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深化醫療改革維護公立醫院公益性

  • 發佈時間:2015-05-17 21:22: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董子暢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中國深化醫療改革 維護公立醫院公益性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電 (記者 董子暢)中國國務院辦公廳17日發佈了《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一項長期複雜的系統工程,公立醫院改革又是醫改的重中之重,廣為社會各界關注。

  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指出,公立醫院系統是中國整個醫療體系的“主力軍”。2013年,公立醫院床位數佔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床位數的比例是87.8%,入院人數佔全國的64.1%,診療人次數佔全國的33.6%。“因此,公立醫療體系佈局和運作是否合理、公立醫院服務是否良好、行為是否規範,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就醫感受。”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強調,要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對此,中華醫學會黨委書記饒克勤指出,完善補償機制是公立醫院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

  饒克勤説,中國醫療費用結構異化,主要表現為,政府投入不到位,財政補助約佔公立醫院收入的8%;醫療服務價格嚴重扭曲,即使城市大醫院,教授或主任醫師門診診療費僅為4—10元人民幣/人次;藥品和醫療耗材費用嚴重虛高,一些藥品價格高出香港公立醫院同種藥品的十倍,“以藥補醫”導致部分醫務人員行為扭曲;沒有建立制衡的激勵與約束機制,醫務人員沒有參與改革的積極性。

  此次《指導意見》再次重申了公立醫院改革的三個核心目標和策略:“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

  “三者環環相扣,維護公益性的目標不能靠犧牲公立醫院及其從業者的利益而實現,而必須要通過建立起符合行業特點、體現其勞動價值的人事薪酬制度等手段來調動‘主力軍’參與醫改的積極性。”劉遠立説,因此,調動積極性是維護公益性的必要條件。與此同時,由於維護公益性和調動積極性都是有成本的,而資源又是有限的,所以,公立醫院的改革也要考慮可持續性,避免掉進以政府財政“債臺高築、難以為繼”為突出表現的“福利社會”的陷阱。

  目前,中國普遍實施的支付方式是按項目、按藥品加成率付費。由於缺乏監督機制,處方大小、檢查多少與科室績效、醫生收入掛鉤,缺點暴露尤為充分。

  《指導意見》提出今後公立醫院要建立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按服務單元等複合型付費方式,逐步減少按項目付費。

  劉遠立認為,公立醫院改革抓住了支付制度改革就是抓住了整個醫改的“牽牛鼻子”工程,只有糾正了“扭曲的支付制度”後,包括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在內的其他一系列改革措施才能奏效。

  長期以來,政府在公立醫院發展方向、資源配置等重大決策以及院長聘任、資産和運作監管等方面沒有完全承擔起責任。公立醫院的部分重大決策權由醫院管理層實際掌控,且權力的使用缺乏制衡,成為公立醫院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公益性淡化主要原因之一。但同時,政府又在不同程度上通過行政手段直接干預醫院的經營管理事務,不僅影響到公立醫院的管理效率和效果,也因權責扭曲而難以問責。

  “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是實現改革目標的主要路徑之一,其核心是落實政府的辦醫職責,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法人的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明告訴記者,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建立的目的是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權力運作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獨立法人地位,即公立醫院院長要有獨立的經營管理權,但在分權的同時一定要有制衡機制。

  吳明指出,《指導意見》再次強調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並更加明確了相應改革措施。首先調整或整合政府部門之間的權責,其次是調整政府和公立醫院院長之間的權責。總的來説,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是通過影響院長的權責,影響醫院的運作機制,從而影響醫院的行為。(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