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青:“能人效應”引領産業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5-14 07:29:51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閱讀提示

  2013年,高青縣蘆湖街道屋子村發生了洪澇災害,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降水,讓這個只有75口人的“迷你”小村走入公眾視野。如今的屋子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致富項目和産業,獺兔、苗木、黑小麥等特色養殖種植讓群眾擺脫了貧困,嶄新的面貌徹底顛覆了記者腦海中對這個“迷你”小村的印象。

  小村出能人,能人辦大事。在蘆湖街道,提起董國營的名字,很多人都特別熟悉,因為屋子村的特色産業都是由他一手創辦培植起來的,並輻射帶動了縣內外多家養殖戶和合作社。

  □ 本報記者 程芃芃

  本報通訊員 王克軍 耿夢琪

  用教訓鋪墊起來的成功

  初見董國營,幹練、自信,是他給記者的第一印象。自稱“文化程度不高”的他,説起自己的“創業史”,卻如演講家開講般一發不可收。他對創業的思考越來越冷靜,發展的步伐也越邁越堅定。

  董國營是個土生土長的農家子弟。20歲時,他便顯露出強烈的創業意識。上世紀90年代,他最先涉足的是建牛場、養奶牛,對祖祖輩輩以種地為生的尋常百姓來説,這在當時放眼全縣都是敢想不敢幹的“大事業”。沒成想,牛場是建起來了,但計劃不如變化快,因為當地還沒有形成養殖規模和成功範例,爭取不到資金扶持,購買奶牛的錢一下子沒了著落。董國營人生中的第一個創業夢想,行進到一半便夭折了。

  養牛事業雖未發展壯大,卻阻擋不了董國營發家致富、改變命運的步伐。很快,又一個創業門路浮現在他腦海中——養鴨!在充分了解市場後,他先是鼓動身邊的朋友投資肉鴨養殖,並於一段時間後親自試水、投資參與。從肉鴨養殖到批發鴨苗,他的銷售網路遍佈周邊地市,這為他以後的創業打下了良好的人脈基礎,織就了密密的銷售經營網路。董國營的成功創業影響帶動了周邊群眾,看到他養鴨賺了錢,百姓們便自發跟著他投入到養鴨産業中,屋子村成為小有名氣的肉鴨養殖基地。

  “成功是用教訓鋪墊起來的!”董國營這樣總結自己的創業經歷。他的創業路並非一帆風順,因受限于管理與技術,再加上成本投入,養殖開始階段雖然挺忙活,但用他自己的話説,養鴨子卻是“撥撥掙錢不見錢”。折騰了一段時間,利潤總算看得見了,行情好的時候,一年可掙10余萬元。幹勁十足的董國營又投資200萬元,想在更廣闊的領域謀求發展,結果一不小心卻栽了個大跟頭,無情的市場給了他重重一擊。

  適時轉型念好“生意經”

  一擊驚醒夢中人,在多數人看來養鴨利潤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的背景下,董國營開始認真思考起肉鴨養殖産業的未來走向。眼瞅著養殖戶越來越密集,市場幾近飽和,超出市場需求的養殖規模使養殖戶相互競爭,潛在市場風險越來越大。他冷靜地做出了一個決定:棄鴨養兔!

  與董國營的交談中,他幾次強調著這樣一句話:“行業發展受市場波動,呈波浪式浮動。在市場高峰期,抓機會大發展;在市場平和期,求穩定不盲目;在市場低谷期,縮規模尋轉型。”這些頗具指導意義的“生意經”,對初涉市場的創業者來説,成為規避風險的寶典。

  有了轉型的念頭後,經過四處考察,董國營發現當時淄博及周邊地市,獺兔養殖尚未形成規模,只存在家庭模式的散養,而這種利潤空間特別高的養殖一旦規模化,前景不可限量。此外,養殖獺兔投資少、風險小、繁殖快、飼養週期短。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隻兔子一年下7窩,一窩7隻。一隻幼兔市場價30元,一隻兔子一年掙近1500元。”而種兔更具潛力,一般市場價129元—150元一隻,行情好時能賣到200元。

  瞅準了就幹,董國營建起了種兔繁育基地,在縣科協的幫助下註冊了養殖協會。他的養兔規模很快便達到了2萬餘只,種兔2000余只,成為全市同行規模最大的養殖基地。

  不靠行政發動,不靠遊説鼓動,就能讓群眾聞風而動,讓客商聞訊而來,把商機、資訊、人心聚合起來,這就是董國營的本事。他採取“基地+農戶”的模式,毫無保留地向紛紛前來取經的群眾提供技術、經驗,還直接向養殖戶提供兔苗和種兔,並幫著銷售。在相隔不遠的大官莊村,任東國的養殖基地就是在董國營的帶動下建起來的,目前已達到8000隻的規模。董國營還輻射帶動了近300戶群眾從事獺兔養殖,引領他們逐步走上致富路。

  廣辟産業發展路徑

  董國營沒有就此滿足,圍繞農業産業化發展,他又開始嘗試多种經營模式,廣辟産業發展路徑。他先後成立了泰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廣贏苗木種植合作社,將屋子村及朱家、董家和新五合等鄰村2000多畝土地統一流轉,並在黃河入海口承包土地4000畝。一方面推廣種植黑小麥,通過黑小麥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使每斤黑小麥麵粉售價達10元以上,既增加了本村及鄰村的群眾收入,又做大做強了黑小麥種植品牌;一方面發展綠化苗木種植,僅此一項,就影響輻射200多戶群眾年增收超萬元。

  如今,他又眼光獨到地瞅準了濕地龍蝦養殖這一項目,在心中勾勒著自己的産業“航母”——山東省最大的淡水小龍蝦繁育基地。這個創業靈感來自於走街串巷的龍蝦收購小販,“小龍蝦這東西,成活率高,非常好養。目前全省沒有規模化養殖,市場缺口很大。”他打算借助本地的地理優勢——低窪鹽鹼濕地,並準備後續開發相關的配套加工産業。目前已確定了“精品養殖示範園+市場行銷”的發展模式,正在組建專門的銷售團隊,吸引養殖戶加盟訂單養殖。董國營笑稱,從牛、鴨、兔到龍蝦,別看“個頭”越來越小,利潤空間卻越來越高,這就是農業産業化的魅力所在。

  董國營的創業成功,啟發帶動了無數具有同樣夢想的農民群眾。在他們眼裏,董國營就是神通廣大的“能人”!當下,在沒有資金、資源匱乏的廣大農村,身處基層的“能人”就是最寶貴的資源,他們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激活的不僅是財富,更激活了群眾投身産業的信心和勇氣。

  “能人效應”是很多先進村的成功經驗所在。像董國營一樣,在高青縣,有一大批觀念新、見識廣、能力強的鄉土“能人”,他們積累了一定的技術、經驗和創業資本,積極發展優勢主導産業、領辦農業龍頭企業,成為創業興業的致富帶頭人。激活能人資源,釋放能人效應,實現“能人”帶眾人,眾人變“能人”,成為富裕一方百姓的妙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