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線城市樓市多維分化加劇 京滬平衡廣州庫存高企

  • 發佈時間:2015-05-21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地調研中發現,曾經被認為是“鐵板一塊”的一線城市房地産市場在過去的一年中出現了加速分化的新動向:北京、上海進入相對平衡期,深圳市場供不應求,房價仍有較大幅度上漲可能,而廣州則面臨庫存高企的壓力。

  業內專家認為,樓市“多維分化”的新動向值得注意,應密切關注廣州、上海等樓市“領頭羊”的剎車給區域甚至全國樓市帶來影響乃至連鎖反應。由於一線城市之間甚至城市內部已經出現高度分化,針對北上廣深的房地産市場調控也應當改變手段,從“後端干預”轉向“前端調節”。

  北上廣深樓市加劇分化

  記者近日在調研北上廣深四地房地産市場中發現,曾經齊齊堅挺的一線樓市不再是鐵板一塊,從2014年開始,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樓市出加速分化的趨勢,而在各個城市內部,中心區與近郊、遠郊區域的市場表現,也開始拉大差距,呈現出“多維度分化”的新動向。

  首先是京滬總體平衡但存“結構性不均衡”。

  作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北京和上海的樓市在最嚴限購和信貸政策下的表現依然堅挺,從供求關係總量上已經基本達到平衡,但仍然存在“結構性不均衡”。

  根據北京市房地産協會秘書長陳志測算,目前北京的存量房約為700萬套,按照全市約2100萬人口計算,每3人擁有一套住房,總體是平衡的。但存在二三環以內需求過於旺盛、五六環外供應過剩的結構性不均衡。

  數據顯示,北京市通州、大興、順義、昌平、房山等遠郊區的整體庫存將近7萬套,去庫存壓力較大。

  其次,深圳供不應求房價或加速上漲。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深圳市的供求關係是四個一線城市中最為緊張。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的住房自有率僅為30%,與北京和上海的約70%的數據相去甚遠。

  “旺盛需求和有限供應作用下,深圳市的房價還將有很大上升空間,”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王鋒説。

  根據深圳市住建局的統計,2014年,該市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0.5%,遠高於全國平均10.5%的增速。

  房價方面,在2014年10月探底後,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連續五個月上升,在四個一線城市中一枝獨秀。國家統計局公佈的4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中深圳環比漲幅最高,為1.8%。

  最後,廣州庫存高企“壓力山大”。

  而與深圳相隔不到100公里的廣州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從2014年開始,在房地産市場領域,廣州被不少業內人士戲稱“偽一線城市”。在調研走訪中,最多提及“調整限購政策”就是廣州的政府部門和開發商。

  從2014年底開始,京滬深三城普遍出現探底反彈的跡象,數據上最明顯的反映是北京、上海和深圳,這三個城市從2014年11月到2015年4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跌幅逐月收窄,並開始實現反彈。而廣州的情況則並不樂觀。根據廣州市國土房管局數據,近半年來,廣州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自2014年12月成交達到105.84萬平方米後,連續三個月成交下降,4月份成交面積為86.37萬平方米,基本回升到了2014年11月份水準。從成交價格看,新建商品住宅網簽均價一直處在震蕩下行的通道,去年11月網簽均價達到每平方米15626元,今年二三四月新建商品房網簽均價連續下跌,跌至4月份的每平方米14540元。

  據陽光家緣網統計數據顯示,4月廣州住宅未售套數為153184套,未售面積為20224766平方米,創出歷史月度新高,目前廣州住宅去化週期為26.1個月,遠高於北上深等其他一線城市。合富房地産經濟研究院院長龍斌説,從歷史積累的數據來看,廣州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週期目前在20個月左右,而去年、前年的平均去庫存週期在15個月左右。“雖然現在廣州市場的成交恢復得比較快,但整個市場的去庫存壓力還是非常大。”

  一線樓市分化滯漲或引連鎖反應

  部分專家認為,一線城市的滯漲或有極強的“宣示”作用,易引發其他地區連鎖反應,由此傳遞給土地市場和金融系統的風險值得關注。

  一是一線城市的房價有較強的“宣示”作用,易引發全國連鎖反應。有業內人士提出,房價在二線三線城市下跌對全國的影響和示範效應不大,但是如果一線城市出現銷售面積和銷售價格較大幅度下跌,影響或將擴散。比如幾年前溫州的房價曾經遭腰斬,達到了將近45%的下跌,對上海的房價卻沒有造成影響。但上海房價如果快速下跌5%到10%,則對全國影響很大,有很強的宣示性。

  廣東省房地産協會會長蔡穗聲認為,廣州市2014年樓市的成交量相比2013年出現了超過20%的下降,而整個廣東省2014年的銷售面積則下降超過7%。廣州市在趨勢上是全省的領先指標,領頭羊“急剎車”,對區域樓市的影響十分顯著。

  二是一線城市房地産信貸規模大、佔比高,金融系統風險需關注。據測算,北上廣深四個城市佔比達到了全國房地産信貸總規模的23%,如果加上重慶和天津兩個直轄市,則將近30%。

  在2014年樓市下行過程中,廣州市出現了個別“棄房斷供”現象。有專家認為,“棄房斷供”雖然只是個別現象,但一旦形成示範效應,容易引發金融系統的風險。

  三是土地出讓金收入出現下降,地方政府面臨兩難困境。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漢、西安、成都和重慶10大城市土地市場呈現量價齊跌現象。

  1-4月,10大典型城市年初累計土地成交建築面積同比下跌64.3%,跌幅明顯擴大,打破了先前橫盤築底的狀態,擴大了2014年以來土地成交面積下探的趨勢。在土地出讓金方面,1-4月,10大典型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1833億元,與2014年、2013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48.0%、20.2%。以廣州為例,一季度廣州市土地出讓僅入賬63.8億元,相比2014年第一季度的227億元縮水超過三分之二。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開發商拿地的意願降至近年來最低。多家房企表示,暫停拿地,放緩開發節奏。

  “我們現在的策略是不買地、不開發,或者少拿地、慢開發,就這麼放著,現在買地價格高,房子又賣不出去,利潤很薄,開發成本太高,幾乎不賺錢。”一家房地産企業戰略與投資管理部總監説。

  有專家認為,目前一線城市面臨的土地收入減少的問題如不能化解將面臨兩難的困境:若減少供地,土地出讓金將進一步縮水;若增加供地,已經高企的商品房庫存恐將持續攀升。

  專家建議變“後端干預”為“前端調節”

  業內人士認為,全國統一的限購、限價和信貸等政策會與目前中國房地産市場的高度地域分化産生較為嚴重的背離,導致政策執行中失去準星,甚至“誤傷”正常市場。

  專家建議,今後全面的限購、限價、限貸等調控手段宜不再使用,建議根據用“引導性”政策,因城施策,以市場自發調節為主。

  比如,在房地産信貸政策方面,今後不宜一刀切式管理,而是採用因地制宜的差異化管理辦法。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房地産市場的高度分化不僅僅體現在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之間乃至幾個一線城市之間,甚至在城市的內部,不同區域之間也有嚴重的分化。

  據此,有專家認為,目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有必要對房地産市場調節從商品房“銷售-購買”的後端“前置”到規劃和供地端。

  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王鋒建議,在一線城市宜實施精細化和有前瞻性的“前端調控”,根據細分區域的實際情況,動態調節土地供應量,可實現更加精準的調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