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國外電信運營商如何盈利

  • 發佈時間:2015-05-23 02:36:42  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德國運營商服務五花八門

  德國主要有三家電信運營商,德國電信、沃達豐和O2。德國的上網資費不算高。像德國電信為個人用戶提供三種頻寬,相關費用分別為每月29.95歐元、34.95歐元和39.95歐元。這相當於德國人平均月收入的1/100。手機月租費,包含上網,每月最低僅不到10歐元。而且手機打電話沒有地區漫遊。在歐盟境內,手機上網漫遊費每天1.99歐元。

  為提高競爭力,德國三家運營商都推出了五花八門的服務內容。其中,總部在波恩的德國電信最為成功。德國《商報》稱,德國電信是2014年運營最好的歐洲電信營運商,全年收入達到698億美元,同比增長4.2%。在個人用戶領域,德國電信近年來推出多種新産品,2013年推出了智慧家居平臺,支援智慧插座、煙霧報警器、動態感應、門窗監控、暖氣控制等多個模組。用戶只要一個遙控器就可以掌控所有家居産品。

  近年來,德國電信還涉足車聯網。去年,與中國移動簽署合資協議,成立車聯網合資公司,面向車載前裝、後裝市場提供硬體、車聯網雲平臺、系統整合和運營以及內容服務等車聯網解決方案。

  德國電信還為體育迷推出了高清晰度的德國甲級聯賽IPTV産品"LigaTotal",提供所有比賽日整場次的點播和賽事綜述。球迷可以通過手機、iPad、電視、電腦收看。

  國際化進程也是德國電信的成功要素。其業務已覆蓋全球70多個國家。其收入超過1/3由國外業務創造。去年,德國電信的業務收入增長主要來自美國運營部,高達20%的增長抵消了歐洲運營部的收入下滑。

  日本拼的是看誰速度快

  日本的三大運營商是NTTDocomo、KDDI和軟銀。其中,最大的是NTTDocomo。據《讀賣新聞》報道,近年來NTTDocomo基本能保持每年大約8000億日元(約合400億元人民幣)的純收入。該公司的主要收益來源是手機話費,而且客戶以高齡者居多,儘管話費較高,卻因為信號範圍廣、網速快、聲音品質好受到支援。當然也有來自APP的收益。2013年該公司推出手機購物服務,和其他手機購物網站不同,這一服務不需要進行會員登記,還可以和話費綁定支付,而且可以把商品郵寄到購買者事先登記的住所,非常方便。為此,服務推出後,僅在2014年第三季度營業額就從95億日元增加到110億日元。

  日本的電信運營商面臨非常嚴酷的競爭,各家都紛紛推出新服務。比如上網業務,大型居民區是各家公司競爭的主要對象。雖然同是採用光纜通信,由於各家公司競爭,就有了多種上網價格。記者經常會接到促銷電話,説只要更換上網公司,就可以比現在節約多少錢等。對於消費者來説,只要變換下手續,改變付款公司就能得到優惠,一般不會拒絕。但實際上這些上網公司的總公司都是NTT一家,不過是從一個子公司轉換到另外一個子公司,總公司的收益不會改變。運營商就通過這樣的方式,變相減價以拉住客戶。

  當然只靠減價不能維持長久經營,運營商還必須開拓其他服務,增加上網、手機的附加價值。看上去每月網費降低了,但顧客為音樂、遊戲、網購的支出在增加,運營商並不見得吃虧。

  南韓拉客戶不惜“倒貼入網”

  南韓的手機大多是合約機,用戶購機時一般簽2到3年合約,零元購機,採用先使用後付話費的方式,每月支付費用包括手機的分期付款費用和通信資費兩部分。現在南韓的行動通訊公司主要為三家,分別為KT、SKT以及LGU+。以32G記憶體的三星S6手機為例,如果選擇在KT購機,簽2年合同,加入新推出的無限流量通話短信套餐,選擇其中最便宜的一類,算上各種優惠,那麼每個月的費用為92150韓元(約合525元人民幣),其中通信費用為65890韓元,4G速度流量為10G,每天流量不能超過2G,超過後速度大幅下降,但流量不限,語音通話和短信全免費。每月手機分期付款金額為26260韓元。

  根據2013年經合組織的調查報告,在33個成員國中,南韓的家庭通訊費用排名榜首,這一調查引發南韓社會對話費過高的強烈不滿,經市民團體、政府的不斷施壓,南韓通信企業才在今年5月推出了以流量為中心的新的收費體系。

  不過,南韓放送通信委員會相關人士近日表示,南韓的話費在經合組織排名靠前的原因首先是南韓人話費中接近25%的費用為手機分期付款費用。另外,南韓人平均不到16個月更換一次手機,喜歡使用手機進行小額支付購物,使用通話和流量也超過其他國家,才會導致每月通信費用較高。

  南韓的智慧手機普及率接近80%,全球第一,手機總數比人口總數還多。為獲得穩定的手機資費收入,三大通信運營商紛紛通過“終端補助金”降低移動終端費用搶奪客戶,甚至出現了倒貼入網的情況。

  通信業分析人士認為,雖然通話和短信免費會為企業帶來一些損失,但用戶的數據流量預計會大幅增加。根據南韓未來創造科學部的數據,2012年1月南韓的無線終端數據使用量為23566TB,而2015年3月,這一數據增加了近6倍,每人平均每月使用流量從470MB增加到2302MB。

  美最大運營商進軍電視服務業

  美國電信市場目前形成四大運營商--AT&T、Verizon、T-Mobile(德國電信子公司)美國公司和Sprint的競爭態勢,這與美國政府對電信行業政策的調整有關。1982年,美國監管機構打破AT&T的壟斷地位,要求其剝離地區子公司,並把它們變成單獨的公司,AT&T繼續經營長途業務。此舉被認為是美國電信管控的放鬆,把市場開放給國際競爭者。

  AT&T公司201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合併營收為326億美元。無線客戶凈增加120萬。Verizon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合併營收為320億美元,其中無線收入為223億美元。第一季度AT&T增加了120部智慧手機,Verizon增加了62萬智慧手機。

  擴大行動通訊業務是這兩家公司追求利潤增長的共同點。不同的是,AT&T還通過規模性效應獲取利益的增加,比如為包括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和汽車后座螢幕等移動設備提供高清電視服務等。據《環球時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