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兗州區“小農水”建管並重潤民心

  • 發佈時間:2015-05-15 06:34: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美榮高磊

  “種糧大戶之所以把這裡選作高産基地,主要是看中這裡水利條件好,便於大面積機械化作業。”5月7日,山東省兗州市兗州區小孟鎮蘇戶村村支部書記蘇公民告訴筆者,因為水利條件的顯著改善,以前每畝800元沒人承包的地,現如今他們以每畝1200元的價格流轉給了良友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

  據了解,兗州區自2010年起便在區轄的10個鎮街實施了小農水建設,累投資金達到1.4億元,近17萬畝中産田變成節水灌溉高産田,糧食生産實現“十一連豐”,項目連續3年在全省年度驗收中均為優秀,其中2012年更是獲得了山東省水利行業優質工程的最高獎項——魯水杯。

  “田間水龍頭”真方便

  在小孟鎮李堂村麥田裏,麥苗油綠,孕穗開花。66歲的村民蘇茂義正忙著在地頭澆地,“現在地頭就有排水口,刷刷卡就能澆地,誰有工夫誰就澆,不用等了,也不用下泵整壟溝,省事多了。”

  蘇公民介紹説,現在澆地不只省時省事,還省錢了。原來每畝地用14度電,需花16.8元,現在每畝地用9元,每畝地省7元,一年澆6~7遍水,每畝地能省30多元;另外還減少了矛盾,原來為澆地大夥兒都爭,群眾之間因地角地邊、道路損毀、樹木遮蔭等方面的矛盾糾紛呈逐年上升態勢。現在全村2158畝地都能澆上水了,再也不用擔心爭機井的事了。

  “小農水”裏學問大

  “這個是我們自行研發設計的裝配式涵管橋,用蒸汽養護鋼筋混凝土代替石頭,好處是美觀、堅固、耐用,容易管護,都能申請專利了。”區水利局農田科科長全祥明介紹,兗州在小農水建設中,因地制宜設計出了一體化涵管橋,這樣既解決了石材資源少、價格貴的問題,也解決了砌石不容易養護的問題。

  此外,兗州區還推廣使用無井房射頻自動灌溉系統,通過鋪設地下PVC輸水管道,安裝玻璃鋼出水口,安裝射頻控制器,配套射頻系統管理機,大幅度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目前完成的17萬畝項目區灌溉系數已達到0.82以上。

  “不再建設井房,這樣做的好處既節省土地,還安全堅固防盜。”全祥明説,今年小農水建設項目覆蓋小孟鎮19村,建設面積3.27萬畝,目前已做到了射頻控制、管道、電纜、農田資訊監測全覆蓋。

  管護有了“當家人”

  “村裏成立了農民用水專業合作社,設立了辦公室,建立了規章制度,明確了一名水管員,負責設施檢修、維護、巡查,這樣就把村裏的機井統管起來。”蘇公民説,這樣做的好處一是明確了産權,歸集體所有,減少人井矛盾,便於管護;二是有利於土地流轉,避免“插花地”的出現,實現集中連片規模經營。

  全祥明介紹,兗州區進一步完善“三位一體”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通過對基層水利站、村水利員的業務指導和對區鎮村三級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的培養,以及搶修隊伍的監管,做到水利設施“有人管、有人修、有錢修”。

  據悉,為了管好用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兗州區在所有項目村推廣農民用水合作社管理模式,加快形成以用水戶管理為主,水利服務組織指導為輔的長效管護機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