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妨結合孩子成長階段投保

  • 發佈時間:2015-05-27 00:37:53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很多家長想借此節日給孩子買一份保險作為禮物。對父母而言,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是他們最簡單的願望。保險專家表示,除了針對不同階段少兒的風險情況投保外,家長為孩子購買保險還應注意産品本身的功能側重。鄭州晚報記者 倪子

  結合成長階段投保

  保險專家指出,購買兒童保險並非只求“多”或“全”,家長給孩子買保險要根據其年齡、身體情況、成長環境等特點綜合考慮。

  比如,在幼兒時期,近年來,空氣污染、水質污染、裝修污染,加之頻頻發生的食品品質安全問題,使孩子們正在發育的稚嫩身體罹患疾病的風險不斷增加。由於新生兒抵抗能力差,因此,倘若家長為剛出生的孩子投保,應優先考慮健康險,尤其是住院醫療補償型的險種。據了解,目前大型險企都已在市場上推出類似産品,如平安少兒綜合保險,提供兒童15種大病保障,18周歲以前的孩子都可投保。同時,該産品對兒童意外住院、醫療等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因意外住院的,平安還提供每天100元的住院護理津貼,是一款很適合孩子的健康保險。

  又如,兒童時期是意外高發的成長階段,此時可以選擇兒童意外保險,如國壽推出的“少兒意外保險計劃”,提供意外傷害傷殘、意外骨折,以及意外傷害醫療保障,保險金額由投保人在投保時自行選擇,意外傷害傷殘保險金額最高可達20萬元。

  再如少年時期,孩子的教育成為家庭重中之重,家長可以選擇教育金保險作為一種“強制”準備孩子教育資金的手段,除了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在孩子成長的不同年齡段提供教育金支援外,教育金保險還提供投保人在儲備該教育金期間的風險保障。

  注意産品功能側重

  保險專家表示,目前市場上在售的少兒類保險雖然種類較多,但大都功能較為單一,有的産品側重孩子的教育金,但保障功能不強且交費較多;有的産品側重少兒重疾及意外保障,但收益性較差。

  考慮到這一市場現狀,有些保險公司推出兼具保障與理財功能的兒童保險。比如在5月18日上市的合眾人壽“高材生教育金保障計劃”。合眾高材生教育金保障計劃是由合眾高材生兩全保險(分紅型)、合眾健康寶貝一年期重大疾病保險、合眾順樂住院醫療保險(2015)和合眾附加投保人豁免保險費定期壽險組成。該保障計劃一方面給孩子提供教育金,給孩子掃清求學道路上的資金障礙;另一方面還給孩子提供重疾保障、醫療保障,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此外,專家建議家長購買少兒險時應儘量選擇有豁免權的産品。所謂保費豁免權,是指在保險合同規定的某些特定情況(罹患某類疾病、落下一定等級的身殘等)下導致完全喪失工作能力時,由保險公司獲准,同意投保人可以不再交納保費,但保險合同仍然有效。這樣,一旦家長髮生疾病或意外身故及高殘等風險,無法繼續交納保費,保單賦予孩子的原有權益則不會受到影響。

  ■相關連結

  為孩子投保

  這些技巧要掌握

  保險專家提醒,為孩子投保應該掌握幾個訣竅,一是要為孩子投保重疾險,隨著住院、手術等醫療費用越來越高,一旦孩子身患重病,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説將是不能承受之重。

  二是要儘量購買帶有保費豁免險的教育金保險計劃,這樣即使在繳費期間家長髮生意外或者罹患重疾而失去繳納保費能力,保險合同依然有效,孩子上學所需的花費仍能得到保障。

  三是不必為孩子購買終身壽險,終身壽險只有在孩子身故以後才能獲得保險賠付,家長在孩子年幼時就為孩子考慮終身保障問題顯然為時過早。

  四是保險支出應該量力而行,給孩子購買保險固然是好事,但應該從整個家庭成員的整體角度出發,制訂投保計劃。全家人的保費支出不應超出家庭成員年收入總和的20%。選購保險時,應當遵守先重保障再重教育的原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