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武漢科技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在“流動”中激活科研活力

  • 發佈時間:2015-02-12 01:31:0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你們做的湖北省創新團隊項目以高分獲得優秀。”去年12月26日,聽到這個消息,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青年教師王濤興奮不已。

  該項目的“點子”,是他做博士後期間獲得的。出站不到3年,他已主持國家基金2項,參與973項目1項,被SCI收錄論文兩篇,成為科研團隊的骨幹。他説:“博士後流動站的工作經歷,激活了我的科研活力。”

  武科大博士後流動站建站7年,6個流動站共招收培養博士後68名。該校分管博士後流動站工作的正校級幹部顧傑介紹:“博士後流動站已成為學校學術骨幹的‘孵化器’,科技創新的‘新引擎’,學科建設的‘助推器’。”

  從國內到國外,從實驗室到課堂,“流動”助力博士後成長成才

  從大連理工大學博士畢業,王濤于2009年成為武科大招收的第一名博士後,進入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師從“全國模範教師”李友榮教授。

  “下企業。”導師對他説。做科研,需要了解企業,這點他很清楚。換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他來到武鋼。煉鋼廠、煉鐵廠、軋鋼廠……每個廠“蹲點”一個月。

  導師鼓勵他“大膽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半年過去,王濤帶著“用傳感方法監測冶金設備健康狀況”的“點子”回到學校,一頭扎進實驗室。

  為了推進研究,2011年導師派他帶著課題,背著研究材料,學校提供10萬元經費,前往美國休斯頓大學訪學一年。國外高水準的研究條件和檢測設備,使他的研究“突飛猛進”。回國後,他成功申請兩項國家基金項目,其中一項獲75萬元資助。

  “王濤開闢的研究領域,現在是我們團隊的兩個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導師李友榮讚賞地説。

  科研取得顯著成績的博士後,不止王濤一個。入站僅一年,盧艷就成功申請國家基金項目、博士後基金項目各1項。2014年初,她從武漢理工大學博士畢業,頂著全國僅29人獲得的“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光環進站。

  在導師曾良才和多位教授的熱心“指點”下,她很快找到研究方向。撰寫第一份國家基金項目申請書時,導師拿來10多本申請書的文本給她學習參考,告訴她“好的點子,還需要好的表達”。近兩萬字的申請書初稿寫完,課題組成員紛紛“傳經送寶”,導師親自修改了5遍,該項目成功獲批。

  科研收穫的同時,她的教學工作也走入正軌。先後助教兩門難講難懂的基礎理論課。“全國優秀教師”陳奎生運用視頻、動畫和企業實例的講課方法,讓她大開眼界。如今,她已自信地站上了講臺。

   從學校到企業,從企業到學校,“流動”激發博士後科技創新

  “不在學校,就在江蘇永鋼,或者在往返于它們之間的路上。”武科大材冶學院青年教師金焱,回憶博士後的工作經歷時調侃地説。

  為了提高博士後的科技創新和服務行業企業的能力,武科大最早建立、也是招收人數最多的冶金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採取“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受益學院薛正良教授的“牽線搭橋”,2011年金焱帶著永鋼“高爐爐缸內襯監控技術研究”等兩個項目,總經費50萬元,作為武科大和永鋼聯合招生的博士後進站。從來沒有接觸過高爐研究的金焱,幸運地師從學校“首席教授”畢學工。

  每個月他“長途跋涉”到永鋼,勘測企業現場,了解技術問題。回到學校,在導師指導下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解決辦法。“畢教授對我是‘透明式’的指導,連最核心的技術代碼,都毫無保留地傳授。”金焱感動地説。

  企業的“鼎力支援”,導師的“傾囊相助”,一個個技術難題迎刃而解。他所做的研究成果,應用於永鋼的7號、8號和9號高爐,現場效果很好,後又被沙鋼、攀鋼採用,並申請專利9項,發表SEI論文5篇。他感慨地説:“深入企業,不僅做科研‘接地氣’,而且讓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2013年出站的秦慶偉,博士後期間在黃石大江集團做研究,成功申請國家、省部級項目3項,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去年被選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

  僅近3年,冶金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的11名博士後,主持或參與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3項,項目經費達307萬元。

   從進站到出站,從培養到管理,為博士後提供有力支援

  “2011年我在美國訪學,職稱申報相關的事宜全靠學校老師們幫助完成。”提起這件事,王濤充滿感激。當年,他順利晉陞為副教授。

  武科大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理念,熱情為博士後提供各項服務,如辦理進站手續,落實生活和辦公用房,聯繫子女上學,協助申報項目和職稱等,為博士後創造專心做高水準研究的良好環境。

  人事處副處長鄒清華介紹,學校精心選拔了56位學識淵博、德藝雙馨的專家擔任博士後導師,有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和省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等。與武鋼、南鋼等12個國家博士後工作站簽訂聯合培養協議,建立江蘇永鋼、廣東韶關液壓件廠等14個湖北省博士後科研創新基地,8個湖北省博士後科研創新崗位。

  名師的指導,多樣的平臺,科學的管理,不僅吸引了優秀的博士入站,而且培養了大批的科研骨幹。據統計,截至目前,已出站的23名博士後,僅近4年主持或參與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58項,發表論文118篇,其中被SCT、EL收錄62篇。

  武科大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博士後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是目前省屬高校唯一獲得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