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黑龍江省林業廳全面完成2014年濕地保護建設工作任務

  • 發佈時間:2015-01-12 08:32:12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林業局政府網1月12日訊2014年,黑龍江省林業廳強化措施,紮實開展濕地保護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

  第一、爭取中央財政濕地項目。經過努力爭取,黑龍江省2014年新增濕地保護獎勵、退耕還濕以及濕地生態效益補償三項工作,加上原來執行的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共四項工作,涉及資金總額22245萬元,比上一年度濕地資金增加近2億元,佔全國濕地補助資金的七分之一。一是保護獎勵試點:安達市、富錦市、饒河縣、嘉蔭縣和東方紅林業局被列入濕地保護獎勵試點單位,每個單位獎勵500萬元,共計2500萬元;濕地保護獎勵試點的實施激發了地方政府投身濕地保護的熱情,極大地推動了全省濕地保護事業的發展。二是退耕還濕試點:珍寶島、七星河、興凱湖、三江、明水、三環泡、撓力河、大沾河、烏伊嶺、紅星、新青白頭鶴等1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納入退耕還濕試點單位,共退耕還濕12.345萬畝,佔全國退耕還濕面積(全國共15萬畝)的82.3%,涉及資金共計12345萬元;黑龍江省承擔了大部分的退耕還濕任務,經過幾次調研,基本確定了退耕還濕試點實施單位,上報了退耕地塊向量地圖。截至年末,各項目單位已基本完成了退耕還濕任務,擴大了自然濕地面積,維護了區域濕地生態環境穩定,促進了濕地與社區的和諧發展。三是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周邊被納入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單位,補償資金4000萬元,主要用於由於鳥類遷徙給農民造成利益損失的補償;經過幾次調研,基本確定了預留地塊對鳥類進行食物補給、購買農作物對春季遷飛鳥類進行人工投食、對周邊社區進行環境治理和對興凱湖的湖崗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幾個方面的工作,興凱湖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的實施改善了鳥類遷飛通道的環境,亂捕濫獵、干擾遷飛等行為明顯減少,對興凱湖周邊社區的環境治理改善了社區居住及生活環境,增進了社區福祉。四是濕地保護與恢復:安邦河、綏濱兩江、齊齊哈爾沿江等12處濕地自然保護區和公園被納入中央財政濕地保護補助項目,資金共計3400萬元;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的實施有效提高了保護區的保護管理水準,恢復和擴大了濕地面積。

  第二、實施濕地保護恢復工程。2014年黑龍江省呼蘭河口、哈東沿江、肇東沿江等9處濕地自然保護區開展了濕地保護工程建設,完成投資9102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3643萬元,地方配套5459萬元。

  第三、濕地率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指標得以落實。2014年5月30日,黑龍江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辦法》,將濕地率納入重要考核指標。濕地率納入考核指標,將極大地促進濕地保護建設的發展,有效發揮濕地的生態和經濟功能,對加強濕地保護,促進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6月,省濕地中心根據第二次濕地調查結果將有關數據報給省統計局。

  第四、推進濕地公園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近年來,在黑龍江省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級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取得很大成績。今年,全省加大濕地公園建設力度,申報9處國家濕地公園,批復5處。申報10處省級濕地公園,批復10處。黑龍江省濕地保護管理中心還組織國內和國外的專家對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驗收工作進行了省裏評估,發現其存在的一些問題並督促其整改,經過整改後,預計年底前將驗收申請上報到國家。截至目前全省已建國家濕地公園41處,省級濕地公園17處,哈爾濱、齊齊哈爾等重要城市都已建立濕地公園試點,通過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搶救性保護恢復了一批重要濕地,為維護全省生態安全、改善民生福祉、建設生態文明作出了貢獻。

  第五、理順全省濕地保護管理體制工作取得突破進展。把理順體製作為中心的重要工作,落實《關於辦理黑人大辦函〔2013〕76號文件通知》工作任務。哈爾濱市濕地管理體制目前取得初步成效,市區內保護區、濕地公園已全部納入林業管理,全面加強濕地監督和管理工作,即將成立哈爾濱市濕地保護管理局的副局級事業單位,督促哈爾濱區域內區、縣(市)設立相應管理機構。各地市濕地保護區、濕地公園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

  第六、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積極做好中德(中歐)濕地項目收尾工作。中德項目按照年度工作計劃,積極開展能力建設工作,組織了北京、浙江、四川等人員交流學習,廣泛汲取各地管理經驗。召開了撓力河流域濕地保護網路聯席會年度工作會議,組織了濕地網路聯合監測、管理計劃制定等相關培訓,舉辦了三環泡管理計劃相關利益方座談的社區共管協調會議。富錦市利用德國政府貸款建設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監測和專項研究、公眾教育、社區發展、培訓、退耕還濕等建設內容正在有條不紊地實施。

  第七、加強對外宣傳工作。2014年,省濕地管理中心共發佈濕地相關資訊357篇,其中濕地中國網站發佈186篇,黑龍江省林業廳網站發佈171篇,黑龍江省政府網站和國家林業局網站採用9篇。與生活報合作發佈2篇濕地專題新聞。參加了由新華社對外部、新華社黑龍江分社主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DP)、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濕地國際等協辦的“美麗中國·濕地行”大型公益行動開幕式,行動以黑龍江為縮影,展現中國為保護濕地生態所做出的努力,呼籲更多的人關注濕地修復、建設和保護。

  第八、召開全省第二次新聞濕地資源調查成果發佈會。2014年12月30日,黑龍江省林業廳在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了全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成果新聞發佈會。發佈黑龍江現有自然濕地總面積為556.19萬公頃(含大興安嶺地區的加格達奇區和松嶺區),濕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率(即濕地率)為11.75%。(蔣甘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