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葉製品市場整頓 違法企業所剩時間已不多
- 發佈時間:2015-06-01 14: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5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再次就整頓銀杏葉製品市場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繼續做好不合格藥品的召回工作,督促企業自查自糾,強化生産提取物的監管。
梳理一下食藥監管總局5月20日和5月29日發出的兩個公告和兩個通知,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涉及的企業多。兩個公告分別點了26家企業和29家企業,雖然有些是重復的,但涉及到銀杏葉製劑企業估計已經超過三分之一,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業和上市公司。二是從源頭抓起。第一個公告的源頭是桂林興達,第二公告的源頭是寧波立華。兩家企業在銀杏葉藥品領域頗具影響。三是不放過每一個疑點。在5月29日的公告中,對從桂林興達購買銀杏葉提取物但沒有使用的四家企業逐一核實,細到購買一公斤自己做保健品的和用於研究的,去向清清楚楚。四是主動報告採取召回措施的,分別有17家製劑企業和4家提取物生産企業。這幾家企業為以後從輕處罰贏得了主動。五是已經波及到保健品生産企業。
監管部門目前的主要目標還是控制對公眾的危害,儘快把不合格産品清理出市場。31日的通知和29日公告都特別強調了時間界限,要求採取召回措施的企業要報告並向社會公佈召回的批次、生産時間、銷售數量和流向及召回的進度;還強調繼續鼓勵企業自查自糾,主動報告,主動召回。這恐怕是生産企業最後一次爭取主動的機會了。
造成這次銀杏葉藥品市場地震的根源有兩個:一是企業為降低成本,把藥典中規定的用稀乙醇提取工藝改為用稀鹽酸提取,而用傳統的檢驗方法檢驗不出來。二是部分企業生産銀杏葉提取物,因為非藥用而未要求取得藥品生産許可,但沒有納入食藥監管部門的監管。這兩個漏洞到了該補上的時候了。
我們注意到科倫公司的公告中提到用補充的檢驗方法檢驗發現部分供應商的提取物不合格。監管部門雖然尚未正式公佈補充檢驗方法,但已在通知中提出市場抽檢工作另行部署。看來判別是否用改變工藝生産銀杏葉提取物的補充檢驗方法公佈時間不會太久,這也説明給違法企業留下的時間不多了。
銀杏葉不是食品。作為保健品原料使用,首先是因為其提取物可以作為藥品使用,所以將其提取物列入了食藥同源目錄。除藥品和保健品別無他用。統一藥用和非藥用銀杏葉提取物的監管標準,把所有銀杏葉提取物生産企業都納入食藥部門監管範圍,這也是亡羊補牢的必然選擇。(史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