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産配置對收益率影響巨大

  • 發佈時間:2015-05-22 06:37:37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李超

  這邊央行降息的利好還沒消化,那邊“中國製造2025”的規劃隆重登場,加之“網際網路+”的東風頻頻光顧“神創板”,調整一小段瘋漲一大段,起起伏伏的A股可謂讓人揪心。除了選擇炒股之外,投資渠道紛亂複雜,對於手有餘錢的市民來説,投資理財是該買股票還是選基金?未到期的存款,要不要提前支取?在“全民理財”的當下,這樣的問題經常困擾著投資者。

  從一線的業務部門到如今私人銀行管理者的角色,作為資深銀行領域從業者,書卷氣十足的董希淼説自己更喜歡經濟研究員這樣一個身份,跳出業務圈,從更宏觀更客觀的角度去分析當下中國經濟的變遷。

  就個人理財而言,董希淼表示,無論投資哪一類資産,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而言,理財的目的是簡單而相似的,即實現個人資産保值與增值,在可以承受的風險範圍內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而資産配置好壞對收益率情況影響巨大。美國學者的研究表明:投資收益的91%由資産配置決定。董希淼介紹,國內市場有效性不及美國市場,相關研究的結論大多支援70%左右的投資收益來自資産配置。

  資産配置好了股票就不是唯一的選擇

  董希淼表示,既然投資收益的絕大多數來自於大類資産配置,那麼在作出投資決策的時候,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就應該集中於此。

  “但實際的情況是,很多人花費相對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考慮應該買入哪只股票、什麼價位買入、什麼價位賣出的問題。”他給記者打了一個比喻,就像在商場購物時,試了兩件衣服,老闆熱情地問,“買紅色這件還是綠色那件?”消費者往往會脫口而出“紅色”(或綠色)。“實際上,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要不要買衣服,而不是買哪件的問題。更何況對股票的選擇,本身就非常複雜,對專業性和時間要求比較高,普通投資者本來就難以做到,直接買股票並不是投資唯一或者最好的選擇。”

  辯證把握資産配置與分散化投資的關係

  董希淼説,有些人看似很重視資産配置,表現之一就是完全的分散化投資,將自己的資産在各大類的資産、産品中平均分配。而投資是概率事件,投資的本質就是不斷地提高賺錢概率而降低賠錢概率的過程。“這些人只是簡單地分散化投資,對不同投資賺錢的概率大小並不作區分,只是寄望于某些品種的上升來抵消某些品種的下降。”

  他表示,資産配置追求的是“提高確定性”,也就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分析各類資産賺錢概率的大小,對於賺錢概率大的資産,加大配置比例;對於賺錢概率小的資産,要降低配置比例甚至不予配置。比如,在2008年下半年,經歷了風險洗禮的股市投資者如果僅僅是分散化投資,依然不能避免虧損;而如果選擇將大部分資産配置於賺錢概率很高的債券相關産品,則收益率會令人滿意。而現在,在資産配置中提高權益類資産(比如股票)的配置可能是明智的選擇。

  對自己理財投資的行為和結果負責

  有專家理財,普通百姓還需要費時費力地自己進行理財投資嗎?董希淼直言,個人對自己理財投資的行為和結果更要重視。

  “對投資者來説,你的證券公司客戶經理可以幫你購買國債嗎?你的基金公司理財顧問可以幫你購買黃金嗎?這些專業人士雖然有一些優化設計過的産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實現資産的配置,但依然無法逃脫行業和個人的固有限制。”他坦言,這就需要投資者作出在不同産品間轉換的決策,依靠投資者自己的分析和判斷,結合自己的需要完成最終的資産配置。“在投資決策中,我們可以借助專業人士的力量,但不要迷信于某一類專家。”

  不要將全部資産投資于單一類型資産

  資産配置是普通投資者理財的關鍵所在,所包含的內容絕非上述幾個簡單的原則所能涵蓋。

  董希淼坦言,在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中,任何單一資産的波動,都不應該對整體造成更多影響。“對理財規劃師而言,應該分析客戶自身需求與資産配置策略的匹配程度,並進行日常監督和定期審查。”

  他表示,一個優秀的資産配置方案,永遠不能偏離客戶的自身需求。所以,無論客戶有10萬元還是1000萬元的資産可用於投資,理財規劃師在為他們做需求分析時,要堅持三條:第一,在眾多的資産類別中,什麼是最適合客戶的組合;第二,何時應適當改變現有組合內容;第三,何時應適當改變目標組合內容。進而配合資産配置策略的靈活運用,使客戶實現他們的財務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