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採補平衡還需綜合施策

  • 發佈時間:2015-06-02 05:28: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展地下水綜合治理,農業工程節水是大頭。但農業工程節水投入十分巨大,河北省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專家組成員、小麥專家李月華指出,類似于噴灌這樣的田間小型水利工程節水措施雖然效果很好,但投資大,農民負擔不起,嚴重制約著節水農業的推廣。“微噴大概一畝地投入在700多元,農民種糧效益比較低,叫農民自己投資肯定發展不起來。”李月華介紹説,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必要的政策支援和示範引導,發展規模化、産業化農業更加重要。現在在哪兒發展得比較好,就是那兒的種糧大戶多,因為他們的投入比一般農戶高。

  開展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實行山水林田湖整合治理是關鍵。林業專家表示,1公頃森林每年吸收塵埃330噸至900噸、二氧化硫720公斤、二氧化碳1005公斤,涵養水分3000噸,而河北省森林覆蓋率僅為20%左右,雖然和全國數字持平,但相對於乾旱少雨的河北省就顯得明顯過低了。這當中,衡水市採取林城一體、林果一體、林産一體的措施,以林木種植為依託,向流通和加工領域延伸,形成一條增值空間較大的全新産業鏈。到2014年年底,全市綠化面積已達452萬畝,實現“一人一畝林”的目標就是成功的經驗。但就總體而言,植樹造林,勢必調整産業結構,勢必增加投入,這當中需要我們以生態價值作取捨,而非僅僅是經濟價值。

  開展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必須利用好再生水源。在採訪中,滄州市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龐炳文告訴記者,2014年滄州共關停了274眼抽採井,減少開采地下水2000多萬立方米,這當中,中水回收利用是功不可沒的。在此之前,滄州石化煉油廠擁有30口自備井,企業用水大概用水量在290萬噸一年;通過關閉自備井,他們節約用水的意識明顯增強了,企業能用中水的地方絕不用自來水。用水量下降了40多萬噸。省專家獻策服務團副組長、水利專家魏智敏表示,河北省污水排放量有20億立方米左右,這些污水利用好了是資源,利用不好是污染。現在河北有河皆污的現象很嚴重,治理起來很困難,因此一定要從政策上往中水利用傾斜,在運作這一塊如果多給點補貼,那麼直接到使用方,價錢就會少一點,也就增加了使用中水的積極性。

  開展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深化管理勢在必行。在採訪中,記者發現衡水桃城區和邢台南宮市深化水權管理的措施效果明顯。前者是在全區推廣“一提一補”的水源使用措施,在全區根據水源的重要程度提高水價,並進行政府補貼,將水價提高和政府補貼部分納入公共基金,然後按土地面積給農戶進行平均補貼。用水少者,得到補助多,用水多者,不僅補貼得不到,還等於支出了用水少者的補助,使得農民節水意識普遍得到了增強。後者則在全市建立了69個用水協會組織。同時實行了農業階梯水價機制,按照基準定額標准將年用水量分配到每個揚水點,畝均年用水總量在基準定額以內的,不徵收基本水源費;超出基準定額的,加收水源費,這些都在本地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可這些經驗在河北僅處於實驗推廣階段,要有大的進展還必須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各級政府也需儘早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