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首家民營煉油企業獲進口原油使用權

  • 發佈時間:2015-05-29 10:51:4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發改委日前對外公佈《關於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進口原油使用核查評估情況的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初步確認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可使用進口原油750萬噸/年,其成為首家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的民營地煉企業。

  原油供應是生命線

  作為目前全國唯一具有千萬噸煉油能力的民營煉油企業,山東東明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李湘平在近日頗有感觸地説道,原油供應問題一直是影響地方煉油企業的“生命線”,對於地煉行業加工規模最大的東明石化尤為重要。而國家放開進口原油使用資質,將為包括東明石化在內的民營煉油企業提供新的、重大的歷史發展機遇,關乎地方民營煉油行業的未來。

  那麼進口原油使用權的有無對地煉企業而言有什麼影響呢?沒有的話,地方煉廠只能從有進口權和使用權的企業買油;而擁有該使用權的話,民營地方煉廠就可以在配額範圍之內委託擁有進口權的企業代購原油。

  發展新機遇

  “今後只要企業的規模和報送的申請材料合格,並承諾淘汰落後産能或建設天然氣儲氣庫,專家組就會立即對其進行現場核查。專家組將堅持成熟一家核查一家,以推動合格企業用油核查工作的開展,確保國務院決策精神落實到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核查評估用油企業領導小組副組長孫偉善這樣説道。

  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符合條件的民營煉油企業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

  原油進口使用權的放開,將為民企煉油企業提供難得的發展機遇。

  “對其他民營煉油企業而言,這更是一個希望。作為民企地煉企業龍頭企業,山東東明石化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意味著國家放開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真正有了實質性的進展與突破,將增強其他民企申請使用進口原油的信心。取得進口原油使用權的民企數量將逐步增加。”隆眾石化網成品油分析師張萌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這對地煉企業而言也是其自我轉型的好時機。山東東明縣縣委書記萬存周表示,借助國家放開進口原油使用權的契機,大力實施石油化工産業提升工程,加快産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力推動石油化工産業高端、集約、綠色低碳化發展。

  “進口原油使用權放開後,符合條件的煉廠可以通過‘兩桶油’代理進口原油來加工,更有自主權,也利於打破壟斷,公平競爭。”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會長劉英愛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隨著民營企業加入進口原油的使用,民企地煉企業受制于原料限制的困境將被徹底打破,地方煉廠呼籲已久的油源問題將逐步獲得解決。

  煉油産業“危”“機”並存

  此次進口原油使用權的開放並不是沒有條件的。記者注意到,在對外公佈的《公示》中,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承諾,將於2015年年底前完成國V標準汽柴油品質升級。

  據了解,石化聯合會組成用油企業核查評估專家組已于5月23-24日到該公司進行了一次現場核查,並根據國務院253號文及核查評估工作細則要求,針對東明石化的三套擬淘汰裝置、兩套保留裝置,將要建設的天然氣儲氣裝置選址等方面給出了核查評估意見。

  有條件地開放進口原油使用權也將加速煉油産業內的兼併重組,優化産業結構,加速淘汰落後産能,對地煉企業而言是“危”“機”並存。

  雖然進口原油使用權的閘門已開,此次的標準也頗具現實意義,但是要達到此標準,合法獲得使用進口原油權,是不小的挑戰。不符合條件的中小民營煉油企業何去何從,仍是一個需要直面的難題。

  此外,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史獻平認為,相關企業取得用油資質後將會被納入整個行業的規範化管理之中,今後在環保、安全、消防、産品品質等方面,國家對其都會像對待央企一樣嚴格要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