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貧困縣不能把扶貧當“副業”

  • 發佈時間:2015-03-24 00:31:5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難度再大,今年也要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這也是政府工作報告連續兩年提出千萬減貧任務。完成這個任務難不難?如何避免貧困縣“戴窮帽子過富日子”?扶貧開發還有哪些新辦法?就此,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接受了記者採訪。

  千萬減貧任務:有壓力也有動力

  記者:面對1000萬的年度減貧目標,作為國務院扶貧辦主任,您是否感到巨大壓力?

  劉永富:2011年,國家調整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扶貧標準。按照新標準,4年來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200多萬,取得了巨大的減貧成效。但減貧也是有規律的,達到一定規模後,難度會邊際遞增。可以説,條件稍微好點的地方基本都脫貧了,剩下的是“最難啃的硬骨頭”,難度確實比較大。

  不過,今年工作的有利因素也在增加,比如去年完成了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摸清了貧困底數,有助於推進更細緻的精準扶貧。各地各級向貧困村派出駐村工作隊,基本實現了對貧困村的全覆蓋,建好了精準扶貧的“管道”,幫助貧困群眾分析致貧原因,找準脫貧門路,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出臺了一系列扶貧領域的改革舉措,如改進貧困縣考核機制、建立貧困縣約束機制、改革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等,將釋放出源源不斷的改革紅利,助力完成減貧任務。更重要的是,黨中央對扶貧開發工作高度重視,不斷強調扶貧開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把更多的資源和政策向貧困地區傾斜。可以説,完成今年的減貧目標,我們有動力,也有壓力,更有信心。

  貧困縣不能把“扶貧”當副業

  記者:社會一直關注部分貧困縣存在“戴窮帽子過富日子”的現象,如何解決?

  劉永富:這主要是由於考核機制不完善、對貧困縣沒有約束機制導致的。2014年,中組部、扶貧辦聯合印發了改進貧困縣考核工作的意見,把扶貧開發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的主要內容,讓扶貧不再是貧困縣幹部的“副業”,而是真正的“主業”。此外,還出臺了貧困縣約束機制,明確貧困縣必須作為、提倡作為和禁止作為的事項,對貧困縣的行為做出限制,確保貧困縣要把更多資源投入扶貧開發。在禁止作為方面,包括不準搞華而不實的標誌性建築、形象工程、景觀景點,不準搞奢華鋪張的慶典、會展活動等。今年,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考核約束機制的落實,也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推動更多企業“承包”扶貧任務

  記者:去年,萬達集團與貴州丹寨縣簽訂的整縣脫貧協議備受關注,今後會不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承包”扶貧任務?

  劉永富:萬達集團從1994年開始就參加地方定點扶貧工作,一直積極參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去年扶貧日後,萬達集團響應國家號召,開始包扶丹寨縣,探索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的新方式。萬達集團承諾,將在5年內至少投入10億元,幫助丹寨縣每人平均收入翻番、實現整體脫貧。在産業方面,選擇當地多數農民從事的土豬養殖和硒鋅茶葉種植兩項,全縣所有貧困人口都無償入股養殖場並享受分紅,硒鋅茶葉採用訂單收購模式增加農民收入。對於丹寨縣的技校畢業生和農民工,還優先錄取到萬達集團或合作企業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啟動扶貧龍頭企業帶動工程,總結推廣萬達集團包縣扶貧經驗,動員更多的企業參與新時期扶貧攻堅。

  在中央企業方面,將和國資委合作,組織68家中央企業,用3年左右時間,幫助解決14954個貧困村缺路、缺水、缺電問題。在民營企業方面,已經與全國工商聯達成初步意向,動員全國至少100家民營企業幫扶一批貧困村,力爭3年內使這些貧困村整體脫貧。

  新能源産業或成助力脫貧新亮點

  記者:除傳統農業、特色農業外,還有沒有一些新手段、新辦法推動農民脫貧致富?

  劉永富:我國許多貧困地區自然條件特別惡劣,有近300個貧困縣屬於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限制開發縣和禁止開發縣,傳統的農業産業發展難。特別是近年來,那裏傳統産業的發展面臨多方面挑戰,增收門路少,嚴重制約了脫貧致富步伐。

  與此同時,這些地區有著較好的新能源發展條件,適合發展光伏、風能等新能源産業。近年來,扶貧系統和能源系統在安徽、河北、寧夏等省區開展一系列試點工作。實踐證明,在貧困地區發展新能源産業,特別是分佈式光伏發電等項目,受環境制約因素小,增收穩定,既符合國家能源發展戰略,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又能夠增加貧困家庭的資産性收入,是經濟新常態下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脫貧的一個新渠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