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方合力推動教育公益“開源”新模式

  • 發佈時間:2015-05-19 11:31:3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教育部統計,至2008年底,經各級政府的持續努力,我國“兩基”人口覆蓋率達99.3%,實現“兩基”驗收的縣(市、區)累計3038個,佔全國總縣數的99.1%。

  然而,20年前我們籌資建造學校,到頭來卻成了“有校舍、沒學生”的局面;曾經我們贈書建圖書館,現在卻發現學校圖書館缺的不是被讀的書而是讀書的人。至於耗費大量人力的閱讀推廣,現實中卻難以進入學校課程體系,無法成為“正式課程”。何至如此?只因閱讀不受重視——家長甚至教師將之僅僅視為“課外興趣”而已,即課程之外的興趣。加之繁重的課業負擔擠佔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忙碌的教學任務導致教師也無暇引導學生課外閱讀。面對這樣的國情,教育公益何去何從?

  5月10日,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開源·共創教育生態”教育高峰論壇暨2014年報發佈會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辦。真愛夢想與教育專家、政府管理層、商界精英、一線教育者、教育公益從業者及公眾一起探討了共創一個開放、多元化教育生態,努力尋找一種真正可以滿足受眾人需求的教育慈善模式,創造一種具有教育專業品質的新型的教育公益。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教授、博士生導師、夢想課程首席課程顧問崔允漷提到,素質教育,作為最具中國的教育夢,是黨中央國務院高舉的教育大旗。無疑,這是高瞻遠矚、無比英明的決策。然而,中小學的現實卻是“要我學”的課程太多,“我要學”的課程太少;“解題”的任務過於繁重,“提問”的任務缺少關注;“生得偉大”的內容太多,“活得快樂”的內容太少。如此課程,將導致我們培養出來的現代公民“只會生,不會活”,幸福感太低,甚至為零!一個人如果18歲之前體會不到“何為幸福”,那麼終此一生或許也不能明白“幸福為何”。我國“GDP世界第二,國民幸福指數全球第112”説明的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我們需要重建課程!重建課堂!重建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兒童本位的理念,保障兒童的學習權,提供多樣化、可選擇、活動化、全開放的、尤其是能讓兒童“活得快樂、活得精彩”的課程,實現課程育人。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發起人、理事長潘江雪指出,這些不是一個民間公益機構可以單槍匹馬完成的任務,正是在“推動素質教育發展,致力於教育均衡”的目標下,政府、學界、商業機構和公益組織形成了共同推動的夥伴關係。

  而在如今業已形成的平臺上再進一步,意味著更大資源的整合、更大範圍的聯結、更深層次的契合。真愛夢想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開源。這意味著真愛夢想把已運作7年的夢想中心服務體系開放出來,讓有志於參與素質教育的個人和機構,以共用方式,生成孩子和家長喜愛的、高品質的教育産品和服務。

  上海教育學會會長、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後慶指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士,社會機構,包括很多的基金會,他們已經在選擇自己的行為。而這種行為不同於過去二三十年裏面僅僅實施教育捐款。他們用非常專業的目光洞察教育當中的問題,用非常專業的行為去推動教育的發展。教育體系的改變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正因為有所有的體制內和體制外的改革者,用他們一點一滴的行動也許就可以改變。世界就是如此。

  今天的教育部門要充分利用社會力量來推動我們的教育改革。這種力量不僅是錢,不僅是人,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人力資源,最重要的是為我們的教育提供孩子生長的生態環境。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孩子,就會把他的學習跟他生命價值和整個社會發展的意義建立起一種聯繫。而那個時候教育對人的貢獻,對社會的貢獻,將會比今天我們的理解要深遠得多。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竇瑞剛提到,我們也在雲南、貴州建過很多的學校,在西部做教育的時候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就是送錢、蓋樓、捐書都歡迎,但是你和他談教育改革、理念變革是很難的。基本上是請你走人的架式。我們很困惑,以前有人説過大學需要的不是高樓大廈而是需要大師,教學也是如此,他是一個喚醒的工作,是生命的成長過程,更需要的是軟體和理念。

  這個時候,我們的學校更重要的是希望這個學校成為教育界的小崗村,就是非驢非馬,既不是公立也不是民營,我們稱之為公立學校的委託管理。真正把學校的職能換給教育家和校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