少。“每次路過那些公司的博

  士後工作站,羨慕得眼睛都紅了,可是沒辦法,我掏不起那麼多錢。”提起招賢納士,王林一臉無奈。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根據他公司的現實情況,建設一個博士後工作站,初始投入最少需要40萬元~50萬元;每招引一名博士後進站,年薪約10萬元;再加上管理費、差旅費、雜費以及科研項目運作費用,一個工作站以2年週期為限,運作成本在百萬元上下。不難想見,如果沒有顯著的産出效益,企業要長期負擔一個博士後工作站,難度著實不小。

  其實王林不知道,即使是他所羨慕的那些人才濟濟的公司,也有著自己的苦衷。鳳凰擇木而棲,高端人才也最是“挑剔”。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即使如瑞貝卡集團這樣早已設立博士後工作站的知名企業,也存在著高端人才留不住的難題。

  博士後們認為自己的“挑剔”不無道理。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張晨雅剛剛拒絕了我省某知名公司的高薪挽留。“除了科研經費,我還會在意我的生活品質、子女教育;除了設備齊全的實驗室,我還會看重我的合作團隊;除了自己的研究領域,我還會關心是否有更廣闊的交流平臺。”談起自己的離開,張晨雅説。

  引智專家支招——不僅有機制還得有實力

  1985年,在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

  主李政道的建議下,國務院批准試行博士後制度,至今整整30年。“我省自1991年實施博士後制度以來,尤其是最近幾年,相關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博士後研發平臺已遍佈我省各地和各個行業。”省人社廳博士後工作負責人告訴記者。

  她也坦言,在多重因素制約下,我省博士後工作還存在著博士後研究項目與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項目結合不夠緊密、在企業事業單位科研隊伍中的比例較低、博士後制度在基層和部分企業中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等問題。

  為解決這些問題,省人社廳採取針對性措施加強博士後人才隊伍建設:擴大博士後站和研發基地博士後招收規模;強化科技研發平臺建設;促進成果轉化和效益提高;強化博士後工作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建立健全博士後工作服務體系等。

  “這些政策措施抓住了問題的本質,關鍵是要扎紮實實地落實下去。”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研室主任趙春清説。

  趙春清表示,政府有了好的機制,企業也要配以足夠的實力建設,使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要構建專業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團隊,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還要創新企業人才激勵機制,重視以領軍人才為核心的團隊引進。”趙春清説,“最重要的,還是要重才、惜才,將人才競爭放在企業競爭的首位。”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有數據表明,從17世紀到20世紀70年代,經濟學家們確認改變人類生活的160種主要創新,80%以上是由企業完成的。時至今日,企業已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生力軍,更是調整産業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國家、區域核心競爭力的主導力量。“給天才之火澆上利益之油”,林肯曾如是評價專利制度。放眼當下,高端人才智力成果的産出與轉化又何嘗不是這樣。在“智”造河南的博士後們看來,也許只有“軟硬兼施”才是能使他們的思維力量迸出創新火花的“利益之油”——企業的硬實力已經不是唯一的吸引,機制創新和環境建設更能留下他們添“智”中原。

  當今世界,創新的偉力越發凸顯。“在新一輪全球增長面前,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在未來創新的道路上,我們期待有更多的高端人才與河南一起前行。③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