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評級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 發佈時間:2015-05-20 11:31:1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信用評級機構的“價格戰”折射出行業競爭的加劇
◆推動地方債信用評級的良性發展需要地方政府和評級機構共同努力
近日,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以8萬元低價中標山西省政府債券信用評級項目,而此前不久該公司還以5萬元的更低價中標了安徽省政府債券信用評級項目。以如此低的價格獲得省級地方債評級項目,引發業內震動。低價中標會否讓評級公司收不抵支?在地方政府債務評級需求迅速增長的大背景下,當前的地方債評級市場現狀如何?
“價格戰”愈發激烈
記者從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方網站了解到,今年3月份,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採購部發佈公告稱,對“2015年安徽省政府債券信用評級機構招標項目”進行競爭性磋商,項目預算為55萬元。據介紹,債券信用評級包括1個主體(即安徽省人民政府)和3個債項(即發行一般債券、專項債券和置換債券),項目總額258億元。經評審,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以5萬元預中標,遠低於項目預算。
針對各界對東方金誠是否收不抵支的質疑,東方金誠回應稱,招標走的是市場化流程,整個過程公開透明,且在多家機構相繼競標時,不只是東方金誠一家出具較低的價格,競爭非常激烈。在成本方面,由於很多範疇屬於公司日常研究,成本被攤薄,因此並不像市場擔憂的那樣難以覆蓋。
2015年的地方政府債務市場可謂增速迅猛,信用評級機構之間的“價格戰”也愈發激烈。據一家資信評級機構人士介紹,今年共有36個省市發行地方債,預計發債總額1.6萬億元,包括1000億元的地方專項債券、5000億元的地方一般債券和1萬億元地方存量債務置換,而2014年只有千余億元規模。評級項目大幅多於往年,是信用評級機構敢於叫出低價的原因。該人士透露,今年的地方政府債務評級市場有望破千億元。
“走過場”心態較普遍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政府與公共融資評級部高級分析師關飛表示,從金融市場的角度,地方政府發債引入評級意義重大,既是國際市場的通行慣例,也有助於建立和完善我國的地方債券融資市場。
“以往,地方政府的融資行為需要上一級政府來監督和制約,而信用評級介入後,促進了地方政府資訊披露,提高了財政透明度,部分程度上解決了投資人和地方政府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關飛告訴記者。
在業內看來,“價格戰”雖然屬於市場行為,但也折射出當前我國地方政府債評級存在的一些問題。某券商分析師認為,在評級過程中“走過場”心態或許比較普遍。信用評級原本是用來揭示風險的,但在一個違約風險很小的産品面前,評級機構似乎並不需要太多成本去評級,而更多是讓各方滿意。此外,評級結果與地方債發行關聯性不是很強,因此,招標過程中出現遠低於預算價格的中標價就不足為奇了。
在中信證券分析師楊豐看來,政府債違約概率極低,在這樣的預期下,評級本身的實質意義或小于象徵意義。只是由於政府債有一定的信用債特徵,因此評級的過程是需要的,但評級機構對於政府債違約這樣的後果卻無需過分擔心。地方政府擁有較多資金和資源優勢,地方債規模也不算很大,因此償債能力一般認為是有保證的。這也就是為何地方政府債不論發債地區經濟狀況如何,都幾乎被評為清一色的AAA級的原因。
信用評級機制需優化
早在2007年,國內主要信用評級機構就聯合發佈了《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評級收費自律公約》,為了規範評級執業行為,確保信用評級市場健康發展,防止無序競爭,根據信用評級工作的成本,明確了最低收費標準。楊豐認為,公約本身約束力不是很強,多家評級機構一起制定的政策,從博弈的角度,很容易就被打破,因此,未來還需要更具約束力的行業行為準則的出臺。
業內人士表示,地方債信用評價應當是投資者分析債券發行方信用的重要參考,需要反映地區之間的差異,然而在當前“隱性擔保”的前提下,地方政府承擔著“無限責任”,投資者不再需要通過信用評級去考察地方債的風險,因此,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推進,信用評級或許才能體現地方債真正的價值。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認為,推動地方債信用評級的良性發展需要地方政府和評級機構共同努力。地方政府在公佈債務資訊時一定要完整、清晰;評級公司要按照市場原則定價,指標體系、評估過程要經得起市場推敲,而不能受到各方因素的干擾。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