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土開發也應綠色化

  • 發佈時間:2015-05-26 05:33:0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作為我國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意見》提出“強化主體功能定位,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這是建設美麗中國藍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總體願景,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首先,應積極實施各級主體功能區戰略。眼下,我國一些地區人口産業集聚與國土資源環境稟賦不相適應,水資源嚴重短缺,優質水田被大量佔用,大氣、土壤和水環境總體品質下降,霧霾現象嚴重,鄉村環境污染加劇。這些問題的産生,很大程度上出於對國土開發活動規制不嚴格。所以,必須科學確定區域國土開發強度,從空間開發規模限制性角度,引導經濟社會活動尊重自然規律,引導人口和産業向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高的區域集聚,有序有度實施國土開發。

  生産、生活、生態“三生”空間結構不是割裂的,要在同一地域範圍內,先行確定生態空間底限,在對耕地、森林、水域等保護的基礎上,勾勒合理的國土開發活動範圍。對於優化開發和重點開發地區,要按照“反規劃”路徑,先行確定生態空間和農業空間,根據實際發展需要,科學確定二三産業空間和城鄉居民生活空間。

  對優化和重點開發區城市,應差別化確定國土工業化率,合理確定地區工業用地佔城鄉建設用地比例,同步實施各級各類工業園區不同産業類型用地投資準入和土、水、能開發效益門檻,不斷優化産業結構,調整産業發展方向。

  其次,引導城鎮發展向“綠色化”邁進尤為重要,應加快建立綠色城鎮化發展形態。按照優化開發和重點開發的戰略部署,差別化確定地區國土城鎮化率,協調城鎮建設用地佔城鄉建設用地比例關係,促進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發展的速度與規模銜接,引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有序開展。依靠市場力量和規劃引導,逐步形成若干具有自身生態特色的城市群,使之成為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閃光點。

  要不斷提高城鎮用地利用效率。未來的城鎮化建設,應以盤活存量為主,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根據城鎮化人口發展規模和産業發展客觀需要,差別化確定每人平均建設用地面積和城市規劃範圍,逐步提升單位空間人口、經濟承載力規模,切實提高城鎮建設用地集約化程度。

  要逐步提高城鎮生態建設水準。根據不同城市規劃圈內地形地貌特徵,以及城市生態綠地規模大小和分佈的連續性,將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綠心”進行特殊保護。根據城鎮化發展需要,加快城鎮供排水、防澇、雨水收集利用、垃圾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供地優先保障。

  再次,應推進實施“四區一帶”國土生態綜合整治。要加快實施主要城鎮化地區國土生態綜合整治。要拓展城市生態空間,推進綠道網建設,建立連接城鄉綠色空間體系。科學部署城市生態用地空間,發展立體綠化,加快公園綠地建設,強化城市山體、水體、濕地等生態修復,建設城市生態景觀長廊。

  分期分批開展農村地區國土生態綜合整治。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合作、整合資金、維護權益的原則,整體推進山水林田路綜合整治。加強鄉村土地利用規劃管控,大力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重點加強高標準基本農田示範縣建設。調整優化農村居民點用地佈局,傳承鄉村生態文化景觀。

  強化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土生態綜合整治。重建恢復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系統。在重點地區實施綜合整治工程,將重點治理與生態修復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實施輕度沙漠化地區退耕還林、還草和沙化土地治理,構建重度荒漠化地區的完整防護體系,實行少數沙化嚴重地區生態移民,重點實施京津風沙源等綜合整治工程。

  推進礦産資源開發集中區國土生態綜合整治。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綜合整治,開展礦山採空區地面塌陷、水土環境污染和礦山固體廢棄物佔用破壞土地等綜合治理,推進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同時,推進形成全國綠色礦山格局,將礦山公園建設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相結合,至2020年,基本形成綠色礦山格局。

  同步開展海岸帶和海島地區國土生態綜合整治。按照陸海聯動原則,加強陸域污染控制,削減入海河流污染負荷。推進近岸海域生態恢復,整治受損岸線,重點對自然景觀受損嚴重、生態功能退化、防災能力減弱、利用效率低下的海域海岸帶進行修復整治。

  (作者係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規劃所綜合規劃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