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小南海水電站建站初衷遭質疑 搬遷令懸8年未落地

  • 發佈時間:2015-04-13 07:38:51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朱苑楨

  小南海水電站項目選址地——重慶巴南區中壩島。本報記者 鄧全倫 攝

  為建小南海水電站,2006年,官方下達“封庫令”,禁止房屋建設以及招商引資。8年後,中壩島上許多房屋都成了危房。本報記者 鄧全倫 攝

  3月底,環保部一紙環評批復,明確否決了長江小南海水電站項目。因小南海水電站壩址位於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不能開工任何項目。這讓 “反壩派”和“挺壩派”爭議了七八年之久的小南海水電站瞬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文件顯示,環保部3月30日批復了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提交的《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環保部在批復中提出,“不得在向家壩水電站壩址至三峽水利樞紐庫尾長江幹流河段和支流岷江、赤水河河段等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再規劃和建設小南海水電站、朱楊溪水電站、石硼水電站及其他任何攔河壩(閘)等涉水工程。”

  連日來,長江商報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官員,水利專家和環保學者。對於環保部的批復,很多機構將其解讀為,第一次明確否決了小南海水電站。但也有不少質疑,認為環保部涉嫌違反行政許可法相關規定,存在法律瑕疵和程式問題。

  環保部批復被指違反程式

  自小南海水電站2012年2月4日獲得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以來,重慶市各方一直在積極推進其儘快開工。“我們還沒接到上級叫停通知。”重慶市移民局一處室官員4月10日回應長江商報記者稱,建設小南海水電站是國務院批復的國家規劃,環保部批復僅代表部門意見,並不能決定項目的去留。

  作為小南海水電站項目的業主,三峽集團至今尚未對外發聲。環保部亦未進一步回應小南海水電站的工程環評情況。

  “為何環保部會在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的環評批復中否決小南海水電站?”小南海水電站總設計師周良景則通過媒體表示不解,“我們都還沒有申報工程環評,環保部怎麼否決?項目前期論證很快能結束,正準備申報,目前我們沒有接到任何新的指示和通知,工作照常。”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一直是堅定的“挺壩派”,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直指環保部瞎折騰,“國務院2012年批復《長江流域綜合規劃》,小南海水電站的建設仍保持其中,要改也是國務院來改,環保部無權改變國家規劃。”

  小南海建壩

  珍稀特有魚類將逼向絕境

  2012年2月4日,小南海水電站獲得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批文後,重慶官方對其的推進一直保持低調——原因就在於這個項目一直備受環保組織質疑。

  環保組織質疑,源於小南海水電站正好建在了“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這將導致多種珍稀、特有魚類産卵場和棲息地大量喪失,毀滅性破壞長江上游的水生生態系統。

  重慶市政府清楚地認識到,要開工這個項目,必須調整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的範圍。

  調整保護區的範圍須經過幾個步驟:首先,要由重慶方面聘請有關專家出臺調整的研究方案;其次,由農業部對方案進行論證。農業部通過方案後,再交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表決;表決通過後,方案還需提交國務院最後定奪。

  重慶一開始委託中科院水生所等單位,論證小南海水電項目的可行性;2008年8月完成《小南海水電站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影響及其減免對策專題研究報告》。

  2009年2月和5月,農業部兩次組織專家對以上報告進行了論證,11月,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會議上,30名委員全票通過了重慶市關於保護區的調整申請。

  2009年11月9日,國內6家環保組織和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將一封申請函遞送環保部,要求旁聽在當月召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的年度會議,但遭到拒絕。

  2011年1月和2月,國內環保組織分別致信環保部、農業部,申請包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對魚類保護區調整的會議記錄在內的多項資訊公開。農業部給出不予公開的理由是:要求的資訊屬於“過程性資訊”。

  包括北大保護生物學教授呂植等環保學者認為,20年來,長江上游的珍稀特有魚類的棲息地被迫從葛洲壩退到三峽,從三峽退到溪洛渡,從溪洛渡又退到小南海,小南海如果建壩,無異於把珍稀特有魚類逼向絕境。

  “在金沙江梯級水電開發快速推進的形勢下,這一國家級保護區極有可能成為長江上游眾多魚類最後的庇護所,是平衡開發與保護的最後底線。”呂植説。

  經濟效益有限,建站初衷遭質疑

  伴隨對生態破壞的爭議,小南海水電站的裝機規模和年發電量規劃卻不斷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小南海水電站的最初規劃裝機容量為10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僅為40億千瓦時。

  但2012年2月23日官方公佈的資訊顯示,小南海水電站的裝機容量為168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85.84億千瓦時。36天之後,《重慶日報》披露的數據再度增加。報道顯示,電站計劃投資約320億元,庫容13億立方米,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為102億千瓦時。

  據以上數據測算,小南海水電站的單位千瓦裝機投資將達到1.6萬元,是金沙江下游3座梯級電站平均投資的3.6倍多,也超過三峽4950元的單位千瓦裝機投資。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曾公開表示,小南海水電站建成後,將發揮巨大綜合效益:一是電力保障作用突出,不僅可以緩解重慶能源緊張狀況,還有助於重慶轉變能源發展方式;二是從根本上改變川江河段航道條件;三是有效減少重慶主城港區泥沙淤積,明顯增強重慶主城和三峽水庫防洪能力;四是改善提水條件,從根本上解決渝西地區工程性缺水問題。

  但在長江委水資源保護局前局長翁立達看來,小南海水電站經濟效益十分有限。項目設計年均發電量102億千瓦時,僅相當於相鄰的金沙江下游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4個梯級電站的5.2%。重慶的電力資源缺口完全可以通過這些巨型水電站協調解決。

  不過,重慶官方對外界不斷的質疑表現淡定。小南海水電站的開工先後列入了2013年、2014年、2015年重慶市重點建設項目名單。

  除了環保組織,與重慶相鄰的四川瀘州、宜賓也明確反對小南海水電站項目。2015年全國“兩會”,小南海水電站的建設再遭兩位全國人大代表的抵制。他們是四川省瀘州市長劉強、宜賓市長徐進。瀘州、宜賓均位於長江上游,這兩座城市的行政主官都認為一旦小南海電站建成,將影響到長江航道四川段的通航能力。

  opinion

  小南海水電站經濟效益十分有限。項目設計年均發電量102億千瓦時,僅相當於相鄰的金沙江下游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4個梯級電站的5.2%。重慶的電力資源缺口完全可以通過這些巨型水電站協調解決。

  ——長江委水資源保護局前局長翁立達

  搬遷令高懸八年未落地

  □本報記者 鄧全倫 發自重慶

  最近這幾天,重慶巴南區魚洞鎮大中村村支書廖大全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村民們在電話裏急切地問他同一個問題:“水電站真不建了?我們的地也不佔了?”

  環保部的批復否決了小南海水電站項目,對多年守望搬遷的中壩島村民來説,這紙批復來得有些突然。“大家感到很失落,水電站一旦叫停,移民搬遷計劃自然成為泡影。”廖大全説。

  魚洞鎮大中村,位於號稱長江幹流第三大島的中壩島上,重慶小南海水電站的壩址就選定於此。中壩島面積為4.2平方公里。

  大中村前支部書記楊雙榮稱,2006年下半年,小南海水電站的地勘測試正式進場啟動後,官方就對中壩島實行了“封庫令”,凍結戶口、禁止房屋建設以及招商引資等,8年來,我們一直在等待搬遷移民的命令。

  前期“三通一平”工程未如期進行

  在重慶市發改委發佈的2015年全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名單中,小南海水電站赫然在列,稱“力爭開工長江小南海水電站及其配套工程”。而三年前的2012年3月29日,該電站的奠基暨“三通一平”前期工程(通水、通電、場地平整),已在中壩島上啟動。

  小南海水電站由重慶市政府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下稱“三峽集團”)共建,工程總投資約320億元,總工期7年6個月,裝機20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02億千瓦時,是目前重慶市“投資最大、裝機規模最大、發電量最大”的水電項目。

  《重慶日報》的一則報道稱,小南海水電站是重慶“十一五”規劃的重大能源項目和保障“十三五”能源供應的支撐電源。開發依據是1990年國務院批准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其中提到:長江幹流三峽之上、向家壩之下,應當修建小南海、朱楊溪、石硼等大型電站。

  2007年初,三峽集團和長江水利委員會組織20多名水利專家對其進行1年多的考察,最終將小南海電站壩址選在中壩島。中壩島孤懸江中,島形細長,宛若一條逆流而上的洄遊大魚,水電站壩址將建在魚頭部分。

  4月10日,長江商報記者搭乘輪渡登上中壩島。島面平坦土壤肥沃,到處是綠油油的蔬菜。這裡全部屬於魚洞鎮大中村,下轄4個村民小組共3000多人。這裡沒有想像中忙碌的施工場景。

  據長江商報記者實地探察,2012年3月小南海水電站奠基儀式後,“三通一平”工程並沒有如期進行,奠基石早在2012年7月的洪災中被沖倒。“但壩址的地勘、建壩徵地實物指標調查、移民搬遷測算等工作都已結束。”廖大全説,等水電站一拿到“路條”,村裏3000多人就全部搬遷到島外政府修建的移民安置房。8年來,因禁止房屋建設,記者目光所及,島上房屋普遍破敗。

  據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小南海水電站建設徵地涉及重慶市大渡口、九龍坡、巴南、江津共4個區,22個鎮(街)127個行政村(社區),徵地總面積5.85萬畝,涉及人口3萬餘人。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或名存實亡

  對於否決小南海水電站的原因,環保部在《關於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稱,過去十年,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為金沙江下游一期工程等進行過兩次調整,已經使自然保護區功能受到較大影響,未來必須“嚴守生態紅線”。

  事實上,調整長江上游魚類保護區的範圍,這並不是第一次。

  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前身是長江雷波—合川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後者2000年由宜賓市珍稀魚類保護區和瀘州市珍稀魚類保護區合併成立,並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5年4月,為給向家壩、溪洛渡的兩大水電站讓位,國務院批准首次對該保護區進行調整:保護區長江上游江段近420公里江段縮短至353.16公里。

  這一次調整後,當時國家環保總局曾明確表態,“在規劃修編與建設中應明確調整後的保護區內不得再進行水利水電開發活動”、“保護區已經退無可退”。

  然而,2011年底,國務院批准長江上游魚類保護區的第二次調規,保護區下游終點必須往上收縮22.5公里,將小南海江段徹底劃出保護區。

  這讓外界質疑,小南海電站建成將使“保護區名存實亡”。此後,眾多環保組織、學者、志願者屢屢上書有關部門,要求阻止該項目開工。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曾明確表示,環保部高度重視媒體和社會組織對重慶小南海水電站的有關意見,並已要求地方環保部門對小南海水電站項目深入論證,慎重決策。

  重慶環保部門:

  “沒接到叫停通知”

  如今小南海水電站的命運,真的會被環保部一紙批復終結嗎?

  廖大全這幾天接到島民們的諮詢電話後也很苦惱,“如果電站真不建了,百姓意見很大,安撫工作會很難做。畢竟這麼多年來,島上禁止建房,一切民生項目停止。危房太多,地方發展遠遠滯後。”

  他苦惱的是,對於電站建還是不建,至今未得到來自重慶官方的權威説法。重慶相關環保部門均表示,沒有參加有關小南海環評的具體工作,至今也沒接到環保部的相關文件。

  小南海水電站開工,已被納入了今年重慶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名單。小南海水電站項目涉及到的重慶4個區,目前仍在推進移民安置規劃報告編制工作,以及安置房的前期工程。

  巴南區移民局一官員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我們正在按市裏要求在強力推進,做好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沒有接到市裏通知,我們不會停。”江津區移民局亦曾召開機關幹部職工大會稱,努力推進系列前期工作,為2015年10月小南海水電站開工建設創造必要條件。

  opinion

  2006年下半年,官方對中壩島實行“封庫令”,凍結戶口、禁止房屋建設以及招商引資等,8年來,我們一直在等待搬遷移民的命令。——大中村前支部書記楊雙榮

  小南海水電站建設徵地

  重慶市

  4個區

  22個鎮(街)

  127個行政村(社區)

  徵地總面積5.85萬畝

  涉及人口3萬餘人

  (長江商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