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支招> 如何買商業健康險 超社保醫療險最合適

  • 發佈時間:2015-05-25 06:35:28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專家支招>

  如何買商業健康險 超社保醫療險最合適

  如何購買商業健康險?購買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為此,記者採訪了太平人壽重慶分公司某資深業內人士劉先生,他表示可以從家庭支付能力、“超社保”醫療險、津貼型保險等多個方面來了解並完善自己的“健康保障計劃”。

  首先考慮家庭支付能力

  首先是考慮家庭的實際支付能力,劉先生表示,購買保險應考慮家庭的實際能力,不能為以後的安全過多地犧牲現在的生活品質。他説:“我建議考慮購買具有返還功能的險種,這樣可以使保險實現雙重功能,既為未來的大病風險提供保障,又為家庭存入一筆應急資金。”

  “要注意的是,目前一些險種在保障範圍內追求全面,但不同的客戶實際上有不同的需求,全面的並不等於合適的。按照保監會的規定,市場上重大疾病産品的保障範圍通常在28~30種左右,但有些疾病在保障期間的發病概率非常小,並不適合所有的客戶,而保障範圍集中在一種或幾種的特定疾病保險則為客戶節省保費開支提供了可能。因此,一般人購買保額10萬~20萬的大病保險就基本夠用了。”劉先生接著説。

  “超社保”醫療險作補充

  其次是儘量購買“超社保”醫療險作為補充。劉先生説:“在購買一些醫療費用報銷型的醫療險前,一定要注意問清楚,這份醫療險的理賠範圍,是僅僅限于社會基本醫療保險之內,還是社保範圍之外的用藥、診療費用、材料費用等,也可以列入報銷範圍內。”

  “對於已經有社會基本醫療保險,或是單位還有團體醫療保障的人群來説,選擇一份‘超越社保範圍’的醫療險顯然更為合適。畢竟,買商業保險的目的主要是對社保進行補充。出於這一考慮,‘超社保’的醫療費用保險應該説比傳統産品要好些。”

  津貼險也是補充選擇

  再次是針對已經有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士,劉先生説:“這類人士可以購買一些與社保理賠不衝突的津貼型醫療保險,來彌補自己的收入損失。津貼型保險,又稱補貼型保險或者定額給付型保險,與實際醫療費用無關,理賠時也無須提供發票。簡單説,無論你在治療中花多少錢,得了什麼病,保險公司都會按照合同規定的補貼標準進行賠付。而且,在不同的保險公司多次投保,也不會出現報銷型醫療險的‘理賠重疊’問題。”

  “舉個例子,比如你買的是200元/天的住院補貼附加保險,那麼住院期間就是每天拿200元的補貼;如果在3家保險公司都買了200元/天的住院補貼保險,那麼你住院後就一共可以得到600元/天的津貼。而不論你治病花多少錢,也不管你已經在社會基本醫療保險賬戶中報銷了多少費用。”劉先生接著説。

  長期護理險守護丁克族

  如果你是個時尚的丁克族,又是沒有兄弟姐妹的獨生子女,或許你該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晚年的時候,誰來照顧自己?對此,劉先生表示在歐美國家盛行的長期護理險就是專門為這樣的群體而設計的,它出現在40年前的歐美地區,並已成為目前國外主要四大險種之一(疾病險、醫療險、失能收入損失險和長期護理險)。而在國內,這一險種也剛剛開始浮出水面。

  “我認為,目前國內這類險種要注意的就是一個問題——繳費。通常在購買保險産品的時候,躉繳或是期繳沒有太大的差別和講究。而若是購買全無憂長期護理險,躉繳和期繳在某些情況下的差別就會相去甚遠,這與此款保險産品的豁免保費條款有關。”劉先生説。

  “在繳費期內,被保險人喪失日常生活能力並持續至觀察期結束後仍符合該狀態的,豁免其後的各期保險費。以20年的繳費期限來計算,若投保對象在繳納10年保費後喪失日常生活能力並符合豁免條件,則可免繳後10年的保費,但若是在投保時躉繳後出現以上情形,是不適用豁免條款的。因此,在目前的市場利率高於公司預算利率的情況下,選擇期繳會是更划算的繳費方式。”劉先生總結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