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銀行擬出售南洋商業銀行著眼“一帶一路”戰略

  • 發佈時間:2015-05-22 21:29:4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5月22日電 題:中國銀行擬出售南洋商業銀行著眼“一帶一路”戰略

  新華社記者 吳雨

  在多數中資銀行積極並購海外銀行的時候,中國銀行卻打算賣掉其在香港運營良好的南洋商業銀行,這令不少市場人士感到疑惑。

  22日,中國銀行副行長張金良透露,中國銀行正在整合海外佈局和資源,尤其是重組東盟地區資源,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戰略。而此次叫賣和東盟市場聯繫密切的南商銀行,或是海外資源整合的第一步。

  在中國銀行決定售出股權之前,南洋商業銀行這家誕生於1949年、根植于香港本土經營的商業銀行一直積極拓展內地市場,並於2007年將內地的分支行改制為外資法人銀行——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上海,目前在中國內地擁有38家營業網點,快趕上其在香港的分支機構數量。

  根據2013年年報,南洋商業銀行歸屬股東資金為323億港元,約合41.7億美元。據2014年旗下南商(中國)年報顯示,南商(中國)總資産936億元人民幣、經營收入為20.45億元人民幣、稅後盈利為2.63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為1.6%。

  南商銀行整體經營穩健,而且南商(中國)這兩年發展勢頭良好。經營得好端端的為什麼要賣掉?

  在張金良看來,中銀香港出售南商股權是一項多贏的戰略舉措。“無論在香港和中國內地,南商的業務與中銀香港和中國銀行均有重疊,差異化程度不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和客戶的分散。這次出售可以解決機構重疊和資源分散問題,簡化管理鏈條,降低管理成本;同時南商也可以充分發揮其擁有的獨立銀行牌照的優勢,未來發展空間會更大。”

  這項“多贏”舉措雖尚未得到監管部門批准,但客戶擔心是否會對客戶産生影響?對此,中行董秘部總經理耿偉表示,中國銀行將確保為客戶提供一如既往的優質服務。“我們相信,有關項目安排將進一步促進中行集團業務的發展,提升産品競爭力,不會對客戶造成影響。”

  其實,出售資産只是中國銀行整合海外資源的第一步,緊盯東盟市場的中行在21日晚還發佈公告稱,擬將中行在東盟部分國家的業務和資産重組並轉讓給中銀香港。

  這對於中銀香港來説是重大利好。長期以來,中國銀行旗下的中銀香港立足香港市場,不僅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還受權擔任香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若重組計劃能順利完成,可充分延伸中銀香港在客戶、産品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

  消息一齣,中銀香港在港股高開高走,收盤價報33.15港元,漲幅達8.16%。

  當然,中行此次重組轉讓不只是想提升中銀香港的國際競爭力,更旨在為“一帶一路”實施服務。作為“一帶一路”地區,東盟多國與香港有著密切的經濟往來,東盟國家華僑客戶也是中銀香港重要的客戶基礎和業務來源。

  “在東盟的部分機構和業務併入中銀香港,是中行打造‘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的重要舉措,也是優化海外佈局的關鍵一步。今後中銀香港將會深耕東盟地區,加快進入東盟主流市場,配合中國銀行國際化戰略的推進,更好地支援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實施。”張金良説。

  近年來,中國銀行不斷強化國際化經營優勢,海外業務加快發展。截至2015年3月末,中國銀行擁有海外機構630家,覆蓋4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已在“一帶一路”沿線16個國家設立機構,還有2個國家正在籌設機構。2014年共辦理跨境人民幣清算240萬億元、結算5.3萬億元。

  張金良介紹,中銀香港與在東盟的分支機構在銀團貸款、財富管理和銀行卡等業務領域合作密切,對東盟有關國家的經濟金融環境、銀行業務運營都已有比較充分的了解。中行有信心,重組之後能夠確保業務運營平穩過渡,更好地發展。

  中行表示,具體哪些國家的業務和資産能夠納入中行此次計劃,還取決於有關國家監管部門的批准情況。中行已啟動了監管溝通及相關準備工作,成熟一家、推進一家。

中國銀行(601988) 詳細

一帶一路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易華錄 34.11 5.96%
2 傑賽科技 16.88 4.20%
3 山東路橋 6.35 4.10%
4 敦煌種業 7.78 3.87%
5 三一重工 8.16 3.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洲控股 15.08 -4.13%
2 晨鳴紙業 16.82 -3.67%
3 珠海港 8.84 -2.64%
4 中工國際 15.74 -2.42%
5 北方國際 17.32 -2.3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