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票房”變身文化大院
- 發佈時間:2015-05-16 08:32:45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林
斑駁的舞臺邊上,一個小屋就算是化粧間了。十幾個京劇票友坐在一起,勾臉兒、勒頭,準備著各種行頭。外面,陸陸續續來了百十來位票友,噓寒問暖,習鼓弄琴……在位於北京朝陽區東壩一帶的這間小劇場裏,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天都會發生。
外人恐怕很難想像,這個藏在一家飯莊後院兒裏的小劇場,此前連個正式的名字都沒有,卻是百年京劇“老票房”“憩余同樂社”的所在地。如今,這裡終於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群生文化大院”。
百年“老票房
”幾度經風雨
掛牌當天,今年90歲高齡的王士榮早早地就坐在了小劇場的第一排,他是憩余同樂社年紀最大的一位票友。看著劇場墻壁上挂著的12位票房主演的彩粧照片,王士榮不住感慨:“以前哪兒有這麼好的扮相和照片啊,很簡陋的。”
憩余同樂社創建於1910年,是新中國成立前東壩唯一的京劇票房。王士榮10歲那年,第一次跟著唱老生的二哥來票房玩耍。在他的記憶裏,那時候票友要想登臺唱戲,很是不容易,“得等到有戲班子來東壩演出的時候,票友們借人家的服裝,請人家給化裝,用人家的場子,才真的能唱起戲來。”那年月,票房沒什麼財力,即使平時為鄉里人跑個堂會,票友們也得跑到前門一帶的煤市街,向“三義永”戲裝店租服裝。
1937年,憩余同樂社的創辦人去世了,票房也就此解散,幾十位票友只能在各自家裏玩玩兒。直到1962年,東壩文化站成立了業餘京劇隊,30多位還健在的老票友才重新聚在一起。“有國家支援,我們心氣兒可高了。”王士榮回憶,那時候大家聚在一起排的都是大戲,《鳳還巢》《十五貫》《打漁殺家》,紅火著呢。這番紅火一直延續到“文革”不得不中斷,又在上世紀80年代再度恢復。
六旬“戲癡”自建小劇場
憩余同樂社的第五代社長趙群生,也是大院所在飯莊老闆娘的父親,今年已是68歲了,在東壩一帶是有了名的“戲癡”。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憩余同樂社一直在東壩禮堂活動,2008年,禮堂因為年久失修,已經不能再演出。眼看著票房又要面臨解散的問題,趙群生提出,在自己大女兒經營的飯莊後院兒,把一間舊倉庫改造成個小劇場。他去二手市場買來舊木料和舊桌椅,每天躲在倉庫裏敲敲打打,折騰了幾十天,竟然真的拼湊出一個簡陋的小舞臺。
説實話,那時候原來的老戲迷漸漸都上了歲數,很多年輕人對京劇沒那麼大興趣,東壩的票友越來越少。為了擴大票房的影響力,趙群生在自己的三輪車上扯上一道條幅,寫上憩余同樂社的簡介、活動時間、聯繫方式,甭管去哪兒都騎著這輛車轉悠,到了星期天,還要到人多熱鬧的菜市場繞圈兒。沒想到,他用這樣的方式還真拉來了附近的不少票友,憩余同樂社的名聲也越來越響。
文化熱心人得到政府支援
票友多了,票房漸漸又成了氣候,趙群生要操持的事兒也更多了。2010年,一幫評劇票友和民樂愛好者也加入了憩余同樂社,小劇場裏的人氣兒越來越旺,就連酒仙橋一帶的票友都慕名來參加活動。為了讓大家長本事,趙群生自掏腰包,先後聘請了10位京劇和評劇專業演員,給票友們講課傳藝。“很多人問我圖啥,我就圖‘幸福’倆字。看著這麼多人喜歡上京劇這個民族瑰寶,我心裏就高興,覺得自己為民族文化的傳承盡了微薄之力。”趙群生説。
憩余同樂社的變化,引起了朝陽區政府的關注。從2005年起,朝陽區開始扶持民間文化場所,像這種以家庭為單位,居民自發建立並自行管理的文化設施,都被命名為“文化大院”。到目前,朝陽區一共命名了11個文化大院,憩余同樂社所在的小劇場,已經成為居民文化活動中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