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技創新論壇讓飛航青年“腦洞”大開

  • 發佈時間:2015-05-30 02:31:1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5月29日電 (記者劉曉瑩)29日下午,為期近一個月的中國航太科工三院三部首屆青年科技創新節落下帷幕。在閉幕儀式的創新論壇上,來自三部的幾位飛航青年與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公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的幾位“前輩”研究員、老師對坐成辯論賽的“架勢”,一起“腦洞”大開暢聊青年科技創新。

  “説到企業創新發展,特別是航太領域,一定要説説最近特別火的SpaceX。”三部一室的胡良輝作為青年代表搶先發言,“SpaceX的快速創新發展,正是得益於美國社會在網際網路大潮下推行的社會化碎片式的創新模式——利用前端大量中小企業尋找方向和試錯,運用後端大公司持續推薦,實現産業化、規模化,中間利用資本作為連接的創新模式。我認為這是一種典型的具有網際網路社會化思維的創新驅動模式。”

  “如果網際網路+導彈,會形成什麼樣的‘網際網路導彈’呢?”胡良輝説,“我認為它應該首先具備網際網路特性的系統,並利用網際網路海量數據挖掘有用資訊引導作戰,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對此,三部二室主任、研究員王健表示贊同:“最近大家經常提到網際網路+,事實上除了技術的變革,網際網路+更是一種思維的轉變,將它應用在導彈上,就像把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相結合一樣,需要我們顛覆傳統工業的思維,革新出更多的應用。”

  來自中國航空航太大學飛行器製造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錢凡烽帶著自己研發的變槳距四旋翼飛行器來到青年科技創新論壇。經過一年的技術創新與突破,他成功提高了四旋翼飛行器的載重量,並將其續航時間提高到一個小時。“很多人問我怎麼創新,我認為應該從自身的知識面出發。”錢凡烽説,“剛剛上大學時,如果讓我去做創新我會不知從何入手,因為那個時候我對飛行器一點都不了解。後來,通過專業知識的學習,逐漸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最初,錢凡烽把自己想讓四旋翼飛行器飛行長達1個小時的想法告訴別人時,有的人覺得他“瘋”了,“這是一件根本無法實現的事情”。聽了他的故事,中國航空航太大學團委書記程波説:在創新的路上難免會受到質疑,這個時候需要的是堅持,並不斷地通過自己的技術進步來實現目標。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國家在發展,我們也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正確引導青年人將自身的成長進步與企業和國家的健康發展有機融合,在實踐中實現飛航人的中國夢!”程波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