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宗茶:不搞機械哪有那麼多人來採

  • 發佈時間:2015-05-25 03:31:4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何紅衛樂明凱

  日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下堡坪鄉蛟龍寺村的茶園裏鑼鼓喧天,正在舉行第五屆中國三峽(夷陵)茶藝節中的採茶比賽。比賽分機採、手採兩項,只見機採2人一組,操作手背著採茶機在前面健步如飛,茶葉紛紛飛進機器後面套裝的3米多長布袋,配合默契的機採助手在後面托著布袋,30多米長的茶園只一個來回就把布袋裝滿了。

  “就採摘的工作效率來説,機採至少是茶農人工手採的10倍,原本捨棄不要的夏秋茶也被重視起來,這樣一來,茶農的收益就翻番了。”採茶比賽評委、下堡坪鄉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魯明柱告訴記者,以往只採一季春茶,畝收入近2000元,現在茶園耕整、修剪、採摘等全程可使用機械,尤其是機採率已達到90%以上,多采了夏秋茶後,每畝理論可産2000多斤鮮葉,實際收入4000~5000元不成問題。

  “現在蛟龍寺村的茶農幾乎家家都有採茶機,如果不搞機械,哪有那麼多人來採呢?”60歲的村支書張啟權家裏有6畝茶園,他説他是村裏買採茶機的第一人,2002年花5000多元買的進口貨,補貼了1000多元,現在還能用。“這個賬,老百姓算得過來。”老張説,這個季節,他每天下午五點半下班後,到茶園裏工作兩個小時,就是350元的收入。

  與過去人工採茶相比,機採對茶葉種植也有不同的要求。“機械主採夏秋大宗茶,三四葉一心,葉片厚,可多泡,精緻茶還是要靠人工。”下堡坪鄉農辦主任周木蘭介紹説,茶樹生長週期長,從4月10日開園可以採到8月底,每12~15天就是一個採摘批次。機採茶樹一般品種要純,要修剪好茶冠,形成平整一致的機採面,留好機耕道,人機能進。

  也不是所有的夏秋茶都適合機採。湖北省農業廳果茶辦研究員宗慶波表示,機採對茶園的水肥、修剪等管理技術要求較高,有的茶園地勢不平,茶樹長勢不齊的就不適合機採。而且機採效率雖高,茶葉品質卻一般,收割時沒有選擇性,對茶樹樹冠的破壞性較強。

  “機採茶樹管理要好,猛施肥,以外面進的有機肥為主,而且露水打濕了的茶樹不適合機採。”老張補充説,他和老伴兩個勞力,用機採一個季度可以搞定30~40畝茶園,可就是沒那麼多田種。2000年,村裏只有20多畝茶園,如今發展到4800畝,茶葉成了村裏的主導産業。

  下堡坪鄉黨委副書記張雲智介紹,鄉里聯合秀水天香茶業公司,成立了合作社,組建了農業機械綜合服務隊,為勞力不夠的茶園提供機耕、機剪、機採等服務,部分茶農只需在家動動嘴指指路就能管理好茶園。

  夷陵是全國重點産茶區,全區現有茶葉基地超過21萬畝,下堡坪、鄧村等鄉鎮都是夷陵的産茶大鎮。近年來,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農村採茶用工異常緊缺,嚴重制約了茶産業發展。針對這一現狀,夷陵區相關農業部門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教學、觀摩等形式,對茶葉種植大戶、採茶能手開展茶葉機採技術培訓,有力促進了採茶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深受茶農歡迎。

  夷陵區委書記劉洪福表示,夷陵區將以茶藝節為新起點,堅持綠色發展,以“提升綠茶、復興紅茶、多茶類並舉”為方針,全力推動生産方式向機械化生産、精細化加工轉型,全力打造集生産加工、産品集散、電子商務、旅遊觀光、文化展示、技術研發等為一體的全國現代化茶業強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