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公立醫院公益性將有考評指標 績效與院長年薪掛鉤

  • 發佈時間:2015-04-09 09:16:2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今年將出臺公立醫院評價指標體系,可對公立醫院的公益性進行界定,併為績效考核和薪酬改革等提供依據。北京商報記者昨日從2015年北京衛生計生工作會議上獲悉,北京將研究試行與公益性績效考核掛鉤的院長年薪制,同時提高人員費用佔公立醫院經常性支出的比例。業內認為,院長年薪與公益性績效考核掛鉤可使醫院更好地發揮公益性的作用,而提高人員費用佔公立醫院支出的比例,可以有效地遏制公立醫院的無序擴張。

  公立醫院評價指標體系醞釀出臺

  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要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作新機制。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公立醫院院長表示,目前公立醫院已經在承擔不少公益性,比如重大災難救援、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等,只不過很多都還沒有納入到指標體系中去,沒有形成量化的東西,而制定公立醫院評價指標體系,可以使醫院的公益性細化為一些具體標準,更加明確、完善。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育德指出,目前政府對於公立醫院投入較少,公立醫院要靠創收解決自身運營問題,讓公立醫院完全發揮公益性不太可能,畢竟醫院還要生存下去。公立醫院發揮一些公益性還是有條件的,但是由於各醫院情況不一樣,還需要一些統一的標準、參數。

  首都醫科大學社會醫學與衛生管理系教授崔小波介紹,醫療其實不僅僅是看病,應該包括預防、療治、康復等多個環節,現代醫學的研究發現,健康的決定因素是社會,疾病的成因構成也是由社會因素起到主導作用的;不僅傳染病是這樣,各種慢病也是如此。但由於激勵機制的問題,現在醫生只能關注于治療,沒有時間幫助患者分析病因和預防疾病,為醫院配備醫務社會工作者,幫助患者解決那些人際關係、經濟緊張、轉診服務、隱私或情感問題等,希望北京也能把醫務社工加入到公立醫院的評價指標體系中。

  院長年薪與公益性績效考核掛鉤

  薪酬問題一直是公立醫院改革關注的焦點,會議明確,將探索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分配製度改革。支援各醫療單位建立科學的人員績效評價機制和體現醫療衛生人才價值、適應行業特點的分配體系。研究試行與公益性績效考核掛鉤的院長年薪制。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院長唐旭東坦言,從目前釋放的政策信號可以看出,未來院長收入高低,將主要體現在醫院平均住院日降低程度、藥佔比數量等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水準。

  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則表示,按照國際水準,醫務人員的工資是社會平均工資的3-5倍,屬於收入比較高的職業,而我國醫務人員收入還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水準,醫務人員的辛苦付出與收入還並不完全匹配。我國醫務人員工資到底該處於什麼水準,需要哪些機制保障,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目前醫院的工資嚴格按照事業單位工資來執行,主要包括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醫院營收跟院長工資並沒有直接關係,把院長年薪與公益性績效考核掛鉤,可能是為了使醫院更好地發揮公益性的作用。”楊甫德説。

  提高人員費用支出比例

  此外,會議還明確,在控制醫藥費用增長速度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人員費用佔公立醫院經常性支出的比例。監測不同層級公立醫療機構人員薪酬水準。

  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指出,目前公立醫院大部分支出用於採購設備和擴充床位,用於人員費用的佔比較低,提高人員費用支出比例,可以降低公立醫院的無序擴張。

  近年來,公立醫療機構的擴張如野馬脫韁,近三年來,全國三級醫院的床位數每年增長都不少於20萬張。去年,國家衛計委下發緊急通知,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要求各地暫停審批公立醫院新增床位。

  “公立醫院的擴張與目前的逐利機制有關,希望通過擴張換取更多創收。目前大部分公立醫院因為負債擴建,只好在病人身上開藥、開檢查單來增加收入,最終導致過度醫療。”一位業內人士説。

  崔小波認為,在醫院裏最重要的資源是醫療和護理技術資源,不是設備和房屋。所以,在歐美醫院的支出中,佔主要支出的是人力支出;而我國則相反,政府投入主要在硬體、房屋和大型設備上,而醫護人員的勞動價值卻很低。醫生門診看一個患者只有3-5元,一名護士護理一天病人只收取7元。提高人員費用佔公立醫院支出比例,有利於保障醫務人員收入,同時可以有效遏制公立醫院的盲目擴張。北京商報記者 王曄君/文 王飛/製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