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門票優惠,何必都趕旅遊日

  • 發佈時間:2015-05-18 05:29:50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蔣衛陽

  5月19日“中國旅遊日”將臨,全國各地不少風景名勝區紛紛推出門票優惠或免票活動,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不過,今年5月19日這一天並非休息日,廣大上班一族恐怕只能“心嚮往之”,而實不能至。不過,當初在設定旅遊日時,就已經將其定位為一個全民參與、全民受益的宣傳日、推廣日和發展日,非法定節假日。因此,風景名勝區在這一天推出各類門票優惠或免票活動,更大意義在於宣傳推廣旅遊文化,營造推動旅遊的良好氛圍。

  應該説,這樣的初衷出發點是好的,也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提高公民旅遊意識的目的。不過,如果每年的旅遊日,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只是門票優惠或免票以及相關的一些紀念活動,那麼旅遊日意義就要打上一些折扣,而更多地停留在營造氣氛的淺層次。

  掐指算來,到今年已是第5個旅遊日了。2001年5月19日,我省寧海市民麻紹勤以寧海徐霞客旅遊俱樂部的名義,向社會發出設立“中國旅遊日”的倡議,建議將《徐霞客遊記》首篇《遊天台山日記》開篇之日(5月19日)定名為中國旅遊日。2011年3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決議,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而當年的首個“中國旅遊日”主會場,正是設在《徐霞客遊記》的開篇之地寧海縣。

  本世紀開始的10年,正是我國旅遊業逐步興起的年代,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之後,旅遊産業作為“無煙工業”,更得到了國家的重視。當初旅遊日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設立的,5年來,旅遊日在提高公民旅遊意識,激發人民群眾旅遊熱情,充分發揮旅遊業在擴大內需、促進就業、傳承文化、提升素質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我國旅遊業起步雖晚,但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按照國際上的一般看法,當每人平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旅遊需求開始産生;突破2000美元,“大眾旅遊消費”開始形成;達到3000美元,旅遊需求就會出現爆髮式增長。而去年,我國每人平均GDP已超過7000美元,旅遊業更是出現井噴行情。以資本市場為例,依託我國旅遊消費迅猛增長,到去年底,海內外上市的我國旅遊類共有53家企業,整體市值實現10年10倍增長。

  隨著大眾化旅遊時代的已然到來,我國旅遊業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比如,近年來,一些風景名勝區門票“漲聲不斷”,“門票經濟”儼然成為一些地方和景區的生財之道。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今年4月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共有186家5A級景區,門票平均價格達112元,讓不少消費者望“票”興嘆。

  與此同時,一些景區旅遊基礎設施跟不上需要,部分景區在黃金周等熱點時段往往人滿為患,遊客在食、住、行、停車等方面都會遇到困難。旅遊內容也相對單調,有遊客戲謔:“白天看廟,夜晚睡覺;白天疲勞,夜晚無聊。”

  即便站在風口上的線上旅遊,投訴率也居高不下,反映出其在代理商管理、行銷等方面還存在亟待改進之處……

  上述種種問題和現象,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也制約了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而在這些方面,是否也能通過旅遊日的相關活動得到反映,以便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正確對待,共謀對策?這樣做,或許比單純的宣傳造勢要更貼地氣,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經濟新常態下,有許多新現象、新問題等待我們去加以研究。比如一季度貨物發送量同比下降,旅客發送量卻階梯上升,更多人選擇出行和旅遊。我們應如何適應當前消費個性化、多樣化的主流趨勢,創新消費模式,充分釋放居民消費潛力?在這裡筆者想舉一個米其林的例子。自1900年有了第一版《米其林指南》,一個多世紀以來,《米其林指南》作為美食聖典,流傳日廣。有人這樣評論,評上三星,你值得為了這個餐廳安排一次旅行,二星則值得為了廚師繞路去吃,而一星是優秀代表……這不將是飲食與旅遊文化結合起來了嗎?類似的創新,對國內旅遊業不也是個啟發嗎?

  旅遊日除了門票優惠,可做的文章還有很多。國務院去年印發《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將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地政府議事日程,作為勞動監察和職工權益保障的重要內容,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加快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可從目前情況看,一些地方和單位落實的情況並不樂觀。旅遊日在這方面,可否加大力度鼓與呼?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面對這些問題和矛盾,只要年年旅遊日持之以恒加以推動解決,只要全社會持之以恒加以關注,中國旅遊業必將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