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電影情節更跌宕 回顧約翰·納什生平
- 發佈時間:2015-05-25 09: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今日美國》報道,著名數學家、經濟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約翰·納什和他的夫人週六遇車禍去世,享年86歲。當時兩人乘坐的計程車在新澤西Turnpike上失控,納什同夫人被彈出窗外。納什也是影片《美麗心靈》中的男主角原型。
86歲的納什與82歲的妻子乘坐計程車在新澤西收費高速公路南部遭遇車禍。據警察透露,納什與妻子並未係好安全帶,所以在車輛失去控制後受傷嚴重,而司機得以倖免。
外媒報道約翰·納什去世(網頁截圖)
約翰·納什是美國數學家,前麻省理工學院摩爾榮譽講師,主要研究博弈論、微分幾何學和偏微分方程。他的理論被運用在市場經濟、計算、演化生物學、人工智慧、會計、政策和軍事理論。晚年為普林斯頓大學的資深研究數學家。
比電影情節更跌宕起伏 回顧約翰·納什生平
約翰·福布斯·納什(英語:John Forbes Nash Jr.),1928年6月13日出生在美國西弗吉尼亞州(West Virginia)工業城布魯菲爾德(Bluefield)的一個中産階級家庭。納什的父親老約翰·福布斯·納什(John Forbes Nash, Sr.)來自德克薩斯州,是一名電氣工程師,任職于阿巴拉契亞電力公司(Appalachian Electric Power Company),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當時在法國擔任負責後勤工作的中尉;母親瑪格麗特·弗吉尼亞·馬丁(Margaret Virginia Martin)生於布魯菲爾德,結婚前是當地的一位中小學教師,教英語和拉丁語。
青年時期的納什
納什從小就很孤僻,他寧願鑽在書堆裏,也不願出去和同齡的孩子玩耍。但是那個時候,納什的數學成績並不出色,小學老師甚至常向他的家長抱怨納什的數學有問題,因為他經常使用一些奇特的解題方法。而到了中學,這種情況就更加頻繁了,老師在黑板上演算了整個黑板的習題,納什只用簡單的幾步就能解出答案。
中學畢業後,納什進入了匹茲堡的卡耐基梅隆大學學習,之後又進入卡耐基技術學院化學工程系。1948年,大學三年級的納什同時被哈佛、普林斯頓、芝加哥和密執安大學錄取,而普林斯頓(Princeton)大學則表現得更加熱情。
當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系主任萊夫謝茨感到了納什的猶豫時,就立即寫信敦促他選擇普林斯頓,併為他承諾了一份1150美元的獎學金。當時的普林斯頓已經成了全世界的數學中心,愛因斯坦等世界級大師均雲集於此。在普林斯頓自由的學術空氣裏,納什如魚得水,他21歲博士畢業,不到30歲已經聞名遐邇。
1950年,納什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他在那篇僅僅28頁的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也就是後來被稱為“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論。
“納什均衡”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大意是:一個案子的兩個嫌疑犯被分開審訊,警官分別告訴兩個囚犯,如果兩每人平均不招供,將各被判刑一年;如果你招供,而對方不招供,則你將被判刑三個月,而對方將被判刑十年;如果兩每人平均招供,將均被判刑五年。於是,兩人同時陷入招供還是不招供的兩難處境。兩個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選擇是坦白招供,原本對雙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從而均被判刑1年就不會出現。這樣兩人都選擇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結局被稱為“納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納什均衡”是他21歲博士畢業的論文,也奠定了數十年後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基礎。那時的納什被形容“就像天神一樣英俊”,手指修長、優雅,雙手柔軟、漂亮,還有一張英國貴族的容貌。他的才華和個人魅力吸引了一個漂亮的女生,當時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僅有的兩名女生之一—艾裏西亞(Alicia)。1957年,他們結婚了。
納什夫婦(資料圖)
1958年,納什因其在數學領域的優異工作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新一代天才數學家中最傑出的人物。然而,正當他的事業如日中天,家庭美滿幸福的時候,30歲的納什得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並連續兩次被送入精神病院,他的妻子艾利西亞—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畢業生,表現出鋼鐵一般的意志:她挺過了丈夫被禁閉治療、孤立無援的日子……
納什夫婦
正當納什本人處於夢境一般的精神狀態時,他的名字開始出現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經濟學課本、進化生物學論文、政治學專著和數學期刊的各領域中。他的名字已經成為經濟學或數學的一個名詞,如“納什均衡”、“納什談判解”、“納什程式”、“德喬治-納什結果”、“納什嵌入”和“納什破裂”等。納什的博弈理論越來越有影響力,但他本人卻默默無聞。大部分曾經運用過他的理論的年輕數學家和經濟學家都根據他的論文發表日期,想當然地以為他已經去世。即使一些人知 道納什還活著,但由於他特殊的病症和狀態,他們也把納什當成了一個行將就木的廢人。
20世紀80年代末期,納什漸漸康復,從瘋癲中甦醒,而他的甦醒似乎是為了迎接他生命中的一件大事:1994年,他和其他兩位博弈論學家約翰·C·海薩尼和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納什沒有因為獲得了諾貝爾獎就放棄他的研究,在諾貝爾獎得主自傳中,他寫道:“從統計學看來,沒有任何一個已經66歲的數學家或科學家能通過持續的研究工作,在他或她以前的成就基礎上更進一步。但是,我仍然繼續努力嘗試。由於出現了長達25年部分不真實的思維,相當於提供了某種假期,我的情況可能並不符合常規。因此,我希望通過至1997年的研究成果或以後出現的任何新鮮想法,取得一些有價值的成果。”
2001年上映的美國影片《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是基於西爾維雅·娜薩兒(Sylvia Nasar)為納什寫的同名傳記而改編與拍攝的。《美麗心靈》是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講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傳記于1998年出版。《美麗心靈》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獎在內的四項奧斯卡金像獎,不過納什本人表示電影情節和他的真實人生並不一致。有評論稱,納什的內心是孤獨的,他的意識一度在數字與方程的王國裏漫遊,缺少與其他人的交往與心靈溝通。回顧他的一生,他與充滿孤獨和惶恐的世界進行了一場最持久的博弈。參與這場博弈的除了他自己,還有深愛他的妻子,以及支援並幫助他的親人和朋友;當然還包括他的敵人,不論是真實在他身邊的那個數學家群體、那個學術評價體系,還是他腦海中的星際宇宙、宗教、政治力量等假想敵。如今他從瘋狂無助的邊緣走了回來,回到正常人的生活之中,這對於他來説,或許已經是一種勝利。在電影裏,那個顫顫巍巍的老人在領獎臺上説出了那並不讓人意外的原因:“只有在這神秘的愛的方程式中,我全部的理由才能被找到。”
電影《美麗心靈》,以約翰·納什為原型
2015年,約翰·納什他與路易·尼倫伯格共同獲得了阿貝爾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