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宿豫區借力“京東”村村織網

  • 發佈時間:2015-05-15 06:34: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閆超傑郭明利王鵬

  “過去大夥都為農産品銷售犯愁,現在村裏開了網店,優質大米、草雞蛋、來龍麵粉等土特産銷售可火了,單單春節前後一個月,銷售額就突破了10萬元。”提起村裏的網店,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光明村黨建書記、大學生村官曹鑫説。不只是在光明村,在宿豫區,村村都有的農村電商已是名副其實的“金名片”。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宿豫區實施的“一村一品一店”建設工程。

  宿豫區委書記張曉偉介紹説:“在‘網際網路+’的戰略新機遇下,農村電子商務在宿豫逐漸紮根成長。我們借助京東全國客服中心和京東農村電商全國首個示範縣(區)在宿豫區的優勢,大力實施‘一村一品一店’建設工程,初步探索出一條以村居黨群服務中心為依託、以京東農村電商合作點為核心的農村電商新模式。”

  近日,筆者走進了宿豫鄉村大地,零距離感受農村電商發展的鮮活脈動。

  網上大集實現“村村通”

  “以前買些東西真不易,一大早起來擠公交去趕集,實在是累。現在有了京東農村電商合作點,不出村就能買賣了,真方便!”新莊鎮朱瓦村村民朱勤秀説。

  通過“區引領、鎮搭臺”,該區建成京東農村電商項目合作點163個,實現全區127個村居京東農村電商合作點全覆蓋。村裏電商合作點建起來了,但如何讓農民真正掌握開網店技術呢?“老年奶粉都在這裡了,你看看它們的牌子和價格,跟街上的比較下,你要是想買哪一個,就點擊加入購物車……”這是侍嶺鎮大墩居委會專職黨務工作者、電商合作點義務宣傳員王曼在手把手演示給村民看。

  為了做好做實農村電商技術服務,宿豫區村村電商合作點都配備一名像王曼一樣的“義務宣傳員”,他們由專職黨務工作者、大學生村官、創業黨員等組成,負責收集當地資訊、宣傳京東品牌、指導村民註冊賬戶、引導村民下單、協助搞好物流等工作。目前,135名“義務宣傳員”開展技術輔導5000余人次,把電商知識送進了“尋常百姓家”。

  截至目前,宿豫區依託127個村居黨群服務中心,著力推進“一村一品一店”建設,按照“一個門頭、一套流程、一塊公示牌”的要求設置配套設施,統一設立辦公區、下單體驗區、洽談休息區及倉儲區,實現京東農村電商合作點、網路創業遠端教育培訓點、地産品上網推廣點“三個100%”村級全覆蓋,實現電子商務“村村通”。

  “觸電上線”讓土特産有了好去處

  “起初,在村裏黨建書記的動員下,我們抱著試試看態度,建立了‘梨園灣’農産品銷售服務平臺,銷售梨園灣的酥梨、梨汁、梨醋等特色農産品。沒想到效果真不錯,短短2個月,上線的8種商品,銷售額就突破了15萬元。”宿遷市順河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康寧説。

  為了把優質土特産賣出好價錢,宿豫區因勢利導,規劃建設了京東商城·宿遷館,推動本地“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農産品地理標誌)農産品網上銷售。目前,京東商城·宿遷館已確定57家企業將正式入駐。

  據了解,宿豫區結合自身經濟結構和生態産業特點,加大人才資源、高新技術和資金貸款等方面的扶持,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特色農産品先行網上銷售,如丁莊大菜、新莊蓮藕、大興花生等。目前,全區依託京東農村電商註冊成立網路銷售公司10個,成功在京東商城上線銷售多種地産品,有效破解農産品賣難問題。

  京東“雲數據”助力優化農業結構

  “現在很多客戶都喜歡有機大米,我們就流轉800余畝土地進行種植,整個過程不使用任何化肥和農藥。同時,我們還根據京東後臺積累的‘雲數據’的分析反饋,掌握了市場需求,決定將種植面積擴大至2000畝。”宿豫區豫東稻麥生産合作社負責人李江説。

  李江所説的京東“雲數據”,其作用可是了不得。據京東商城一位數據分析人員説,從京東“雲數據”分析來看,可以挖掘不同用戶群體對農産品的需求,農業企業根據京東訂單組織生産經營,農戶則將自己的土地進行流轉,成為農業工人或與農業企業結成産銷聯盟。實踐表明,京東農村電商合作點已經成為組織、協調農業生産各環節的中樞神經,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闢了新途徑。

  目前,該區共有42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牽手”鄉村建基地已有20多家,基地面積逾3萬畝,基地農戶每人平均增收700元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政企合作力度,按照‘一村一品一店’的要求,充分利用京東農村電商的平臺和渠道優勢,優化農業結構,真正實現網際網路和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力爭把宿豫區打造成中國農村電商發展的一面旗幟。”張曉偉信心滿懷地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