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賣App改變長春餐飲業

  • 發佈時間:2015-05-19 07:35:33  來源:長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春晚報記者 孫霄 攝影 李自強

  “這個蕓豆肉沫盒飯,我吃過好幾回了,但一沒見過賣盒飯的人,二沒進過他家店,如果不是網頁上留著一個地址,我根本不知道這飯是打哪兒來。”吃著面前一份“神秘”的盒飯,長春白領小麥説,他和做出這份盒飯的中餐館之間唯一的聯繫,就是一個打過幾次照面的送餐員。

  在長春,使用App叫餐,已經成為許多工作忙碌的市民,特別是大學生和白領的習慣。外賣App的逐漸推廣,大大提高了外賣營業額在餐飲行業經營者收入中的比重,並催生了一些重度依靠外賣收入,甚至專門經營外賣生意的餐飲店舖。“只見其菜,不見其店”的神秘盒飯,已經不只出現在小麥一個人的餐桌上。

  頻繁叫餐卻沒見過店面

  發現

  25歲的小麥在一家民企上班,平時基本在外面就餐,説起自己的一日三餐,小麥拿出了手機,指著三四款不同公司的外賣App説,基本都是靠它們搞定的,而其他同事的情況也大抵如此。因為部分外賣App有外送費用,大家還經常集中在他的手機上“拼團”訂餐。“上周辦公室裏特別忙,我們一週七天,不算早餐一共14頓飯,其中有10頓是拿手機叫的外賣。”

  這些小麥和同事們訂過的外賣,都來自距單位2公里以內的中小型飯店,而他們只實際去過其中的一兩家。“光在這一款外賣App上,我叫過不下30家店的外賣,而大多數店家我只吃過他們做的飯,根本沒進過店。”小麥説。一個寫在網頁上的地址,一個有些“眼熟”的送餐員,就是他和這些“神秘”的飯店間僅有的聯繫。

  追蹤

  外賣盒飯來自“空中樓閣”

  許多在外就餐的市民,特別是大學生和白領,都向記者反映説,使用外賣App訂餐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而“只吃其菜,不見其店”的事情,也不只發生在小麥一個人的身上。

  記者下載了小麥所使用的外賣App,在其中一款App上,找到了小麥經常訂購蕓豆肉沫盒飯的那家飯店,看留在網頁上的地址,是一家位於紅旗街一帶的某中餐館。但當記者來到該地址時,放眼一樓的一排門市,卻找不到這家中餐館的身影。

  “他家不是門市,就在我家樓上啊!”循著一家小超市老闆的提示,記者終於在該居民樓二樓陽臺上發現了某中餐館不起眼的招牌。走上二樓,記者敲響了這家餐館的門,開門的大姐表示,她家店現在已經不賣堂食了,如果要吃飯,可以訂外賣。走出樓門,放眼一看,在二樓間隔不到兩個窗口的位置,還有一家馬鈴薯粉店,也在小麥的訂餐名單之上,不知他是否知道,自己吃的飯菜來自這樣的“空中樓閣”。

  很多飯店已開在了居民樓的二樓,主攻外賣銷售。

  現象

  外賣挽救營業額 店面成擺設

  只送外賣,沒有堂食店面的“空中樓閣”,它們是如何産生的呢?與外賣App的推廣有聯繫嗎?記者再次打開了一款外賣App,在附近外賣的前50項搜索結果中,有13項是在我市比較知名的連鎖加盟店,其餘37家餐飲店中,記者走訪了7家,其中有4家店面是1樓商業門市,但4位店主均表示,他們的營業額主要依賴外賣收入,而另外3家店位於居民樓的2樓或2樓以上,已經沒有供堂食使用的店面,只提供外賣服務。

  “我每天營業額在3000元左右,其中至少也有2000元是外賣收入,佔營業額總收入的近七成。冬天更誇張,有時店裏只進兩三撥人,剩下的(收入)全部都靠外賣。”高大姐在義和路上經營一家黃燜雞米飯,記者在午飯時間走進了她的店門,卻見大堂裏冷冷清清,一桌客人也沒有。她告訴記者,自己開店兩年,自從黃燜雞米飯有些“過氣”後,來店裏吃飯的人就越來越少,半年前,為營業額憂心的她加盟了一款外賣App,外賣的數量就逐漸漲了上去,兩個月前,她又加盟了另一款外賣App,現在的收入基本都依賴外賣。“我們家現在除了我、廚師以及送餐員之外,只有一個服務員了,大堂基本就是個擺設,這樣下去,我考慮把門店撤了,就在樓上租個房間專做外賣,同行裏不少這麼幹的。”高大姐説。

  雖然被外賣App挽救了營業額,但加盟費和外送費也成了餐飲商戶們的一塊心病。小蓮在西康路上經營一家甜品店,她透露説,只是加盟的話,外賣App一般是包年收費,按排版名競價方式,排名越靠前,付費越多,她的小店每年要交5000多元的加盟費,而有些App方會提供統一的外送服務,這種情況下費用往往更高。“我現在加盟的這款App就是統一配送,每筆訂單都要提成20%作為配送費,也就是説我賣出100元的東西只能得到80元。”小蓮説,她做甜點時用料好,成本較高,20%的提成有些負擔不起。

  疑問

  沒進過的店真的靠譜嗎

  對於去過的飯店,無論是吃堂食還是外賣,看過店主高挂在店裏的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小麥多少都比較信任。可是,聽説“空中樓閣”的情況後,他就對最近吃進肚裏的飯菜不是那麼放心了。“這樣的店,連店面都沒有,輕易注意不到,到底是不是合法經營的啊?App上就這麼把這些店挂上去了,到底有沒有審核過啊?”他質疑説,要是自己吃這些店的外賣,出了什麼問題,老闆把牌子一摘,就往居民樓裏一躲,把門一鎖,該找誰説理去?

  加盟一款外賣App,需要什麼樣的資格呢?在某外賣App的網站上,明確寫著加盟者需要提供營業執照,而當記者點擊申請加盟的連結時,頁面僅僅要求提供姓名、店址、聯繫電話和“是否有營業執照”等資訊,並在填寫完畢並確認後,馬上給出了“提交成功,我們會在7個工作日內和您取得聯繫”的答覆,整個過程中,該網站只字未提衛生許可證。

  那麼,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是否需要在下一步“取得聯繫”後,向App提供呢?記者以加盟者身份撥打了該App的客服電話,工作人員卻一問三不知,除了營業執照外是否還需要衛生許可證,如何審核這些證明,是否有專人到店審核……對於這些問題,他一概表示“我這邊不了解,需要等長春地區的負責人跟您聯繫後,您在向他諮詢。”

  難道對於各地加盟商戶的資格與情況,App方面就全權交由當地負責人處理,完全不加掌握嗎?當記者再次撥打客服電話時,工作人員得知記者的身份後,表示將會把“空中樓閣”等情況記錄下來,並由專人回復,但截至記者發稿前,並沒有得到相關回復。

  説法

  第三方平臺應承擔責任

  對於加盟商戶的具體情況,以及餐飲類商品的衛生和安全,外賣App平臺方面是否應該了解並負有責任?記者諮詢了長春市消費者協會,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在手機或網路訂餐平臺上經營的商戶相當於平臺的業戶,對於業戶的經營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平臺有管理上的責任,無論是商家出現食品安全、衛生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倒閉、聯絡不到,平臺方有責任為消費者提供商家真實資訊方便維權,如果資訊虛假,平臺方應承擔一定責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