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碧水歡歌送光明——我國水電建設近年發展成就掠影

  • 發佈時間:2015-05-19 13:20: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林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雖無形,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當湍急的江水傾瀉而出,沉重的水輪發電機組隨之轉動,化作源源不斷的電能輸向四面八方……

  百年前,雲南滇池邊的一座小水電站開啟了中國水電發展之路。百年後,我國已經躍居全球第一水電裝機大國,三峽電站等一系列巨型水電站巍然屹立,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清潔動力。

  全國五分之一發電量“因水而生”

  1910年,雲南昆明市郊一條名為螳螂川的河流上,近代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正式開工。兩年後,這座裝機容量僅480千瓦的小水電站投産發電,從此開啟了中國水力發電歷程。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主要河流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從西到東奔流入海,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水電發展條件十分優越。根據最新的我國水力資源復查結果,我國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裝機6.94億千瓦,約佔全球總量的六分之一。

  歷經幾代人的努力,我國水電事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2004年,我國水電總裝機一舉超過1億千瓦,成為世界上水電裝機容量最多的國家,此時距離石龍壩水電站正式發電已經過了92年;2010年,這一數字達到2億千瓦;2014年,又突破3億千瓦大關。

  目前,全球裝機總量十大水電站中,我國佔了5座,其中三峽電站以2250萬千瓦的總裝機容量位居世界第一。

  源源不斷的清潔水能,點亮了神州大地的千家萬戶。2014年,全國水電發電量首破1萬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總發電量的五分之一。除了能源保障外,水電還以防洪、供水、灌溉、航運等多種綜合效益,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節能減排做出巨大貢獻。

  水電重大裝備實現“彎道超車”

  去年7月10日,我國第三大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的最後一台機組正式投産運作。這座水電站安裝了8台8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是目前世界上已運作的單機容量最大的水輪發電機組。其中,有4台機組由國內廠家設計製造,這表明我國水電裝備研發製造能力已處於國際領先水準,也為下一步自主生産製造更大容量機組奠定了基礎。

  在三峽電站之前,我國只能製造32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技術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準。要想獲得最先進的技術只有兩條路:要麼獲得過時的二流技術,要麼被索要“天價”。

  依託國家重大工程對技術創新的帶動作用,我國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水電裝備製造業走出了一條“以市場換技術,再以技術佔領市場”的成功之路。

  以三峽工程為例,較早的三峽左岸電站14台機組的設計製造國産率只有50%,而隨後的右岸電站12台機組中,有8台是擁有更高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國産化機組,地下電站6台機組的國産化程度更高。不到10年的時間,國內相關企業通過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很快掌握了特大型機組等重大設備整體設計與製造的核心技術,實現了水電技術跨越性突破。

  與此同時,大型水電站的建設推動著我國大容量、遠距離、高電壓輸電技術屢攀高峰,達到世界交直流輸電技術的領先水準。

  80萬千瓦機組並不是“終點”。根據規劃,建設中的金沙江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將安裝單機容量85萬千瓦和10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中國水電重大裝備企業有望再創輝煌。

  水電産業鏈加速“出海”

  近期,非洲國家幾內亞2015年新版貨幣發佈,中國電建水電三局工作人員在貨幣上發現了熟悉的風景:貨幣背景圖案正是他們承建的幾內亞凱樂塔水電站工程。

  這是我國水電産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一個縮影。憑藉自身豐富的工程經驗和業績,我國水電建設企業積極向海外開拓經營,目前,已在亞洲、非洲、南美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在建項目,佔有全球水利水電建設市場50%以上份額,成為當今世界水利水電建設行業名副其實的引領者。

  一個月前,備受關注的絲路基金首單正式“出爐”,三峽集團在巴基斯坦開發的卡洛特水電項目成為絲路基金首個對外投資項目。業內專家預計,隨著“一帶一路”藍圖不斷推進,國內水電投資開發、施工建設、設備製造、設計諮詢等産業鏈有望加速“出海”,為沿線國家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5月19日至21日,第五屆世界水電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基堯認為,本次大會有望展現我國水電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助推我國水電進一步“走出去”,把水電打造成繼高鐵之後又一享譽全球的“中國名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