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客運班車進村來

  • 發佈時間:2015-05-22 06:16:2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魏勁松

  農村客運和物流發展滯後,影響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制約著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和城鄉統籌發展。2013年,湖北省實現了村村通公路;2014年年底,湖北省委、省政府又啟動“村村通客車”工程,提出要在全省所有的行政村實現村村通客車。

  “村村通客車”工程建設有何新進展,山區的農民朋友出行更便捷了嗎?近日,《經濟日報》記者走訪了湖北襄州、老河口、當陽、枝江等地——

  山村庫區不再閉塞

  “6天前村裏剛開通了客車,我們再也不用搭摩托車接送孩子了!”4月15日,在遠安縣洋坪鎮蔡家溝村委會,四五個村民正在這裡等候客車,春日的陽光映照著他們的笑臉。

  一組村民段玉梅告訴記者,她9歲的孫子在15公里外的雙鹿小學上學,沒通客車前,靠租摩托車接送,往返一趟要花近百元。去年,孩子搭摩托車摔了一跤,到醫院縫了18針。無奈之下,全家只得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現在坐客車接送孩子,往返一趟只需7塊錢,不僅省錢,安全也有了保障。”

  蔡家溝村位於鄂西南,山大人稀,三國時期,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取臨沮小道入蜀,因山高路險在此地被呂蒙所擒。今年,縣裏啟動了“村村通客車”工程,政府投資150萬元進行了道路改造,路通了、車也通了,昔日險道變坦途。

  段玉梅是山裏的養殖大戶,養了120頭黑山羊和10頭牛。她説,村裏之前也在發展種植和養殖業,但是交通不方便,以往山貨賣不出去。“現在通車了,我要擴大養殖規模,要養雞還要種香菇。”

  記者下山時已是傍晚,夕陽西下,晚霞籠罩著的山村如詩如畫,一批攝影愛好者也來到了蔡家溝,不停拍照,不忍離去。“村村通客車”不僅連通了山民與外面的世界,也讓外面的客人走進了村落,捕捉到了山村別樣的風情。

  在當陽市淯溪鎮漳河庫區的廖家埡村,多年冷清的月潭河渡口也逐漸熱鬧起來。4月16日上午9點半,渡口邊一輛通村客車正在等客。渡口的另一邊,廖家埡村七八位女村民正等待渡船過河。

  “以前出去一趟要幾十元錢,現在不到10塊,還坐的是客車。”在廖家埡生活了幾十年的吳昌英,帶著兒媳過河去産檢。她説,通客車以後方便多了,以前到鎮上,要先找個摩托車送到渡口,花20元,再坐渡船過河搭車,又要15元,這一趟就是35元。

  隔山容易隔水難。當陽市淯溪鎮是山區,吳昌英所在廖家埡村是個被漳河水庫包圍的半島,如果不過河搭車,走陸路到市區或者鎮上,要繞上30多公里路。

  “村村通客車”工程啟動後,地理條件特殊的廖家埡村如何通客車,被擺上當陽市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經過調研,當陽市確立了“水陸接駁”的通車模式,並確定“要長期通”的目標。

  “為了保證開通,解決主路出行難問題,我們向省裏爭取了1300多萬元資金。”當陽市交通局局長楊興仲介紹,目前從當陽縣城到渡口所在的陳院村的26公里路面正在改造升級,同時,為了保證客車的安全開行,交通局還爭取了100多萬元專款改造渡口駁船。到10月,從廖家埡開往城區的客車,可以直接通過駁船過渡,村民將不再需要換乘。

  與當陽市廖家埡村村民一樣,襄陽市襄州區加崗村的村民李秀蓮也感受到了村村通客車給村民生活帶來的便利。她説,到村裏的客車一天有三四班,以後出去趕集、去看讀書的孩子,她都會選擇乘坐村村通客車。

  記者了解到,從4月開始,湖北省多個地市,陸續完成部分偏遠村組道路的安全改造,舒適客車正在逐步代替摩的、黑的。如今,“統一著裝”的農村客車,行駛在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停靠在醒目亮麗的候車亭,搭載著攜帶大包小包的鄉親們,在縣城、鄉鎮和村莊之間往來穿梭……成為了一道道蜿蜒在美麗鄉村的流動風景線。

  村村通帶來村村變

  四月的荊楚,到處都是盎然生機。從江漢平原到鄂西山區,正打響著村村通客車的攻堅之戰,即便是在最偏遠的村莊,一條條通村公路正在改顏換貌:狹窄的路面正在拓寬,每隔幾百米都會有新修的錯車臺,急彎或被拉直或立起了凸面鏡,而沿路種植的香樟或櫻花等樹木,既保護了路權又美化著鄉村。

  村村通客車帶來的人流、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正成為各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産業的新契機,村村通客車,通的是美麗路、産業路和致富路。

  3月下旬,“繽紛四季鄉約夷陵”鄉村遊在宜昌市夷陵區分鄉鎮南埡村拉開序幕。一畦畦盛開的油菜花間,前來賞花、踏青、寫生的遊客絡繹不絕。往昔平靜的村莊,一夕間人氣爆棚。

  從零零星星的農家樂,到連線成片的鄉村遊線路,依託的正是農村公路和客運網路。夷陵區委書記劉洪福介紹説,以此為開端,夷陵將在全域範圍內推出6條精品休閒旅遊線路,23個子活動貫穿全年。圍繞這一計劃,農業生産、城鄉設施、生態環境等都要進行系統謀劃。

  如今,夷陵區行政村已實現100%通客車,公路沿線,全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點已經發展到700多家,從業人數2.8萬人,帶動農民每人平均增收5000多元。

  “現在道路拓寬,大貨車進來更方便了,也沒有壓價的了,大蒜價格也從1元漲到了1.6元。”説起“村村通客車工程”帶來的好處,當陽市兩河鎮大蒜種植大戶宋貴梅樂得合不攏嘴。

  兩河鎮黨委書記歐陽澍介紹説,兩河鎮是湖北大蒜主産地,擁有中國馳名商標“長坂坡”品牌,但此前由於農村公路路面只有3.5米,大貨車進不來,收購價一直很低。又由於班車線路沒有全覆蓋,邊遠村的一些大戶和合作社,不能參加産銷業者協會活動,收購方利用資訊不對等而壓價。“最高價和最低價在一個鎮內差價達到了三分之一。”

  村村通客車工程啟動後,通村公路被迅速擴寬到5米,大戶們和合作社也利用客運班車的便捷經常聚會,大家統一發展思路,統一生産標準,統一價格,全鎮大蒜産業蓬勃發展,突破了億元大關。

  村村通客車,同樣讓快遞進村不犯愁。“要是不利用班車運輸,我這個網點很難經營下去”。宜昌市夷陵區樂天溪鎮鄧村坪中通快遞負責人王琴介紹説,她每天在壩區分部取件,然後利用江平至曉溪塔的客車將快件運送至鄧村坪,再利用返程客車將每天的收件發出去,一天一趟的頻率,雖然比不上城裏的快遞時效強,但對於大山裏的老百姓來説,已實屬不易。

  “他們在這裡設了個快遞網點,我們就能和城裏人一樣在網上買東西了!”鄧村坪村村民吳秀枝告訴記者,網上實惠的價格為她節省了不少開支。“過去,賣家會直接告訴我,你們那裏無法送貨,除非把東西快遞到夷陵區,你自己取貨。”吳大姐攤開雙手説:“自己去取,加上路費比我在鎮裏買還貴哩!”

  吳大姐覺得自取得不償失,把快件送百公里外的鄧村,快遞公司也不情願。“偏遠鄉鎮快件量少,決定了開闢快遞專線不現實。”王琴説,“運輸成本是派件收入的幾倍,甚至十幾倍;收件數量又有限,誰賠得起?哪個願意做賠本買賣?”

  現如今,市郵政管理局以利用運輸班線資源為突破口,不僅讓企業下鄉進村的首要難題得到了解決,而且也帶動了當地土特産“走出去”。鄧村是湖北聞名遐邇的茶鄉,“鄧村綠茶”已然成為了當地重要品牌,很多茶農在看到快遞進駐之後,開起了網店,銷售方式的多元化讓農民的收入也在逐漸增多。

  開得通還要留得住

  “車是通了,但能不能長久,我們還是有些擔心。”雖然客車通到了村頭,村民們都是喜笑顏開,但不少村民內心也在敲鼓。

  “村子裏的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兒童,客車坐一趟2塊錢,一天也拉不了幾個人,跑一趟還不夠油錢。”不僅村民擔心,運輸企業也心裏犯嘀咕。

  在老河口市,承擔該市通村客車運營的順通運業公司總經理田維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輛車司機的工資、乘客安全險和油錢一月的成本為9000元左右,而每車平均月收入為3000元左右,一輛車一個月就虧損近6000元。“即便算上國家的燃油補貼,公司也採取了長短線搭配的方法安排運力,測算下來運營仍是虧損。”

  怎麼辦?公用事業的虧損,不能轉嫁到企業頭上。在推進村村通客車的過程中,湖北省各地市政府最先考慮的就是這個問題,也展開了各種途徑探索,確保客車開得通,還要留得住。

  湖北省交通廳廳長尤習貴介紹,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年底全省實現村村通客車目標後,省政府下發了《關於推進農村客運發展的若干意見》,各地黨委政府也將村村通客車工作列入今年的“1號工程”來抓,全面安排部署,迅速行動,全省上下形成了以各級政府為責任主體,交通部門主動作為,各部門協調聯動,社會群眾廣泛參與的良好氛圍。省交通運輸廳選擇了不同地理條件、不同經濟狀況、不同交通基礎的7個縣市進行試點,形成了一套可複製的村村通客車經驗。

  “村村通客車成敗的關鍵是資金和建立運管長效機制。”尤習貴説,全省採取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社會共建、積極整合有關涉農項目資金的方式,廣泛吸納民營資本和社會投入的辦法,共同推進村村通客車工程。今年,共籌措引導資金27.5億元用於村村通客車工程。省級財政籌措3億元,省直有關部門從正在實施的涉農項目資金中整合籌措24.5億元,其中省交通運輸廳籌措10億元,省農業、國土、水利、住建、環保、林業、人社等省直部門共計籌措14.5億元。省直每個工作組籌資10萬元以上。

  尤習貴進一步分析,湖北村村通客車工作一直隨著村村通公路工程同步推進,2013年實現村村通公路,全省大多數行政村也實現了村村通客車,此次只是少部分邊遠山區和庫區擴寬道路,開通客運班車,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目前,各地已陸續出臺方案落實資金保障,確保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管長遠”。宜昌市市委副書記王興於告訴記者,為破解資金難題,宜昌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發力,社會共建、農民參與”的籌資思路,通過“向上爭取一點、財政安排一點、項目捆綁一點、工作組幫扶一點、社會捐贈一點、農民自籌一點、吸引投資一點”等“十個一點”,共籌措落實資金4.8億元投入到此項工作。

  企業都是市場主體,虧本的事情不可能長期堅持下去。記者調查發現,通過財政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彌補企業虧損,這已經是湖北省各級政府的共識。在襄州區、老河口市、遠安、當陽等地,政府負責人都表示,補貼方案都已經提上議事日程。

  老河口市交通局局長王山宏介紹,老河口引入PPP模式,政府和企業簽訂合同,政府建立農村客運發展專項資金,對企業油料費、人員工資、折舊、各種保險、維修等正常虧損進行補貼,在每年年初、年中分別給企業預撥40萬元,以維護企業正常運轉;年底按照政府制訂的農村客運營運服務考核標準對企業進行考核,確定回報率,最終達到政府和民間資本共同購買社會公共服務。“我們的原則是政府補貼先讓企業吃上定心丸,而企業通過提高服務,吸引客源掙利潤。”王山宏強調説。

  “同時,要培育好市場,讓客車成為老百姓出行的首選。”在襄陽、宜昌多個縣市,當地政府、交通部門負責人表示,希望能夠通過做大市場來減少企業的運營虧損。記者在枝江、遠安等地也看到,通過出讓候車站點廣告牌經營權,多地回收了候車站點建設資金。

  此外,老河口、遠安等地,都在引導客運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採取長線配合短線、熱線配合冷線的搭配方式,提升運營企業的積極性。而客運企業也因地制宜,對不適合開行定期班線的村落,採取預約、電話叫車等方式,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