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能人”村官能否當好致富“領頭羊”?

  • 發佈時間:2015-05-08 06:36:2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農村出現了一個普遍現象,那些年輕力壯的人都外出闖蕩了,留下“老弱病殘”留守村莊。然而近年在一些地方,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比如溫州農村,現在越來越多“少小離家”在外創業有成的企業家開始歸“巢”,擔任村書記、村主任。

  他們為何返鄉任村官?這些“能人”村官對於農村發展和基層組織建設又有哪些作用?請看《經濟日報》記者來自溫州樂清市一線的調研——

  誰願回來當村“官”?

  4月13日,記者到溫州樂清市北塘村採訪時,幾個村委在開會。根據今年規劃,村裏要建現代都市農業觀光園。他們正合計著,結合本村實際,拿出土地改革方案。

  2008年北塘村推舉在山西成功創業的蘇德生為村主任,如今他已連任三屆,書記、村主任“一肩挑”。而村兩委班子,12人中有7人是“企業家”。

  蘇德生告訴記者,他當村官主要是骨子裏的“鄉情”。儘管十幾歲就離開家鄉,闖蕩商海。20多年來,隨著生意越做越大,除了每年春節、清明和端午等重要節日,他已經很少返鄉了。2003年老父親病逝,他在村裏住了半年,這一次給他的“震動”很大。“當時,村裏很多小電鍍廠,違章棚子隨處搭建,污水直排入河,空氣污染十分嚴重。”他感慨,自己賺了那麼多錢,家鄉還是一副窮模樣。他決定,先拿出一筆錢來治水修路改善環境。“我的‘根’在北塘,將來還是要‘落葉歸根’的。”

  實際上,從2000年開始,樂清市就有大量在外創業“能人”回鄉擔任村幹部。截至去年,全市911個村7855名村兩委班子中,4304名有外出務工經商經歷,佔總數的54.79%。而在該市芙蓉鎮,“能人”村官已經形成一個群體。全鎮59個村,“能人”當書記和主任的就超過50個村。

  雁蕩鎮小岙村的陳全妙是2013年被“叫回家”來當書記的。採訪中,記者聽到這樣一件事:村級組織換屆前夕,樂清市組織部門到各村巡查。一行人剛進小岙村,就被村民團團圍住,大家七嘴八舌揭村兩委的“短”,説村幹部不團結,開會就吵架,周邊村發展突飛猛進,他們村10年“動也不動”。

  陳全妙説,“責任比生命重要,信念比金錢重要”。他在上海接工程,每年穩賺幾十萬元,小日子過得很滋潤。但是,“眼睜睜看著自家的村莊變成落後村我能‘見死不救’嗎?”現在,陳全妙每天馬不停蹄跑市裏、鎮裏,為村裏的項目爭取政策和資金。“雖然辛苦,心裏很踏實。”他説。

  有人分析“能人”之所以願意回鄉當村官,大致有三種情況:因為家鄉情結,感到自己有責任,要把村莊建設好;為了實現個人抱負,要借個平臺施展才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年齡大了想告老還鄉,頤養天年。

  記者在採訪中多次問“能人”為什麼願意當村官?他們説當村幹部是“爭氣不爭財”,沒有報酬反而倒貼,近乎義務還要受氣。但是有人坦白:當村幹部可以帶來面子和榮譽,獲得村民的尊敬和後人的好評。一個“能人”村主任對記者説,他之所以願意放棄每年數十萬元的企業收入,不是因為這個村“官”有多大,而是圖個心安。他説經濟上獲得成功後,就希望為村裏的父老鄉親做一點好事,獲得村民的認同和好感,當村幹部為村民辦實事是他獲得聲望的重要途徑。

  村“官”們都做些啥?

  汽車在樂清芙蓉鎮西塍村一個倣古建築前停下來,記者還不相信這個像博物館一樣的地方就是村委會的辦公樓。

  村支書余晨曦介紹他2004年上任後,村莊突飛猛進的變化:眼前的新大樓是村兩委2005年的“傑作”。大樓前佔地30畝的公園以前曾是最臟的垃圾場;2006年村裏又修了500米的堤塘,之後每年颱風季來臨村民都安然無恙;此外,村裏建造了貫穿全村東西南北的二縱二橫大馬路,每條都有8米寬。現在,全村都是新房子,貧困戶也有一半人住上了安置房。

  余晨曦説,村官雖然是基層“小官”,可是責任、義務和任務一點也不少。從大了説,“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必須按時完成和辦理上級下達的諸如計劃生育、植樹造林、農田水利、秸稈禁燒及迎接檢查等工作任務;從小處講,也要處理為群眾開證明信、蓋章和調解民間糾紛等雞毛蒜皮的事。“村裏的事情做不完的”,當了10年村支書的余晨曦體會很深。

  村主任張建斌説,“村幹部就是給老百姓做事的,你做得好,百姓會説你好。外人來村當幹部,幹一陣子就走了。我們是本村人,幹得好子孫都被人尊敬,幹不好‘遺臭萬年’。”

  2003年,西塍村每人平均純收入不足500元,現在“資産上億的有六七戶,上千萬元的多得是。”張建斌告訴記者,以前村裏沒有公路,環境也差,最好地段一間地基才1萬元。現在,連犄角旮旯一間地基少説也值20萬元,好地段已經超過50萬元。一些在鎮裏買了房子的村民近年都陸陸續續回來翻新房子了。

  溫州農村有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個人富、集體窮。根據2014年的統計,全市5405個行政村,“空殼村”就有3546個。由於村裏集體經濟薄弱,沒錢辦事,有點“本事”的人都往外跑了,於是導致很多村管事不力,理事更難,村兩委班子的執行力弱、凝聚力差。

  這種惡性迴圈近年被一些“能人”村官打破了。蘇德生是力度最大的一個人。他從第一次高票當選村主任起,就制訂了新農村建設規劃,第一步先治水整環境,第二步建道路夯基礎,第三步集中土地規模經營。第一年他就投資700多萬元,結合村莊道路拓寬硬化,把超萬米排污管通到每戶村民的家中地頭,分片建造了6個沼氣處理池集納生活污水,每戶補貼700元讓400多戶舊房戶自行改廁新建化糞池。2009年起,在每畝400元稻穀市場價的基礎上,再每年增加50元補給農戶,使全村土地流轉率達97%。村裏還成立了北塘果蔬專業合作社,以草莓主打,同時種植葡萄、火龍果、柑橘、西瓜、小白菜、花卉等,平均一年一畝有1萬元利潤。

  現在,北塘60歲以上老人每月可拿300元養老金,一家老兩口一年啥也不幹就有7200元收入。村辦公室主任蘇靜告訴記者,村民可以向合作社承包種植,也可以上班領工資。過去辛苦勞作年收入只有幾千元,現在“足不出戶”平均幾萬元,多的還能拿到20多萬元。

  按照村支書兼村主任蘇德生的思路,接下來該村還要進行土地改革,把北塘建成一個集農業觀光、採摘遊、農家樂為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觀光園。“5年之內,村裏每年收入將超過3000萬元”。展望未來,蘇德生信心滿滿。

  村“官”問題也不少

  目前,樂清市的“能人”村官中,“正常坐班”的只有12.11%。這些人一般年齡在50歲至60歲之間,在外事業發展較為順利,運轉良好,牽扯精力較少,或是將生意事業交付家人打理,自己安心或主要精力打理村裏的事;而81.61%的人是“兩頭兼顧”。他們以村務優先,村裏有事時,在村裏行使職責,辦完村裏事務又外出,有事可以通過電話進行溝通和交流。比如虹橋鎮寨橋村主任錢雲孟,就是個“空中飛人”,每月都乘飛機回來參加支部學習會,向村黨支部彙報本月工作和下月打算;還有6.28%的村兩委主要幹部長期在外,指定他人負責村務。有重大事項時向其報告溝通,再回家參與決策。

  毫無疑問,“能人”村官給農村帶來成效有目共睹,但運作中出現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主要是:所在村出現村級組織運作混亂、村務決策擱置、村兩委凝聚力和戰鬥力弱;回鄉村幹部個人出現不想再幹的思想問題和不能再幹的客觀原因。

  對此,樂清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樂供分析認為,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隊伍不穩定,工作熱情持續性不夠。這些“能人”回鄉擔任村幹部,部分是臨時被動的,但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個人投入了大量物力和財力,卻因工作難以推進,做好做差都有閒言碎語,導致他們當選“第一年雄心、第二年灰心、第三年死心”的現象也有發生。

  工作內容重視硬體忽視軟體。“能人”村官上任後都想立刻做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所以往往熱衷於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公益項目建設,而缺乏對村莊發展的長遠規劃,更忽視基層組織建設。據統計,在樂清“能人”村官的村子裏,有55.5%的村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工作,28.5%的村進行修橋建路等基礎設施建設,24.6%的村啟動了舊村改造工作,只有12.1%的村開發效益農業,壯大村集體經濟。這樣就容易産生脫離實際的“好高騖遠”和只顧眼前的“短期行為”。

  工作方式方法簡單。“能人”村官由於對農村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了解得不深不透,缺乏處理農村繁雜事務的實際工作經驗,工作程式不到位,容易産生摩擦和矛盾。有的凸顯個人作用發揮,習慣搞“一言堂”,工作開展起來阻力就很大。

  時間精力難保障。絕大多數“能人”村官都是“空中飛人”。村內事務較多,沒有時間深入群眾,造成脫離群眾。同時,由於他們在家時間較少,致使鎮街對回鄉村幹部的教育、培訓和日常的監管不到位,甚至對隱性“權力尋租”行為缺乏有效監督手段。

  陳樂供告訴記者,針對這種情況,近年來樂清市著力做好六件事:

  “築巢引鳳”,打造良好的基層環境。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基層保障投入,深入推進村民中心和紅色陣地建設,切實夯實基層基礎。深入推進基層組織“五星爭創”和“紅色細胞工程”,不斷強化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為“能人”回村打造良好的基層工作環境。

  “走親連心”,切實強化與“能人”們的交流溝通。以域外支部為陣地,以“紅色細胞工程”為平臺,強化與外出“能人”們的溝通交流。同時大力宣傳有關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以及家鄉建設的新動態,鼓勵“能人”為家鄉貢獻力量。

  業務培訓,提升“能人”基層工作能力,強化法治意識。比如九龍村劉可新主任的九龍茶葉基地就是積極響應市農辦政策,成立專門合作社來進行管理,更是早早地註冊好九龍葉的商標,今年已經把2016年的茶葉預定完。

  排憂解困,為“能人”順利開展基層工作做堅強後盾,提振信心。黨委政府定期開展下村走訪活動,聽取“能人”們的意見建議,為他們在工作中碰到的難題積極獻計獻策,努力幫助解決遇到的實際困難。

  搭建平臺,提供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完善支部書記例會等制度,搭建農村幹部交流學習平臺,推廣各村在工作中的好做法,充分發揮“能人”們的自身優勢。

  嚴格考核,強化監督,切實強化為民服務意識。嚴格落實“雙述雙評”制度,強化對村組織主要幹部的考核,切實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激發工作熱情。加強農村基層作風建設,加大“三資”監管力度,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規範化建設,確保“能人”們思想靠得住,工作幹得牢,飯碗端得穩。

  “能人”回家當村官被需求、能當選,可以説是其自身優勢與時代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結果。他們大多有開闊的視野,有發展的意識與思路,有經濟實力和責任感,有豐富的人脈資源,也有解決農村問題的基層途徑和基礎,部分滿足了新農村建設與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建設資金引進、建設主體引入、基層矛盾化解等問題。

  從政府層面上,如果能加強對“能人”回鄉當村官的把控和引導,進一步拓寬村幹部選人用人渠道,改善村幹部隊伍的素質和結構,激發村幹部隊伍的活力,毫無疑問,這對我國新農村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將是一個有力推進。

  從樂清市統計數字看,越趨向山區的村,“能人”村官佔比越高。而在市中心和集鎮區行政村裏基本沒有外出人員回鄉擔任村主要幹部的。從年齡上看,“能人”村官們多數在35周歲至60周歲之間。其中,35周歲至50周歲的98人,佔43.95%,50周歲至60周歲的106人,佔47.54%,而35周歲以下只有17人,60周歲以上僅2人。從文化程度上説,初中及以下的107人,佔47.99%,高中(中專)的92人,佔41.26%,大專及以上的24人,佔10.07%。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