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溪濕地的抉擇

  • 發佈時間:2015-06-02 05:28: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初夏,杭州西溪動輒大雨傾盆,卻絲毫澆不滅遊人的興致。這個緊鄰杭州城區的濕地公園,總面積10平方公里,河塘、湖漾、沼澤佔7平方公里,水道總長達100多公里。園內水道如巷,河汊如網,綠柳拂水,翠竹叢叢。人們打著雨傘,坐著小船,在水鄉澤國中流連,好不愜意。

  濕地生態破碎化

  西溪濕地周邊房地産開發如雨後春筍。專家建議,儘快停止新建項目,實現西溪濕地與南面的北高峰老和山、西面的五常濕地、和睦濕地永久性連接

  “當下,地跨杭州市余杭、西湖兩區的西溪濕地正經受著巨大的環境壓力。各類産業在那裏競相發展,尤其是房地産開發如雨後春筍,將濕地與山景隔絕,將濕地與水脈分離,致使其生態出現嚴重破碎化和快速退化。如若再不實施整體保護戰略和搶救性保護措施,西溪濕地生態退化將不可逆轉,西溪濕地消失為期不遠!”杭州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王慧中説。

  記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輸入“杭州西溪濕地”,可搜到新樓盤43處,其中余杭區13處、西湖區30處。王慧中説,上世紀70年代,西溪濕地東起松木場,西至小和山,南接老和山、靈峰山、北高峰、龍門山,北抵余杭塘河以南五常、蔣村鄉,仍有大約60平方公里的面積。當時,水質達Ⅱ類標準,可直接作飲用水。最近20年來,由於工業化、城市化、人為污染,西溪濕地河道淤塞,面積銳減,水質劣化,生態功能嚴重退化。

  2003年,杭州市政府啟動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2005年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西溪國家濕地公園。2009年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成功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開啟了我國城市濕地保護與利用的“西溪模式”,獲得了世界認可。由於採取了一系列保護與修復措施,西溪濕地水環境品質明顯好轉。

  “雖然水質有所改善,但是西溪濕地大部分區域,如嚴家港、沿山河、五常港、蔣村港,水質仍劣于Ⅴ類。整體水質仍遠低於上世紀70年代的Ⅱ類標準,這與西溪濕地作為杭州市應急備用水源的生態功能定位還有很大的差距。”王慧中認為,必須實施西溪濕地整體保護戰略,儘快停止新建房地産項目,並結合濕地整體保護戰略進行重新論證,實現西溪濕地與南面的北高峰、老和山以及西面的五常濕地、和睦濕地永久性連接。

  全封閉保護不現實

  西溪已成為次生濕地,同時也是杭州著名的風景名勝。此外,西溪濕地內原有10個行政村,有5.3萬人居住。全封閉式保護也不利於原住民的生存發展

  作為浙江省人大代表,王慧中教授關注西溪濕地已有多年。據了解,近年來,社會上對西溪濕地實行全封閉、整體性保護的呼聲一直未平息過。

  “鋻於西溪濕地的生態環境趨於惡化,有專家學者認為,濕地應該實行全封閉保護,禁止進入,絕對封育。這種觀點忽視了西溪已經演變成為次生濕地的歷史現實,忽視了西溪作為杭州著名風景名勝的歷史現實,忽視了原住民的生存發展要求。這種單純保護而不加以利用的觀點,顯然只是一種理想化,同樣不利於西溪濕地的可持續發展。”西溪濕地生態研究中心主任劉想説。他告訴記者,西溪興起于漢代,經過唐、宋發展,到明、清時達到全盛,文化積澱深厚,歷史上曾與西湖、西泠並稱杭州“三西”。在如何對待西溪濕地上,單純開發利用和全封閉式保護兩種思路都曾考慮過,但最後都被否定了。

  劉想説,最初的設想是將西溪濕地作為一個“以水網沼澤為特徵的濕地型風景區”來發展,著重于風景旅遊的開發利用。後來發現隨著大量遊人的涌入和景點建築的建造,景區生態承載量加重,西溪濕地的生態環境反而會進一步惡化。“這種設想顯然不利於西溪濕地的生態保護和環境恢復。”於是,又考慮實行全封閉式的濕地保護區模式。經研究,發現全封閉式的濕地保護區模式也行不通。

  “西溪濕地內原有10個行政村,有5.3萬人居住。如果實行全封閉式保護,原住民的生存發展就成了大問題。”劉想説。

  保護利用求平衡

  要充分發揮濕地資源的利用價值,重點構建生態保護、科研科普和生態旅遊三大功能,將西溪濕地分為5大區域,按不同要求,分區嚴格保護

  畫舫滿載遊人,從狹窄的河道中駛過,激起迭迭浪潮。一隻夜鷺停在水邊木樁上,任憑浪潮沒過腳爪,卻紋絲不動。

  夜鷺只是西溪濕地眾多鳥類中的一種。據了解,西溪濕地現有植物566種、鳥類157種、昆蟲703種。劉想説,經過反覆權衡,“尋找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平衡點”,被作為西溪濕地發展思路最後確定下來。那麼,如何尋找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平衡點呢?概而言之,就是充分發揮濕地資源的利用價值,重點構建生態保護、科研科普和生態旅遊功能。

  按照“生態優先、最小干預、修舊如舊、注重文化、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6大原則,近年來,杭州市投入100億元,實施濕地綜合保護工程。西溪濕地被劃為濕地生態養育區、民俗文化展示區、秋雪庵濕地文化區、曲水庵濕地景觀區、濕地自然景觀區5大區域,按不同要求,分區嚴格保護。其中,濕地生態養育區佔總面積的80%,謝絕遊客進入,以保育現有池塘、林地、植被,為鳥類和其他濕地生物提供靜謐的棲息繁殖地。

  為減輕西溪濕地的生態壓力,目前已動員區內2226戶農戶外遷,並外遷企事業單位150余家。目前,西溪濕地水質平均比2005年開園之前提高了三至四個等級,總體保持在Ⅲ類以上。個別區域的個別指標,甚至達到了Ⅰ類和Ⅱ類標準。

  為提高經濟效益,西溪濕地組建了覆蓋全國的銷售網路,與4200家旅行社、企事業單位簽訂了銷售協議,開通了每天往返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散客班車線路40條。隨著知名度、美譽度的不斷提升,入園遊客和經營收入穩步攀升,徹底扭轉了前3年連續虧損的局面。2014年,西溪濕地遊客達445萬人次,經營收入達2.45億元。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西溪濕地周邊將不會再審批新的房地産項目。我們期待西溪濕地在開發與保護中找到最佳平衡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