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強軍路上的科研尖兵

  • 發佈時間:2015-05-19 01:31:0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清華大學本科、碩士、博士,公派美國名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國防科技大學首屆“青年拔尖人才”培養對象……

  “我很幸運,國防科大給了我最好的圓夢舞臺。我就是覺得,投身國家和軍隊重大工程研究,應該成為更多我們這一代年輕知識分子的選擇。”夏日,問及4年前特招入伍的初衷,曲天良微笑的表情嚴肅起來。

  選擇,實現夢想的起點

  清華大學,是曲天良實現夢想的起點。

  清華大學一流的師資條件和良好的學術氛圍,使曲天良如魚得水,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曾擔任物理系黨委委員、團委書記,積極組織各類公益活動,獲得“清華大學優秀輔導員”“北京市優秀輔導員”等稱號,2011年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他作為優秀學生代表在畢業大會上發言,並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

  畢業季,曲天良受到各方關注。大連某知名高校以豐厚條件誠邀,而他的妻子已在大連一家效益不錯的單位工作。同時,英特爾等幾家著名大公司也向他拋出“橄欖枝”,開出數十萬年薪。何去何從?最初的夢想和兩彈元勳的精神感召,讓他決定走從軍報國之路。依據國防科大與清華大學簽署的交流合作協議,清華學子可直接參軍入伍。經過考核、面試等程式,他終於如願以償。

   逐夢,來到湘江之畔

  2011年9月的一天,曲天良到國防科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報到。該院在我國著名鐳射陀螺技術專家高伯龍院士、著名高能鐳射技術專家趙伊君院士帶領下,經過多年發展,有多支團隊已成為我國相關研究領域的國家隊和主力軍,多項技術達到國際一流水準,創造了相關領域國內的多個第一。

  沒有鮮花,沒有歡迎會。在試驗室巨大的三軸轉臺旁,一個身著大汗衫、體形微胖中年人向他伸出寬厚的手掌:“歡迎你,小夥子。我們這裡不是整天坐辦公室,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實驗室,在外面跑車,所以我們做的東西到部隊頂用好用。”這位工人師傅模樣的人,竟然是我國光學界鼎鼎大名的龍教授。

  進研究所伊始,曲天良就被列為重點培養對象。所長親自擔任導師,併為其量身定制了培養舉措。在這個全新的天地裏,曲天良既感興奮也倍感壓力。他暗下決心,一定要闖出一番自己的天地。

  攻關,青春讓夢想花開

  為“啃”下某套工藝中一個“硬骨頭”,曲天良拜兩位教授為師,從基礎的工藝技術學起,一點點摸索、一步步實驗。每天付出十幾個小時,半年多瘦了一大圈,該項工藝核心的“門道”逐步被他摸著了。

  恰在那時,楊教授要出國一年,加工該項元器件的重擔就全部落在曲天良的肩頭,這正是鍛鍊他獨立開展科研能力的機遇。不負厚望,他出色地完成了各項科研和保障任務。曲天良提出用光學多層膜的群延遲效應實現“超光速”鐳射陀螺研究方案,撰寫的論文被《自然》旗下期刊《科學報告》發表。業界對此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設計思想新穎,結構簡潔緊湊,工程改動少且易於實現,為高精度小型化鐳射陀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對快光感測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應用價值。

  夢想花開。2013年曲天良入選國防科大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14年被評為學校“十大學習成才標兵”,榮獲學校研究生教學優秀個人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4項,作為骨幹成員參與多項重點型號工程和預研項目,成功解決了諸項關鍵技術問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國防專利兩項。與此同時,曲天良在多家國際刊物發表SCI論文8篇,累計被他引150余次,其中4篇進入ESI檢索排名前10%。他還擔任了兩家權威刊物審稿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