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商銀行備戰“刷臉” 負債資産接通傳統銀行

  • 發佈時間:2015-05-29 10:07: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實習記者 周文靜

  “中國不缺銀行,網商銀行的方向很明確,就是打造一個平臺。”網商銀行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5月27日,網商銀行終於獲得監管部門的開業批復。至此,首批五家民營銀行全部獲得開業批文,其中,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由於分別背靠騰訊和阿裏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定位於純網路銀行,不再設物理網點,不做現金業務,將通過與傳統銀行完全不同的運作模式而備受關注。

  資料顯示,網商銀行註冊資本40億元,螞蟻金服、復星、萬向三農集團、寧波金潤資産分別持股30%、25%、18%、16%。由螞蟻金服首席財務官井賢棟出任董事長,原杭州前金融辦副主任、原杭州銀行銀長、螞蟻金服副總裁俞勝法擔任行長。

  兩端對接傳統銀行

  與微眾銀行的“個存個貸”類似,網商銀行施行“小存小貸”,設定20萬元以下的存款和100萬元以下的貸款等標準。在貸款業務方面,將會把螞蟻金服的小貸業務納入其中,而螞蟻金服在中小企業網路貸款、消費信貸等領域,有著深厚的經驗積累。截至2015年4月底,螞蟻金服已經累計為160多萬家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解決融資需求,累計投放貸款超過4000億元。

  在人臉識別未放開之前網路銀行無法開設賬戶,早前微眾銀行“微粒貸”産品問世,是通過設定白名單的方式進行貸款發放,資金則來自於與傳統銀行的合作。網商銀行人士透露,網商銀行亦會通過與銀行的合作來獲得資金,而在貸款發放上,原來的螞蟻小貸就已經與傳統銀行早有合作,超過100萬的業務由螞蟻小貸做項目收集和風險控制等相關環節,最後由傳統銀行發放貸款,合作的銀行已經有十多家了。早在去年,螞蟻小貸就已經開放,不僅僅做阿裏平臺上的電商貸款。

  上述人士表示,網商銀行的方向很明確,就是打造一個平臺,這意味著網商銀行無論在資金來源和資金髮放兩端都將對接傳統銀行。網商銀行做100萬元以下的業務,超過100萬元的業務將對接傳統銀行,網商銀行在其中做相關的服務。

  從批文來看,監管部門核準網商銀行的金融業務範圍為: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髮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從事同業拆借;買賣、代理買賣外匯;提供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

  網商銀行將以純網際網路方式運營,不設置物理網點,不做現金業務,也不會涉足傳統銀行的線下業務,例如支票匯票等業務。“我們將利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優勢,能夠為更多的網商、更多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真正服務實體經濟。”俞勝法表示。

  依託支付實名賬戶

  “開業獲批,但目前還要進行工商註冊等流程,離正式開業應該還需要一段時間。因為我們在網路風控和業務上已經有了成功的經驗,相關業務肯定是比較豐富的,而不僅僅是原來的螞蟻小貸。我們已經在內測産品了,類似微眾的‘微粒貸’類的消費貸,也是我們産品中的一個。”網商銀行人士透露。

  網商銀行表示,作為平臺性銀行,其業務將不僅僅局限于阿裏的電商系統,包括其他電商平臺所需的金融服務,亦會涉足其他傳統金融機構所需的相關服務。上述人士認為,相比于社交非實名賬戶,支付寶和電商都是實名賬戶,而且積累了交易數據,網商銀行的業務是不用擔心的。除了京東、蘇寧、騰訊的網路支付渠道不是使用支付寶外,其他的網路支付大部分都是支付寶渠道,目前支付寶已經積累3億多實名賬戶,而實名賬戶對網路銀行業務的開展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由於原來的實名支付賬戶和電商交易數據,網商銀行的業務可以大範圍地鋪開。

  全力備戰遠端開戶

  “我們已經完成‘人臉識別’相關的技術儲備,隨時做好遠端開戶的準備。”網商銀行人士表示。對於純網路銀行來説,僅有支付渠道還是不夠的,一朝未有自己的賬戶,銀行業務的命脈便不在自己的手上,只能依託于傳統銀行的賬戶。微眾銀行方面近日亦向媒體表示,微眾已經做好“刷臉”準備,只等監管閘門的放開。

  騰訊雲的高層表示,現在做的人臉識別與公安系統的身份證打通,識別率可以達到99.5%。只要將臉放到攝像頭前面,除了識別外,後端還會做一些徵信、數據的匹配,例如朋友圈是怎麼樣的,很多軟性數據都可以出來。

  今年年初央行向各家銀行下發《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端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的指導意見》,不過截至目前還未下發正式試點遠端開戶的通知。微眾銀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顧敏在日前的201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微眾銀行就算作為一家純網際網路銀行也是持有正常銀行牌照的,所以與傳統銀行一樣面臨著同樣的監管,遠端開戶也沒有被允許突破,目前還不能做。

  業內人士表示,“純網路銀行”正在努力突破面簽難題,人臉識別遠端開戶的標準形成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參與試點的銀行與監管一道通過實踐進行探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