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合理薪酬確保醫院公益性

  • 發佈時間:2015-05-18 07:16:0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因為不論在哪個國家,醫療服務的公益性都是政府買來給民眾的,甚至可以説是政府的責任,而不是醫生的責任。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出了《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其中一個重點是合理確定醫務人員薪酬水準,很顯然,這是醫藥分開之後馬上要面對的。而出臺這個《意見》的最終目的,是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的問題,使公立醫院回歸公益化。這就提出一個問題,怎麼能使高水準的醫生心甘情願地在公益化的醫院中為病人服務?

  眾所週知,醫療行業培養週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這些理應成為醫生薪酬定價時的參照,之前之所以以藥養醫,之所以有紅包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醫生的薪酬與勞動價值不對等。現在,強制醫藥分開,顯然可以斷了這種不正之風,但是,醫生自由執業也同時開始,這自然又成了新的挑戰。通俗講,醫生也是凡人,他們為這個職業付出很多,自然希望高薪厚祿,因此,完全可以選擇報酬更高的自由執業,這樣的話,能體現公益性,能最大限度服務於民的公立醫院的水準,是否就要受到影響?

  四月中,廣州的醫生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工作室”,這是具有思維獨立、診療獨特的醫生或他的團隊,獨立於原來醫院建立的“工作室”,它們一般沒有註冊資金,依附在一些機構之中或獨居一地,不存在資金和成本的困擾,僅僅是個人醫術的表達。而這种醫術的表達,早就被社會“特需”了,可能是“特”有錢之需,也可能雖然沒錢,但是“特”急之需,不管哪種“特需”,都不是公益化醫院能提供的,該提供的。

  既然是公立醫院,就應該強調公益性,就應該給國人的基本醫療、基本就醫需求“兜底”。如果説它是一張錦的話,醫生的個人工作室或者自由執業,顯然是錦上之花,“花”的含金量高於“錦”,醫生棄“錦”選“花”,也就無可厚非,甚至是一種新型的便民模式。因為不論在哪個國家,醫療服務的公益性都是政府買來給民眾的,甚至可以説是政府的責任,而不是醫生的責任。所以,這個公益性不能脫離醫生的勞動價值去談,政府對醫生也就不能“強買強賣”。

  因此,《意見》提出的“加快研究制定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改革方案”就變得非常重要,這一方案必須充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能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如果這句話是空話,醫院的公益化也就成了空話。佟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