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扶貧攻堅致富老區】平涼:凝心聚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

  • 發佈時間:2015-05-29 05:34:24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惠程華

  唐岔,曾是國扶貧困縣靜寧縣司橋鄉的一個貧困村。過去,村裏的洋芋、蘋果等特色農産品從山道上運出去,靠人拉、擔挑;村民們看病、娃娃上學都因路難行而犯愁。如今,平坦的水泥硬化路把唐岔村與外面的世界連接在了一起,農用車、小轎車和大貨車川流不息。路,改變了唐岔村,也見證著平涼市眾手托舉精準扶貧攻堅戰旗的奮進歷程。

  凝心聚力解百姓難題

  平涼,地處陜甘寧交界處,既在六盤山區扶貧片區內,又身處老區扶貧重點區域。這裡山大溝深、土地瘠薄,乾旱少雨,交通不便是造成群眾貧困的重要因素。

  找準窮根,全市幹部群眾凝心聚力打響了精準扶貧攻堅戰。全市各部門聯手發揮各自優勢和特長,從著力破解貧困鄉村基礎設施薄弱的難題入手,突出“路、水、電、氣、房”建設和“山、水、田、林、村”整治。

  平涼市以實施靜寧縣交通部扶貧攻堅示範縣項目為契機,打破行政區域統一規劃,瞄準貧困鄉村先行實施,整村整鄉整區域推進。2014年,靜寧縣被交通部列為六盤山片區5個扶貧示範試點縣之一,當年全縣共爭取實施通暢工程121條953.6公里,總投資4.77億元,全縣道路交通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油鋪硬化道路522公里,通村道路硬化率達到76.8%,農村公路瓶頸制約得到有效破解。

  余灣鄉是靜寧縣最偏遠的南部山區鄉,行路難、看病難、上學難等問題曾困擾著這裡的群眾。余灣鄉找準癥結挖窮根,在建起萬畝優質富硒有機蘋果基地的同時,啟動了通暢工程建設,在韓店、王坪、羊路、韓馬等村拓寬道路32公里。去年,全鄉的蘋果不僅賣上好價錢,而且農民借助蘋果産業走上了小康路。 (轉3版)

  (接1版)

  靜寧縣借勢發力,率先提升公路沿線蘋果、畜牧、旱作農業等特色産業發展水準,按照“道路建設到哪、産業發展到哪”的要求,結合産業路建設,及時硬化、沙化、拓寬蘋果主産區鄉鎮主幹道、通鄉路、産業路建設,實現蘋果産區通暢工程硬化71條510公里,進一步降低了農副産品運輸成本,蘋果産業每年産值增加達5億元。

  近3年來,平涼市投入財政扶貧資金5.6億元,落實雙聯幫扶資金6.47億元,實施整村推進項目166個,新修通村道路2092公里,解決48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易地扶貧搬遷4096戶2.04萬人,改造農村危舊房621萬戶,2.8萬人告別了土窯洞。

  樹立産業扶貧新理念

  隨著貧困山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改善,破解農民群眾收入缺乏支撐的難題,成了擺在各級黨組織和政府面前的一道新課題。平涼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深入貧困山區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因地制宜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堅持扶貧扶産業的新理念,連續3年持續實施了“五個百萬”增收工程,實現了基地擴張、龍頭帶動、産業富民,走出了一條“選好産業抓扶貧、搞好扶貧促産業”的路子。

  平涼市實施的“五個百萬”增收工程,包括百萬畝果園提質工程、百萬頭肉牛增效工程、百萬噸糧食豐産工程、百萬噸蔬菜保障工程、百萬畝馬鈴薯增收工程,概算總投資達到12.27億元。

  莊浪不僅是國扶貧困縣,而且是全國梯田化模範縣,全縣幹部群眾30多年來自強不息,硬是在十山九破頭的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山地上,建成了百萬畝“三保”優質梯田,農民由此解決了溫飽。如何將梯田資源轉化為産業優勢,讓農民儘快富起來?近年來,莊浪縣走上了由梯田大縣向産業強縣轉變之路。全縣堅持每年以8萬畝至12萬畝的速度建基地、擴規模,推行果園套種、標準化管理等豐産增效措施,抓建了一批“萬元園”、“精品園”,推動了全縣果品産業提質增效、果農持續增收。目前,全縣果園面積突破70萬畝,去年果品産量達到30萬噸,實現産值12億元。

  打開平涼市“五個百萬”增收工程的壯美畫卷,一組組令人眼前一亮的數字躍然紙上——到去年底,全市牛飼養量、出欄量分別達到113.5萬頭和41.5萬頭,果園面積達到260萬畝,其中挂果面積110萬畝,蔬菜産量達到134萬噸,以“莊薯3號”為主的脫毒種薯面積達到116萬畝,實現了“農村戶均2頭牛、每人平均1畝果”,特色優勢産業收入佔到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41.7%,貧困鄉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速高於所在縣(區)平均水準2個百分點以上。

  如今,産業扶貧的新理念,已經滲透到了全市扶貧攻堅戰的各個環節之中。

  精準扶貧與雙聯行動深度融合

  地處崆峒區南部陰濕山區的麻武鄉城子村,是平涼市最貧困的村之一,山多資源少、溝多平地少、産業單一,曾是城子村貧困狀況的真實寫照。

  雙聯行動開始後,平涼市委書記陳偉、蘭州石化公司、崆峒山管理局把城子村作為幫扶的雙聯點,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點燃了希望之火。

  “過了九月九,煙霧繞山崖,要去老城子,翻山又過嶺。”長期流傳在崆峒區的這個順口溜,真實地反映了城子村的行路難。3年來,雙聯幫扶單位和領導幹部聯手整合項目,開山修路,修通山區道路15.4公里。有了路,山區群眾脫貧致富有了希望。村民納軍説:“我活了大半輩子,也沒有想到能走上水泥路,路上安裝了節能燈,照得山村亮亮的。現在全村人種好玉米養好牛,奔小康的勁頭足得很。”

  城子村的變遷,是平涼市精準扶貧和雙聯行動深度融合結出的豐碩成果。今年,全市在12萬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上,同向發力,同步推進。在鄉鎮設立扶貧與雙聯合一的工作站,在村建立由雙聯幹部、包村幹部、大學生村官、挂職村幹部等組成的駐村幫扶工作隊,實現鄉有站、村有隊、戶有幹部,形成全社會參與、全身心投入的幫扶合力。同時,在資金項目融合中,統籌安排扶貧專項資金與雙聯幫扶資金,推動項目資金向貧困村、戶聚集,幫扶力量向貧困對象配置,集中解決最貧困鄉村、最貧困群眾的突出問題。在培訓資源融合共用中,以農村青壯年和“兩後生”為重點,加強技能培訓,力爭每個貧困戶至少有1人掌握1門實用技術。

  平涼市在精準扶貧上提出了五個精準,一是在幫扶措施上精準定位。推進“噴灌式”扶貧向“滴灌式”扶貧轉變,對40.12萬貧困人口全面建檔立卡,挂圖作業,制定有針對性的脫貧措施,做到扶貧對象的精準化識別、針對性扶持和動態化管理。二是在增收産業上精準扶持,實施“一村一品”産業培育工程,做到一村一業一單位、一戶一策一幹部,持續抓好牛果菜特色優勢産業,幫扶群眾發展鄉村旅遊、畜禽養殖、中藥材種植、苗木繁育等多元富民産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三是在共用共建上精準發力,堅持硬體強化、軟體提升,瞄準瓶頸制約,在貧困鄉村路水電氣房和教科文衛事業上集中攻堅,全面提高保障率和覆蓋面。四是在金融支援上精準對接,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加大財政貼息和擔保資金注入力度,協調落實好雙聯貸款、婦女小額貸款等惠農貸款,探索推廣“四方聯動”、農民互助合作、林權地權房權抵押擔保等融資模式,切實解決貧困群眾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五是在保障服務上精準跟進,堅持“片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把行業扶貧、專項扶貧、社會扶貧統一起來,全面落實責任、任務、資金、權力“四到縣”制度,加大考核力度,確保扶貧任務有效落實。

  近日,平涼市提出,精準扶貧要將幹部力量和貧困村脫貧工作緊密結合嚴格考核,摸清現狀、挂圖作業、規範管理,力爭在扶貧攻堅的對象、內容、目標、措施、投入、考評上體現精準,做到一戶一策一幹部,一村一業一單位,切實推動扶貧攻堅和雙聯行動深度融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