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旅遊商:我用虧損賭明天
- 發佈時間:2015-05-23 11:3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柴瑩輝
在一季度報即將集體亮相的時候,業內對於OTA(線上旅遊商)的虧損已經表現得處變不驚。
攜程率先公佈的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虧損了1.26億元。聯想到2014年這些行業大佬們的業績——攜程是唯一盈利的企業,去哪兒虧損18.448億元,途牛虧損4.73億元……不難猜想,剩下即將出爐的OTA季報還是會紛紛報虧。
耐人尋味的是,這個行業已經形成了“投資方注資—補貼—業績虧損”這樣一個閉環。甚至有人提出這樣一種觀點:OTA現階段不敢盈利!
為什麼會這麼説?以去哪兒為例,2014年儘管巨虧,但是去哪兒的總營收增長了一倍;途牛雖然虧損,但卻獲得包括京東在內的5億美元投資;攜程雖然一季度報虧,但是其市值卻在發佈財報後攀上了百億美元的高峰。
這背後的商業邏輯是,穿越報表虧損的表面現象,投資方更看中的是總營收的增長率和市場份額佔比的增加!
坦率説,現階段OTA的日子並不好過,一方面航空公司紛紛調低佣金,另一方面酒店頻頻斷供,抗議OTA攪亂了價格體系。OTA有成為過街老鼠的態勢,産業鏈上游的企業紛紛“喊打”。
其實對於大多數OTA來説,酒店、機票乃至門票業務並不掙錢,甚至要自己掏錢補貼消費者。但因為這三塊業務最能吸引消費者,快速導流客源和提升消費者黏性,而且容易培養移動端的使用用戶,因此OTA補貼得心甘情願。因為補貼越多,證明吸引的客源越多,市場佔有率越多,這就會大大增加投資方的信心,讓後續不斷有資本進入這個行業。
而OTA真正掙錢的其實是出境遊、郵輪等高端業務板塊,只不過這部分市場還沒有真正成熟,尚需要一個市場培育期。
暫時慘澹的現實並沒有妨礙資本熱情的腳步,OTA背後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讓每個人都摩拳擦掌。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線上旅遊市場交易規模達875億元,其中OTA市場營收規模只有40億元,在資本方的眼中,只要市場足夠大,無論是鯨吞還是蠶食,OTA總有一天會慢慢滲透市場。而在此之前,OTA們就像被扔進了角鬥場,價格戰的血拼在所難免。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行業已經逐漸顯現出寡頭壟斷的苗頭,以攜程為第一陣營,途牛、同程為第二陣營的格局逐步出現,可以猜想,當寡頭壟斷的格局在幾家企業身上顯現得足夠明顯時,也許就是資本收網之時,這個行業的整合與並購在所難免。
聯想到此前坊間傳出攜程與去哪兒並購的消息,它其實反映了資本運作的終極心理——在鉅額投入、高速産出的背後,資本追求的是寡頭壟斷後的規模效應。無論用什麼手段來實現目的,這個行業最終的大洗牌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