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府放權市場接力 合力推動計程車市場化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6-03 07: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許小樂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支援還是打擊“專車”的爭論中,浙江義烏近日出臺的《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工作方案》可算找準了方向。《方案》直擊計程車管理體制要害,致力於放開計程車市場準入,明確政府不再管控計程車數量,取消營運權有償使用費,計程車運價逐步從政府定價向政府指導價、行業定價、協商定價過渡,邁出了市場化改革破冰的關鍵一步。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計程車管理實行封閉的計劃體制,政府嚴格限定計程車數量和價格。實際上,計程車服務源於私人部門,並不是非競爭性、非排他性的公共産品,並不屬於公共交通的組成部分。政府通過行政許可的方式管控計程車市場無法消除乘客風險,卻扭曲了市場供求關係,還強化了計程車公司的行政壟斷,使計程車公司不僅可以不勞而獲坐收“份子錢”,還能設立較高的市場準入門檻限制別人進入。在數量控制、價格固化的賣方市場中,新的運力進不來(或淪為“黑車”),新的服務方式無法得到監管認可,乘客需求得不到滿足,某些司機挑乘客拒載,服務品質低下,形成了“打車難”的痼疾。

  移動互聯網支撐的眾多打車軟體和“專車”服務正在撬動封閉僵化的計程車管理體系。

  點對點的網上約車服務完全替代了計程車公司調度的功能,並使得大規模、定制化的車輛資源共用成為現實。司機、車輛的資訊公開接受市場選擇和監督,比政府發放行政許可更加透明。“專車”模式更是直接挑戰計程車市場管制的合理性。在支援與取締的反覆較量中,私家車能不能載客、付費拼車為什麼處處碰線等問題浮出水面。一些方便乘客出行的服務方式遭遇監管困境,表面上反映了當前管理方式跟不上市場創新的腳步,實質上反映出管理體制與市場經濟的背離。因此,認清計程車市場的市場屬性,理順計程車行業裏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計程車市場化改革的起點。

  計程車體制改革勢在必行,但市場化改革不是靠一紙文件就可以穩步推進的,各地歷史上形成的盤根錯節的利益格局必然會對改革形成諸多挑戰。

  對於政府管理部門而言,現行的監管法律對專車服務屬性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專車服務中的乘客、司機以及運營平臺承擔的法律責任和權利沒有明確。一些專車公司對專車司機缺乏嚴格審核培訓,車輛的保險不齊全,乘客權益尚無明確的保障。若一下子放開計程車市場,政府直面龐大的市場主體,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和經驗。對於計程車公司而言,各類打車軟體和“專車”的出現架空了計程車公司的功能,一些計程車電召業務陡然下降,低成本加補貼的運營模式使傳統計程車公司難以招架。更為重要的是,一旦放開了牌照管制,傳統計程車公司手裏的牌照不再值錢,市場壟斷優勢不復存在。對於計程車司機而言,專營模式下的“旱澇保收”的狀態遭到市場競爭的衝擊,生意的減少直接導致收入下降,利益受到損害。

  因此,穩妥推進計程車市場化改革,需要穩妥地處理好監管部門與運營平臺以及傳統企業之間的利益關係。政府要取消行政權力對計程車市場的管制干預,把計程車行業真正還給市場。將資質審核特許專營變為登記備案,司機可以租用計程車公司的車輛,或加入叫車平臺,也可以以個體戶形式依法獨立運營。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準入條件,讓眾多原本處於灰色地帶的社會運力參與到出行服務中來,在陽光透明的市場環境中公平自由競爭。全面放開價格管制,讓市場需求決定價格,不能採取看似折中的價格“雙軌制”。要營造良好的市場法制環境,建立司機和車輛可靠的備案追溯制度,保證違法犯罪的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著重從行業的層面整合各家運營平臺的數據,建立實時可靠的電子資訊化監管平臺。

  運營平臺不能坐等政府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而是要主動與政府監管部門對接,使計程車行業監管不至於陷入真空。要強化自身監管手段,嚴格司機審核培訓的標準流程,建立司機和車輛的評估和認證機制。部署計程車GPS定位系統,將司機和車輛資訊提供給監管部門備案,幫助監管部門建立起新的監管手段。傳統計程車企業應當主動利用移動網際網路的手段,發揮長年積累的資源、管理、品牌優勢,對服務管理進行改造優化,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計程車市場化改革短期必然會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巨大反彈,也可能會對現有計程車司機利益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但長遠看來必定有利於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改革大幕已經拉開,我們要以務實的態度,取得改革最大共識,妥善協調各方利益,減緩改革對現有體制的衝擊,特別是採取合理的方式減輕對個體利益的傷害,盡可能實現平穩過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