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業市場續寫不老傳奇

  • 發佈時間:2015-05-18 15:31:4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羅博 王政 周科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幾年來,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經濟飛速發展,而實體專業市場則遭遇國內市場相對飽和、外貿市場持續不振的“雙頭擠壓”,呈現遇冷、蕭條之態。“一熱一冷”之下,人們談論曾經創造出商貿神話的“南義烏、北臨沂”時,自覺不自覺地都會有點“下一步怎麼辦”的擔憂。

  然而,當記者來到市場,深入市場,解剖市場,看到大大小小的商貿攤位人聲鼎沸,南來北往的客商住滿星級酒店,物流車輛排成長龍……一切依然充滿生機與活力,不禁感嘆,神話仍在延續,神話的背後是不老長青的市場。

  在義烏,幾年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和當下的電商衝擊,讓這裡從過去的快速增長步入了新的發展區間。從商戶到官員也都早已意識到,持續30多年的高速增長讓小商品的成交規模基本達到了峰值,租個店面就能賺錢的時代一去不返了。

  在臨沂,人們也越來越感受到來自轉型升級和外部激烈競爭的雙重壓力。如果難以保持現有優勢,就隨時有被邊緣化的風險,這樣的擔心並非“盛世危言”。

  記者採訪的一位商戶的“傳奇”經歷印證了這一切:他曾經在義烏小商品城開三輪車幫商戶拉貨,他的一個“大客戶”是在商場做生意的小姑娘,在閒聊中他得知市場充滿了機會,於是他賣了三輪車加入到商貿城當起了商戶。如今,他的貨物遠銷10多個國家和地區,營業收入也以百萬計。

  時光倒退10年,這樣的故事在義烏和臨沂曾頻繁上演。

  而今,記者聽到的最多的卻是另一番故事:30歲的臨沂小夥李連曉3年前開始“觸電”,從電子商務的門外漢依靠賣裝飾畫成為“電商達人”,去年一年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其中“雙十一”當天的銷售額就超過200萬元,僅一款暢銷畫就賣了1萬多件。“網際網路+”是大勢所趨,類似的創富神話仍在繼續。

  記者深刻感受到,無論是起步于“雞毛換糖”式發展的義烏,還是習慣於“現場現貨現款”交易的臨沂,如果説過去擔心電商對實體市場的衝擊和影響,而現在則是更多利用這一新型商業模式帶來的市場與機遇。

  其實數據早就説明瞭一切。義烏小商品實體市場成交額花了幾十年才成為世界第一,這麼多年沒有一個市場能夠超越。而去年義烏整個電商的交易額已達1153億元,連續兩年跑贏實體市場交易。即便是發展相對較晚的臨沂商城,去年也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309.5億元。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再造一個網上商城指日可待。

  人們説,這是新舊增速的轉化孕育出新的發展機遇,自我警醒的危機意識倒逼出新的發展動力。

  30多年來,臨沂和義烏在不沿邊不靠海的山區,一個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專業市場集群、輻射全國2000多個縣的物流基地;一個則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市場、“中國製造”走出去的橋頭堡。正是這樣的市場效應,讓各種衝擊來臨時,都能以整體的規模力量與變革能力去應對。

  隨著實體市場優勢與新型商業模式的深度融合,隨著順應、引領市場的意識和能力逐漸增強,義烏和臨沂才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繼續延續奇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